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歌曲的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歌曲的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世纪20年代,艺歌曲开始传人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艺歌曲。三四十年代的艺歌曲创作不仅体现了时代精神,开拓出了新的创作途径,促使中国艺歌曲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本文从较为综合的角度,结合历史时代特征对近代中国艺歌曲初步繁荣和相对繁荣时期的创作概况、艺特征加以分析研究。

关键词:20世纪上半叶 中国歌曲 发展 创作概况 艺特征

近代艺歌曲的初步繁荣

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第一次喊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引导中国知识分子在思想观念上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一批风格清新、自然、朴实、着重表现个性解放和自我实现的诗篇不断涌现出来,为我国近现代艺歌曲的创作提供了大量优秀的歌词。艺歌曲逐步发展成为近代音乐形态中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

近代中国艺歌曲得以初步发展还得益于我国先后留学欧美或日本学习音乐的留学生,他们纷纷回国投入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创作和建设当中。这一时期,大批优秀音乐工作者带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艺歌曲创作领域,在作曲技法上大胆探索,成绩斐然,为中国艺歌曲的形成注入了活力。其中以萧友梅、赵元任、青主为代表,他们把西方的作曲技与音乐理论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创作出了大量的兼具欧美风格和中国传统韵味的中国艺歌曲。

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等一批具备较为系统、全面的专业音乐教育的条件的音乐教育机构的出现,为加强中西音乐的传播和专业音乐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为中国艺歌曲的表演传播和创作实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时专业音乐院校还主办了许多音乐刊物,如《乐艺》、《音乐杂志》等。中国艺歌曲正是基于以上条件和因素,所以才在20世纪20年代能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音乐文化活动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艺歌曲的相对成熟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使整个三四十年代被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战争贯穿于其中。随着左翼音乐运动的发展,各地纷纷建立了左翼音乐组织,聂耳、田汉、任光、安娥、吕骥等人积极投入到左翼音乐运动。因此,艺歌曲创作成为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的主要形式之一,音乐创作的共同主题大多是反映民族解放斗争事业的。这一时期用音乐作为战斗的武器担负起了历史的责任。音乐工作者还在作曲技法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大胆的创新,形成了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艺歌曲创作又一新的风格,为中国新兴音乐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充满青春活力的新鲜血液。如黄自的《春思曲》,刘雪庵的《红豆词》,贺绿汀的《嘉陵江上》,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冼星海的《夜半歌声》等。

中国近代艺歌曲的艺特征

同古代的艺歌曲比较而言,中国近代艺歌曲具备了较高高起点、发展快速的特点,旋律进行与汉语语音相结合、词义与曲趣也得到高度的融合,在题材的选取、音乐创作、作曲方法及艺审美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

(一)题材选取上的特征

三四十年代的艺歌曲将创作的视角投向了更具大众意义的社会现实生活,通过这一音乐形式来表达个人对社会与生活的关注和责任感,从而赋予艺歌曲更加积极的社会意义。因而,出现了不同形态的题材,大致有两个基本类型:一是古诗词艺歌曲。古诗词艺歌曲这一类型的艺歌曲,在内容上多直接选用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古诗词,内容多表现为直接借用古代诗词来反映作曲家的内心感受。多采用了民族风格对音乐的旋律、钢琴伴奏以及和声进行艺处理,并融入了戏曲音调及古诗吟咏的特点。如青主选用了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创作出了艺歌曲《大江东去》。二是新体诗艺歌曲。这一类型的艺歌曲侧重于刻画、摹写作曲家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心理感受做细致、深刻的描写,不仅用丰富的情感表达中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的追求,而且还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生活、希望的积极态度,透露出的是一种最朴实、纯洁的心态和感情。如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萧友梅的《问》、黄自的《玫瑰三愿》等。

(二)音乐创作上的特征

近代中国艺歌曲的艺特征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西方音乐创作手法,使东方音乐巧妙的融入了西方音乐的元素,同时还不失去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多段体曲式结构的中国艺歌曲开始大量出现。如萧友梅创作的《南飞之雁语》,黄自的《玫瑰三愿》等作品采用的就是二段式的结构。再陆华柏创作的《故乡》、青主的《大江东去》、刘雪庵的《长城谣》等则是采用了二部和带有尾声二部曲式。同时还有代表三段体的作品还有冼星海的《夜半歌声》、任光的《渔光曲》和聂耳的《梅娘曲》等。可以说,曲式结构在中国艺歌曲中的发展,深刻的影响着当时甚至是现的中国音乐的发展与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艺歌曲的向前良好发展。

(三)作曲方法的特征

艺歌曲在作曲方法上显得的曲调旋律更加优美典雅,富有表现力。音乐形象也更加准确而鲜明,而且伴奏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将琴声与人声完美地融合在一体,共同塑造出歌唱的音乐形象。这就要求艺歌曲的表现手段和作曲技法相对比较复杂。李叔同便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他的作品中有的歌曲还带有钢琴伴奏的五线谱,他从选曲配词发展到真正的创作词曲,实现了音乐作曲创作真正意义上的质的飞跃,并且创作出了不少影响深远的重要作品,如《春游》、《留别》、《西湖》等。

(四)艺审美品格上的特征

艺歌曲在艺审美上更加追求高境界和独特的神韵,在表现上也更加崇尚自由及个性感情的自由发挥,更加侧重于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的内心形态,反映人类最复杂、最微妙的情感体验。这些艺歌曲有的是直抒胸臆,细致地表达各种微妙的情感,有的是寄情山水,在大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安慰。无论是借景抒情,还是寄情寓理的手法都是一种摆脱群众歌曲式的直呼口号手法,从而升华出对祖国的热爱,对人生的眷恋,从而让这些艺歌曲更具艺感染力,更具艺的审美价值。如李叔同创作的《落花》、《晚钟》、《送别》等作品。

结束语

综观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歌曲的发展史,可以说中国艺歌曲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迅速发展,并且成为我国音乐文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形式。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在摆脱具有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同时,第一次以全新的文化形象和人文精神展现到世人的面前,这是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具有有明显的新时代的特征,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更具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标志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艺向新社会新时代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