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寻找幸福道路上的“交通事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寻找幸福道路上的“交通事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第23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撰写这篇文章,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整整15年前,我的一个20来岁的外甥,因吸毒而踏上了不归路。此时此刻,这个活泼帅气、只比我小几岁的晚辈形象,又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勾起我许多回忆。这些年里,我和他那悲苦凄楚的父母一直想不明白,阳光开朗的他,怎么会跟“毒”沾染上,并且陷进去那么深,落得那么惨?!

人们通常以为,吸食与吸毒者追求强烈刺激或新鲜感有关,但往往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因素。事实上,国外一些研究者发现,很多吸食大麻的人长期以来都忍受着精神疾病的折磨或者具有病态情绪。有些人吸毒的目的在于达到一种更“高”更“强”的心理状态,以此逃离他们所处的真实状况――这属于一种“扭曲的情结”。

不过,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一个疑点:这些反应究竟是滥用造成的后果,还是那些陷入沮丧的人的一种“自助行为”呢?

美国著名心理医生M・斯科特・派克把上瘾称作“神圣的疾病”。他指出,及酒精上瘾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生物学根源,也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根源。他特别谈到上瘾的心灵因素,认为成瘾的人对于精神和更高力量的追求,远比其他人要强烈。他们非常渴望“回家”,重返伊甸园,只是他们混淆了这一旅程的方向,南辕北辙,走错了路。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上瘾者基本上是能力不济或误入歧途的人,他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服食瘾品,为的是要“安然沉湎于一种把一切人生难题的意识都泯除的感受”,是个人的价值观在决定要不要服用、是否持续服用、是否成瘾、该不该戒除。而个人价值观是受文化价值影响的,因此,症结不在毒源,是个人与文化价值在影响需求与习惯。

许多调查也证明,不是对享乐的嗜好,而是寻找走出生活困境的愿望,使人们对失去了抵抗力,而吸毒者几乎又自动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例如,越战时期的许多美国士兵都离不开海洛因,当年那些年轻人中的40%至少尝试过一次用针头来缓解战争带给他们的惊恐,他们当中的一半人则经常吸毒。

“嗜好或者瘾,是每个人在寻找幸福道路上交通事故。”德国心理学家斯特凡・克莱因这样打趣道。值得注意的是,近10多年来,科学家借助新技术对毒瘾的生物学根源进行探索,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1998年,一项对双生子吸食和滥用大麻研究的结果,得出了与酒精研究的结果相似的结论:共享家庭环境因素在开始使用时起作用,而随后的吸食和滥用在很大程度上则由遗传因素导致。一年后,对老鼠基因敲除的研究,同样证实了特殊基因在对的行为反应方面具有影响。例如,去除老鼠的血清素受体基因,会导致老鼠酒精消耗的上升和对可卡因易受性的提高。

2008年春,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认知神经系统科学家休・加拉万,在伦敦皇家学会的一次会议上提交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核磁共振成像显示,可卡因吸食者的神经活动减弱,因为参与解决问题、作出决定和控制行为等功能的脑区血流量减少。目前尚不清楚是本身还是脑部的天然机制引发了这些变化,但加拉万强调:“这项研究帮助我们不再把毒瘾视为道德弱点,让我们在更大程度上不妨把它视为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

“瘾”,即生物依赖性。在一些学者看来,无法控制对麻醉剂的激情,其根源或许不在于人格缺陷,而是由于欲望的强大。上瘾,绝不单纯是个意志力的问题,而是有其强大的进化和生物学根源。神经生物学家大体可以确认:依赖性是由神经生物机制决定的,它部分取决于本身,部分则取决于人。

眼下并没有能够有效抵抗毒瘾的预防措施,而要想通过干预有关的遗传基因来实施控制,目前也做不到。唯一的办法就是:“珍爱生命,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