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海淀驶入绿色发展快车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海淀驶入绿色发展快车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亮丽的节能减排成绩,给了绿色海淀憧憬美好未来的巨大勇气和自信

领跑者的一举一动,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吸引到各路眼球,这其中,媒体总能成为信息敏锐的捕捉者和快捷的传播者。

6月17日,一年一度的北京科博会如期召开。海淀区“十二五”时期的绿色发展目标及规划思路正式亮相,并迅速占据了北京各个媒体的重要位置。

“‘十二五’时期,海淀区根据引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愿景,将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创建成为全国低碳经济示范基地,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海淀区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中做出表率,示范全国。”谈及海淀区今后五年的低碳发展战略时,海淀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澎信心满满。

今后五年,海淀将“引领全球、示范全国”,依据何来?打开海淀区“十一五”期间的绿色发展成绩单或许可以找出答案。

2010年,海淀区万元GDP能耗为0.293吨标准煤,在于2008年提前两年完成北京市下达的20.82%的节能任务指标的基础之上,五年累计实现万元GDP能耗下降30%以上。能源产出效率由2005年2.36万元每吨标准煤上升为2010年的3.41万元每吨标准煤,提高了44.7%,能源产出效率已经明显高于北京市的平均水平。

海淀区“十一五”期间GDP的年均增速为15.81%,能耗总量年均增速为6.5%,万元GDP能耗仅为北京市的一半左右,实现了以较小的能耗增速支撑较大GDP增长的发展目标,能源节约在市内、国内始终处于领先水平,并在2010年荣获了“节能中国贡献奖”。

节能指标提前完成的同时,海淀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生态服务功能及碳汇能力全面增强,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得到积极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到“十一五”末期,海淀全区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末削减30%,提前三年完成了北京市下达的任务要求。

作为北京市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区,中关村软件园、环保园、用友软件园等循环型生态园区建设全面展开,园区企业积极践行清洁生产,高效使用能源资源,不断抢占低碳经济技术发展高地。海淀区从节能、节水、节电、垃圾分类、新能源利用等多方面打造节约型小区,并向全区积极逐步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绿色校园建设,成为了地方联手央企(部属单位)共同致力绿色发展的典范,在北京市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绿色风景。以海淀为特色的“低碳园区、绿色校园、节约型小区”开始立足北京、示范全国。

如此亮丽的节能减排成绩,给了绿色海淀憧憬美好未来的巨大勇气和自信。

海淀模式

事实上,海淀敢于在绿色发展方面放出示范全国的豪言,不仅仅在于其拥有近乎完美的发展数据,更是对自身发展模式充分自信的一种体现。

既然被称之为模式,就离不开支撑模式形成的各个支点,而作为一个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绿色发展模式,海淀区的成绩取得则主要得益于七大体系建设,即战略支撑体系、评价考核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绿色生产体系、绿色消费体系、绿色环境体系、示范工程体系。

七大体系互为支撑,又相互促进。作为七大体系的基础,在战略支撑体系方面,近年来海淀区不断强化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创新,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难点问题会商制度、联合检查工作机制等,先后出台了《海淀区“十一五”时期建设节约型社会规划》等十余项相关政策,制定实施《海淀区促进节能减排支持办法》,加大对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扶持力度。

检验政策的成功与否,离不开科学的评价考核。王澎告诉记者,海淀区通过建立统一全面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快捷灵活的能源统计调查体系和科学有效的能耗监测体系,印发《海淀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采取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办法,在全市率先建成了“能源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用能单位电力消耗实时在线监测,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向纵深发展。

科技创新和示范工程体系,是海淀区科研与应用相结台的重要平台,也是海淀区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政府作为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之间的重要介体,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实现科研成果由点及面的深入推进,引导扶持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与发展壮大。

而打造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环境三大体系,则被王澎称之为是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践行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海淀模式”的重要保障。

“实现绿色发展,仅靠政府的推动力量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积极参与,要让大家的思想都统一起来,不能只停留于表面,而是通过实际行动去身体力行。”王澎认为,七大体系支撑起海淀模式的根源就在于,在绿色发展中体现了政府带动、科技驱动、全民行动,让政府行动变成了全民的一种自发行为。

绿色创造财富

对于海淀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功,有人戏称为“财大气粗”的必然结果。的确,自2007年在全市率先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建设以来,海淀区通过创新支持方式,按照节能量和碳减排量对全区取得突出节能效果的单位给予奖励,几年下来,对区内200余个项目支持资金超过3亿元。

“其实,这笔资金创造的价值远不止对海淀区节能减排的支持。”在王澎看来,这笔资金在海淀放大的经济价值早已远远超越了节能减排工作本身。

北京昊业怡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景珑对海淀区节能减排资金的放大价值深有体会。作为一家在海淀区土生土长的创新型企业,虽然从规模上看还属于中小企业,但其有机资源再生中心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已经在业内遥遥领先,他告诉记者,公司之所以能够在海淀逐步做大,一方面有赖于海淀区浓厚的科技氛围,集聚着大量的科研人才,成就了公司对于节能环保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则是政府从研发投入、人才引进、技术应用、示范推广等各个环节给予了大力支持,比如政府对应用公司技术的用能单位给予一定奖励,其实是让吴业怡生和用能企业在其中同时受益,因为用能企业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大部分都源自在海淀发展的节能环保企业,这些企业服务于海淀的节能减排,形成的是政府、用能单位、节能企业和老百姓的多赢格局,“总之一句话,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均能感受到政府的关爱。”于景珑说。

在海淀区,诸如昊业怡生这样的节能环保技术领先企业已经发展到了2000多家,2010年节能环保企业实现总收入782.9亿元,是2005年的2.04倍;上缴税费26.67亿元,是2005年的3.37倍。无论发展态势。还是发展数据,海淀的节能环保产业都在用事

实引领着全国发展。

王澎谈到,对于拥有众多节能环保企业和技术的海淀区而言,政府奖励节能减排的资金,实际上也是对区域节能环保企业的扶持,因为海淀区集聚着全国领先的大批节能环保技术和服务企业,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用能企业就会大量地应用节能环保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服务,这正好给了这些企业就近拓展市场和技术应用的机会,而奖励节能减排的资金越多,则说明用能单位对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的投入越大,如此一来的结果是,在实现区域节能降耗的同时,相关的节能环保企业亦随之壮大。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节能环保技术在海淀区的推广应用,辅之以政府支持节能环保应用项目的奖励,目前,海淀区的诸多节能环保企业及其技术,诸如有机垃圾资源再生系统、远程联网监控系统、建筑节能管理中心等,均已经培育出了一批国内最具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为海淀区持续占领国内节能环保技术的前沿高地奠定了基础。

而随着海淀创新人才的不断聚集,技术创新优势更加明显,海淀区在节能环保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也进一步突显。据王澎介绍,目前,海淀区在可再生能源利用、热能综合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物零排放等领域均处于全面领先地位,部分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节能减排资金奖励政策的实施,提高了海淀节能环保企业的创富能力,成就了集聚产业规模、形成创新人才高地、树立核心企业、拥有领先技术的“一石多鸟”复合性目标。

谋划绿色崛起

“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提前实现,绿色产业引领全国发展,让海淀区开始冀望于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担负起引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重任。围绕资源利用的前端、中端、末端三个环节,海淀确定其今后五年的具体思路为“二四八”战略:落实“两”调整,推进“四”节约,打造“八”循环,实现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减排指标,提升绿色发展质量。

“两”调整是按照城市功能绿色布局的要求,优化产业发展结构,调整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普及优质能源和再生水利用,优化调整资源能源供应结构。

“四”节约是开展产业、生活、建筑、交通四大重点领域节能,大力推动能源、水资源、物质材料的节约与综合利用。

“八”循环是开展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电子废弃物、园林废弃物、建筑垃圾、污泥、污水、二氧化碳减量循环利用,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尽管是北京乃至全国节能减排的领先者,实现上述目标,海淀其实也不轻松。

首当其冲的挑战便是来自于国家增设新的节能减排指标以及海淀能耗特点转变带来的考验。王澎指出,“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进行了增订,将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氨氮及氮氧化合物总量控制,资源产出效率等作为约束性指标列人指标体系,并启动开征环境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及碳排放交易等新工作。同时,海淀区的能耗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和生活领域,传统的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已大幅削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的潜力有限。而且,近年来,海淀区第三产业能源消费占比虽然有所降低,但总量仍持续增长,第二产业能耗总量及占比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因此,从国家指标调整和区内自身能耗特点两方面都对海淀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要求。

再者,海淀人口快速增长的刚性需求也为资源环境承载力带来了严峻挑战。据了解,2005年以来,海淀区常住人口以每年12万左右的数量高速增长,2010年常住人口达到320万左右,而海淀区可承载的人口规模为262.1-290.6万人。王澎表示,随着常住人口的增加,居民生活能耗、水耗、碳排放总量及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的刚性需求必然显著增加,将对海淀区日益严峻的水资源、能源、土地资源、滞后的污水,垃圾处置等基础设施以及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更大压力。尤其随着北部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人口规模增大、开发强度加大、经济活动扩大,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将更为突出。

此外,当前人均生活能耗呈上升趋势,正逐渐形成海淀区节能减排工作的新领域,目前海淀对此也尚无节能减排的经验可循。

而且,北部地区的建设也需要海淀区进行高标准、前瞻性的谋划,避免出现南部地区前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现有能源消费、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不足,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这都为海淀区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工作带来较大难度。

不过,挑战虽多但并不能阻挡海淀驶入节能减排的快车道,过去五年奠定的坚实基础,也必将成为海淀引领示范全国低碳发展的重要砝码,在科技崛起的基础之上实现海淀的绿色崛起,仍将值得各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