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工程英语翻译能力的构成因素和习得策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社会对工程翻译人才需求的加大,许多工程院校纷纷结合专业特色,开设工程英语翻译,培养高素质工程翻译人才。本文针对工程英语翻译能力的提高,就其构成因素和习得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工程英语翻译 构成因素 习得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扩大,社会对工程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国内各高校对于实用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愈加重视。然而,传统的翻译能力培养模式略为单一和机械化,专门针对工程英语翻译能力的构建与习得研究也较少,这就给工程翻译人才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对于专业的工程英语翻译能力的探究则显得较迫切,本文将针对工程英语翻译能力的构成因素和习得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翻译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翻译能力,是指译者在开展翻译活动时必备的职业技能和心理素养。在全球化时代,翻译产品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起到重要的协调与沟通作用。这种由翻译活动日渐“世界化”、“专业化”带来的趋势,明显加大了对译者职业能力的要求。为此,科学的专业译者培训体系应以翻译技能的构成因素和发展层次为基础,这同时也应是翻译教学理论研究的起点(王树槐,2008:80-88)。
对翻译能力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其至今仍是国内外翻译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70年代,哈瑞斯和舍伍德(1978)基于对儿童翻译行为的研究,提出了后来颇有影响的“自然译者”观点,特别强调了翻译能力的天赋性、自发性和阶段性。他们认为,随着双语能力的发展,翻译能力会自然地出现;翻译能力归根结底是双语能力的衍生物,其实质是基于双语能力的语言转换能力。而后,语言学家图里(Toury,1995:241-258)又对哈里斯和舍伍德的观点进行了修正。他强调要将翻译研究的范畴从语言层面拓展到文化层面,一方面,翻译能力确实部分来自“天生的翻译素质”,另一方面,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由社会、功能因素激发、启动,双语者只有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获得适当的翻译规范后才能成为合格译者。在国外众多的翻译理论著述中,图里的翻译规范论可谓独树一帜。他将早期的“自然译者”观放到翻译能力建构的分析框架下,使翻译能力真正成为一种分阶段获得的复合能力。与图里类似,纽波特(2000)进一步阐述了翻译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文本能力、转换能力等成分能力,并认为转换能力是建立在前几项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同时调动上述各种能力,以确保其翻译行为能够顺利进行。二十世纪末,经济全球化对译者的翻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成为推动翻译能力理论发展的重要动力。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学者就翻译能力建设问题展开了“翻译能力习得过程与评估”(简称PACTE)的专项研究。他们认为由多种成分构成的翻译能力是一个动态的构建过程。随后,PACTE的研究人员(2005)又对之前的研究进行了修正,提出了PACTE翻译能力模型。PACTE模型所代表的是一种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翻译能力构建过程,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为系统的一个可视化模型,对翻译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李瑞林,2011:46-51)。
目前,我国有关翻译能力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而且不少文章所探讨的翻译能力主要侧重于对某一种具体能力的分析,比如逻辑推理能力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如何使用翻译工具和网络辅助手段提高翻译水平等。但是,也有一些学者敏锐地注意到了国外翻译能力研究的特点,并尝试结合我国的翻译现状进行探讨。如王树槐、王若维的《翻译能力的构成因素和发展层次研究》(2008),苗菊的《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2007),李瑞林的《从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2011),陈维娟的《PACTE翻译能力模式之反思》(2012)等,他们都在借鉴国外翻译能力成分研究的基础上,对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进一步探讨,都是可喜的尝试。
国内外对翻译能力的研究都较宏观,专门针对某一专门领域的翻译能力构成与习得策略的文献少之甚少,因此本论文以PACTE翻译能力模式为理论基础,着眼于工程英语翻译领域,并结合课堂教学及课后翻译实践,详细分析工程英语翻译过程中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所需的习得策略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PACTE翻译能力模型的构建理论
笔者对工程英语翻译能力的构成研究是以PACTE翻译能力模式为理论基础的。PACTE(Process in the Acquisi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Evaluation),全称为“翻译能力习得过程和评估专项小组”,成立于1997年10月,主要从事译者翻译能力的习得研究。该小组成员均为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翻译系专业译者或从事翻译教学的学者,他们用实证―实验的方法,研究翻译能力的性质、构成及其习得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对翻译能力的评估。
根据PACTE在2005年提出的翻译能力构建模型,翻译能力包含五种成分能力和一系列心理―生理因素:(1)双语能力,指在两种语言间进行翻译活动是必备的操作知识;(2)非语言知识能力,针对世界和特定领域的表述知识,包括有关两种文化的知识、百科知识和主题知识;(3)翻译专业知识,特指与翻译职业和翻译市场有关的表述知识;(4)工具能力,主要为操作知识,包括获得并使用各类资料和信息,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应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5)策略能力,这是保证翻译过程的效率和解决翻译中所出现问题的操作知识,对协调各成分能力之间的相互转换和运作至关重要;(6)心理―生理因素,专指各种类型的认知因素(记忆、感知、注意力、情绪)和态度因素(思辨能力、自信、求知欲、毅力)。这六大成分相互影响、相互增进,进而呈动态、螺旋式上升。
如图所示:
对于PACTE提出的上述翻译能力模型,有学者也提出了质疑:具备这五种成分能力和生理―心理因素并不能说明译者就具备翻译的能力。译者只有通过不断地翻译实践、不断地试误,才能逐渐将知识内化,从而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三、工程英语翻译能力的构成因素
综合PACTE翻译能力模型及学者对其提出的质疑,着眼于工程英语翻译领域,笔者试着提出工程英语翻译能力的构成因素,由以下七个成分能力组成:
1.双语能力(Bilingual Subcompetence):主要指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交流时必备的过程性知识,包括语用、社会语言、篇章、语法及词汇能力等。
2.工程能力(Engineering Subcompetence):关于工程方面的外在和潜在的陈述性知识,如水利发电站工作原理知识、环保材料的类型及功能、电机工作原理知识、土木结构及造价知识等专业性较强的工程背景能力。
3.工程翻译知识能力(Knowledge about Engineering Translation Subcompetence):了解工程翻译时所特别需要用到的翻译方法,如:工程英语中常用被动语态,若译成汉语,则需加上“被”、“由”、“受”、“为”等词;再如:当定语从句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并加上“的”字显得非常冗赘时,可将其译成并列分句,必要时将被修饰词重复一遍。此外,还需了解工程翻译的职业操作问题,如翻译述要类型、目标读者等。
4.工具能力(Instrumental Subcompetence):主要指使用文献资料及翻译过程中其他技术的能力,如词典、百科全书、语法书、平行文本、搜索引擎和使用机器翻译。
5.策略能力(Strategic Subcompetence):是指解决翻译问题、保证工程英语翻译过程有效的过程性知识。策略能力是整个翻译能力模式的核心,它的主要作用是筹划翻译步骤,选择最适当的方法完成整个工程翻译任务。
6.非智力因素(Non-intelligent Component):专指各种类型的认知因素(记忆、感知、注意力、情绪)和态度因素(思辨能力、自信、求知欲、毅力)。
7.工程翻译实践因素(Engineering Translation Practice Component):译者只有保证足够量的工程翻译实践,通过不断地试误再总结归纳,逐渐将工程知识、工程翻译知识及所需的策略能力进行内化,从而提高自身的工程翻译能力。
笔者总结的工程英语翻译能力构成因素图示如下:
四、结语
随着各国经济发展及国际交流的深入,社会对工程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高校对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也愈加重视。然而,传统的翻译理论教学难以培养专门的、合格的工程翻译人才,造成当前工程翻译领域人才短缺的问题。希望本论文提出的工程英语翻译能力的构成因素研究能更好地指导工程英语翻译教学,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各种翻译能力进行培养,设定不同的任务训练模块,从而培养出更加“市场化”的职业工程翻译译员。
参考文献:
[1]PACTE.Exploratory Tests in a Study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J].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2002,4(2):41-69.
[2]陈维娟,苏小兰.PACTE翻译能力模式之反思[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7):79-82.
[3]李瑞林.从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J].中国翻译,2011(1):46-51.
[4]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47-50.
[5]仝亚辉.PACTT翻译能力模式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88-93.
[6]王树槐,王若维.翻译能力的构成因素和发展层次研究[J].外语研究,2008(5):80-88.
[7]王博.PACTE翻译能力模式下应用笔译能力构建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2):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