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海塘对浦东聚落变迁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海塘对浦东聚落变迁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利用GIS技术,对浦东新区聚落发展的时空过程进行复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浦东聚落的时空演变特征,揭示其演变背后的驱动因素。由于浦东的位置滨江临海,所以其聚落分布首先受到岸线变迁的影响。主要扩展过程是由中部腹地向沿江、沿海地区扩展,沿海地区聚落的发展基本上沿不同时期的海塘为界分布。

关键词:浦东聚落;海塘

聚落是人类聚居的空间形式,它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它不仅具有空间属性,同时也有时间属性。聚落的变迁可以指征一个地区地表景观的改变,也可以反映该地区人口的数量及分布、区域开发及经济区位转移,指征社会发展的主要过程。

上海市浦东新区成立于1993年,它是位于黄浦江以东、长江口以西的一块三角形地区,其范围包括原川沙县全部及黄浦、南市、杨浦三区及上海县在黄浦江以东的部分土地。浦东的地理位置滨江临海,在上海地区具有地貌上的代表性。

在海岸线稳定到今天的位置之前,浦东的开发是一个围垦沿海沿江滩涂和内陆腹地深入开发并举的过程。而随着浦东新区的成立,该地区迅速成为近年来上海地区开发的热点,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聚落的分布和形态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区内成批的旧聚落被拆除,大量老地名不断消失,新地名不断涌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回顾浦东地区城市空间的发展历程,记录下这种分布状态。

本文主要利用GIS方法,通过截取不同时间断面的地图,直观而准确的复原浦东地区聚落的空间连续变化过程,并由此探讨本区乡村聚落空间变化背后的动力机制。因前人对浦东地区的研究甚少,本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区域性的空白。

一、资料的来源与处理方法

本文资料分为地方志资料与地图资料两个部分。

文字资料主要来源于1994年出版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地名志》。它比较详尽的记载了浦东聚落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包括聚落的名称、位置、形成或消失的时间、原因等信息。另外,本文还参考了该区现存的地方志,以及有关的地方文献、笔记、小说、竹枝词等资料,以便更好的获取浦东聚落变迁的细节。

然而文字描述方法难以准确、全面的表达出地理信息,需要用地图资料进行补充,尤其是建立在近代科学制图法基础上的大比例尺地图。本文所用地图资料为民国七年参谋本部陆地测量总局绘制的《1:5万上海地图》,民国三十五年上海市工务局制《1:2.5万上海市全图》,1999年的《上海市历史地图集》,2001年的《上海市社区地图集》,上海市1:25万卫星照片,上海市1:5000电子地图等。

但仅仅靠图形资料进行复原无法解释其形成的原因与机制;地图资料本身的正确性也并非绝对,需要运用文字资料对其进行甄别。因此,本文将文字资料与图形资料进行有机结合,借助于GIS技术,增强了资料的可利用性。

具体处理方法是:首先利用《浦东新区地名志》的资料为基础,对聚落的信息进行提取,建立聚落的属性数据库。再以上海市1:5000电子地图为底图,对照不同时期的县志、乡镇志及近代大比例尺纸质地图,利用GIS技术对其进行空间定位,复原本区的聚落分布情况。

二、浦东新区聚落的变迁

根据《浦东新区地名志》的记载,本区共有聚落4039个,经过对资料的初步分析处理,共得到3885个有时间记载的聚落。其中,浦东地区清代共形成聚落2867个,占聚落总数的73.8%,是浦东聚落形成的重要时期。而明代及以前形成的聚落所占比例相当小。

影响浦东地区聚落时空分布和变迁的因素有很多,而由于浦东的位置滨江临海,所以其聚落分布首先受到岸线变迁的影响。

浦东的海岸线占整个上海大陆岸线的大部分。这一带地处江海之交,受海潮江流长期相互作用而孕育成陆,并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形成了多条与海岸线成平行走向的海塘,这些海塘也便成了海岸线变迁的历史见证。

上海地区最早的海岸线是距今4000-6000年前的冈身,它是由几条平行砂带组成的海岸线。自冈身后,上海地区的海岸线基本是以人工修筑的海塘为准。海塘自西向东的发展,既反映了浦东陆地范围的扩大过程,也表明了人类活动影响范围的扩大。

浦东地区东濒大海,饶盐业之利,但在古代由于人力所限,对台风暴雨和海潮侵袭抵御力较差,因此滨海地区人烟稀少。由于长期泥沙淤积,“潮来皆水,潮去成涂,沙性坚硬,故名铜沙。船舶误行其上必碎。” ,数十里浦东海岸基本无港口可言。加之浦东和浦西的联系为黄浦江所限,“冠盖商贾所罕至”、“高人逸士鲜托足”,因此,古代的浦东成长缓慢 。

上海地区最早有记载的海塘为绍熙《云间志》中所载旧捍海塘,“捍海塘系唐开元元年重筑,已立五百余年”。而根据张修桂先生考证,开元间上海地区仍未设县,属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的偏僻之区,因此不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兴筑统塘于滨海斥卤之地。而《云间志》之旧捍海塘,当为北宋年间始筑的吴及海塘 。该塘北起今黄家湾,迤南至顾路、龚路、川沙镇、六团延至南汇祝桥一线,此后经元明两代曾多次重修增筑。由于万历年间在塘东侧筑外捍海塘,因此该塘也被称为“老护塘”,“里护塘”,“内捍海塘”。

海塘之修筑,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得以保障,内侧土地渐次得到开垦。由于东部滨海,适宜近海捕捞,因此吸引了许多渔民聚居。老护塘内土地日渐稳定,塘外涨土日增,亦吸引许多移民来此垦荒。但总体来说,明代以前浦东地区发展缓慢,除了几个早期市镇以外,其他大部分地区仍未得到开发,“溪之左,皆旷垠之野”。

至明代,浦东盐业十分发达,形成了众多盐场大镇,如下沙镇、新场镇、清浦镇等。此外,浦东地势高亢,多沙质土及含盐地,适宜种植木棉,因此木棉在浦东农作物中占很大比重,直接推动了当地棉纺织生产的发展。明代中叶,松江地区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在其刺激下,浦东的三林塘、洋泾镇、高桥镇先后成为以棉纺织为主的重要集镇。以这些集镇为中心,周边地区也辐射形成了许多聚落。明代浦东的聚落已经得到相当的发展,清初的《阅世编》甚至说“上海赋役,大半出于浦东”, 可见明代浦东地区的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但由于海潮侵蚀严重,明代以来局部海岸坍没的现象仍十分显著。最著名的便是明代嘉靖和万历年间的坍入江中的老宝山城和黄姚镇。万历年间虽修建了外护塘,然而到清雍正年间,海塘又因海潮大溢而多损坏。在这种情况下,浦东的人口增长和聚落发展始终受限。

海岸线的内坍以宝山和高桥以北最为严重,由聚落分布图也可看到,浦东北部长江口外的凌桥一带至明末仍无聚落形成。

雍正年间,南汇县知县钦琏重修了被冲垮的外护塘,塘成而潮之大害除,该塘因此被颂为称钦公塘。此塘沿今黄家湾迤南至合庆、蔡路、江镇、施湾南延至南汇县的黄路。乾隆三年,川沙县蔡鸣等人又在钦公塘外加筑老圩塘。此后清代又多次在老圩塘外加筑圩塘,较著名的有陈公塘、王公塘、李公塘和袁公塘等。

随着海塘的稳定,加上良好的生产条件,浦东的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因地处江南,受中原战乱的影响较小,加上本区地处偏僻、开发较其它地区缓慢,不存在土地所有制的问题,因此清代以来,浦东成为移民的重要目的地,聚落发展进入了大爆发的时期,其间浦东大部分地区都得到了开发,聚落分布也相当密集。这一时段,浦东聚落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数量的增长上,而聚落数量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由移民所引起(包括区内聚落裂变形成的移民和区外迁此的移民)。

经过清代大规模的开发,浦东地区的聚落分布已相当密集,人口也基本达到饱和。民国以来,浦东聚落数量虽仍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已渐减缓。

建国以后,浦东地区修建人民塘,此后居民对塘外新涨淤的滩涂进行围垦,形成了许多新的聚落。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此时期浦东聚落数量增长不多,甚至还发生了一些聚落消失的情况。而新出现的聚落主要集中在沿江地区、川杨河两岸、以及人民塘外的围垦区。

图2即为利用GIS手段所绘出的历代浦东聚落变迁过程。

三、结语

从浦东聚落的数量变化上看,明代以前本区形成的聚落甚少,明代以后聚落数量开始增多,清代聚落的数量发展尤其迅速。民国以后,浦东聚落数量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建国以后,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生了一些聚落消失的情况。然而由于传统历史文献对聚落的记载甚少,导致现有地名志中尤其是较早时期的聚落资料缺失严重,因此清代之前的聚落数据与实际情况可能有一些出入。

从浦东聚落的空间扩展特征上看,该区的聚落发展受岸线影响较大,主要扩展过程是由中部腹地向沿江、沿海地区扩展。沿海地区聚落发展基本上沿不同时期的海塘为界分布。此外,浦东聚落发展还受到地貌、水系、战争、开埠等因素的影响。但因篇幅所限,本文主要侧重于分析海塘因素造成的聚落变迁。

参考文献

《上海市浦东新区地名志》1994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5万上海市地图》民国七年参谋本部陆地测量总局

《1:2.5万上海市全图》民国三十五年上海市工务局

《上海市社区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2001.

《上海市历史地图集》,周振鹤,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