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企问题不能怪罪国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企问题不能怪罪国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争论由来已久,当前更是十分激烈。认为国有企业快速发展抢了民营企业饭碗,是与“民”争利的观点是片面的、有害的,容易误导公众。理性认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比较国企民企的同与不同。

在市场竞争中,制度建设完善者往往胜出一筹

国有企业的主要所有者是国家或者是集体,而民营企业的所有者是企业主或者民间经济力量。尽管两者在所有制方面存在着重要的差异,但是两者都是企业组织,都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因此都要提高各自的市场竞争力。

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内部建设是关键一环,而企业内部建设的核心在于制度建设。企业制度是企业的无形机制,而且以间接的方式发挥着作用,良好的企业制度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市场竞争中,制度建设完善者往往胜出一筹。

相较而言,具有悠久历史的国有企业具有相对成熟的制度。实际上,由于国有企业存续时间长,很多企业中,各种规章制度非常完备,薪酬体系划分细致,工时定额计算准确,质量追踪详尽可靠,经营绩效有章可循,由此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存在着一种完善并且全面的科层制,尽管有人会说,这种制度并不利于企业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但这并不能说明是制度本身的缺陷,而是在实施和执行过程中缺乏变通,但从制度的设置来看,国有企业的制度建设是相对成熟的。

而我国的民营企业还大多数处于人治阶段,形成所谓的“老板文化”,家族观念浓厚,个人独断专行,“企业是我的,我就是企业”,没有正式的制度对其进行约束。在决策上老板一手遮天,对管理的理解片面单一,将企业看成个人财产,没有将企业作为法人的意识。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国有企业的制度优势比较明显,而民营企业人治色彩较重。正是这种制度建设的优势,使国企在市场竞争中逐步显现出竞争优势,慢慢摆脱了从前僵化、败落的形象,然而,部分人对国企的印象还停留在“破产、亏损”的阶段,因此面对国企的整体崛起心理尚不适应,得出了与“民”争利的片面认识。

从外部环境看,民企最大的弱势在于融资较难

从所处的经济大环境看,一些困难是国企民企共同面临的,比如: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原材料、能源等成本大幅度提升,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劳动力成本上升,低劳动力成本优势被削弱等。相对国企而言,民企最大的弱势在于融资较难。民营企业融资难主要原因在于融资渠道狭窄、成本高、风险大。

一项有关民营企业融资的调查表明,大约8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融资难是它们面临的一般的或主要的制约因素。大约40%的企业认为融资困难是主要制约因素,仅次于市场需求疲软。抽样企业在创业阶段几乎完全依靠自筹资金。90%以上的初始资金都是由主要的业主、创业团队成员及其家庭提供的。就追加投资(创业之后)而言,抽样企业继续几乎完全依靠内部渠道。外部股权,包括公众股权以及公众债权市场所起的作用不大。在银行贷款方面,抽样企业中有三分之一在过去5年中至少申请过一次贷款,成功率仅为4%。

近几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向“大企业”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另外,对于民营企业,银行普遍要求抵押担保或者其他企业担保,加上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民营企业很难找到符合要求的担保人,使得民营企业在融资中处于不利地位。

民企融资难的局面正在逐步得到改善,为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政府加大了支持力度,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系列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赢得了一片叫好声,但是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当前重点需要从两个方面着力:

推动金融体制机制创新。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必须采取综合性的对策措施解决。要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者参与设立更多适应民营企业贷款需求的中小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要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推动民营企业直接上市融资。要完善多层次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高担保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增强银行贷款意愿。要加快建立民营企业征信体系建设,优化民营企业金融生态环境。

加大对民营企业财税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要完善政府采购支持民营企业政策,制定政府采购扶持民营企业的具体办法,提高采购民营企业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比例,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要专项治理向民营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对合理的收费,要努力做到合并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争取能减则减,能免则免。

当前国企快速发展是“共利”而不是“争利”

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上各种经济成分相互平等竞争,优胜劣汰,这种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争利”。哪个企业经营得好,个别劳动耗费低于必要劳动耗费,它就获得“利”,得到发展;相反,哪个企业经营得不好,个别劳动耗费高于必要劳动耗费,它就失去“利”,得不到发展,甚至破产。这是市场的无情的规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争利”,这是正常行为,无可非议,否则就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正是因为这种“争利”才能形成根本上的“共利”。

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强调,主要着力“把蛋糕做大”,才有“分蛋糕”的基础。我国经济生活,从计划经济的财富“短缺状态”走出来,改革最初的战略思路也是“把蛋糕做大”,打破传统社会主义“平均主义”分配的格局。厘清国企与“民(企)”争利的争议,实际上也可以从以上思路中得到启发。从一个方面来看,国企的快速发展对于当前中国企业而言是共同“做大蛋糕”而不是“分抢蛋糕”。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对企业个体而言,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整体素质上与世界一流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国企与民企只有互相学习,内外兼修,才能共同提高,提升中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这就在大街上开饭店一样,当一条街上只有一个饭店时,虽然没有同行与之争利,但往往生意清淡;而当一条街上同时有多家饭店时,虽然有同行竞争,但每个饭店的生意却更加红火,因为对这条街上所有饭店而言,整体“蛋糕”大了,自然每个个体分得的“蛋糕”也就多了。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责编/刘建 美编/石玉

公众调查

您认为民营企业最大的困难来自哪里?

国企挤压 22.3 %

贷款困难 46.8 %

自身经营管理问题 30.9 %

很多受访者认为,仅仅将民营企业的困难归咎于国企的竞争,太过简单化。在人民论坛记者走访民营企业的过程中,不少民营企业家也表示,民营企业遇到的挑战来自于多方面,在当前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民企要取得突破,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有平等竞争的大环境。有不少受访专家指出,单纯把国企民企视为你进我退的零和博弈,忽视了近年来中国国企和民企都取得巨大发展的事实,政府应为国企和民企搭建公平竞争的平台,促进国企和民企都能再上一个新台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靠“国企”和“民企”两条腿走路,无疑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