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政治课堂情境教学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政治课堂情境教学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之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展开,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并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创设情境教学,会使我们的课堂更鲜活,更有趣,更亲切。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设法让学生带着好奇的、身临其境的状态进入文本,去浏览那片新的天地,那我们又该如何创设情境教学呢?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很强,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还要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的要求,就必须端正教学理念,创设和谐教学情境,下面,我结合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以期和同行商榷:

1 创设生活情境

我们的教材是一种理论成果,是一种抽象的成果,作为教师必须把这种理论化的教材文本活化为生动的教学情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讨论、去归纳。生活是创设情境的源头活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象已经进人到他们的认识领域,成为了他们的经验。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有利于激发起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体会到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例如,在教学《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这一章节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八年级学生李某家境困难,母亲常年生病,父亲外出打工挣钱。由于该生先天口吃,再加上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父母决定让其辍学,学校也没过问此事。请问:李某还能回到课堂吗?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所以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高、气氛浓。同学们从义务教育的含义、特征两方面展开,指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在义务教育中各自应承担的义务,以及李某应怎样珍惜权利和履行义务。情境所产生的效果,不仅是为材料中的李某同学出谋划策,对一些厌学学生也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2 创设和谐平等的情境

新课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新,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形成愉快的教学过程。课堂内师生间交往的主要形式就是言语交往,其中教师提问的言语是传达信息、刺激学生思想的主要工具。既然是一种交流,语言必须亲切、自然、幽默。教师切不可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故意用一种专横的语气,这样容易造成课堂的紧张。亲切、自然、幽默的语言可以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感觉是在与一个朋友交往,从而产生亲切感与参与教学活动的愿望。

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说过:“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因此,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的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鼓励和督促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其建立自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商量的、与朋友间交谈的口气与学生对话。如:“×××你是怎么看的?”,“谁想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的看法是……,你们觉得怎么样?”,“老师也有些想法与同学们交流”等等。这样的语言,使师生间的交流是平等的,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为学生创建起一个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3 创设问题情境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决不可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模式,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灵活多变的课堂结构,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大胆质疑。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并结合新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创设热点问题情境,采用把教材中的知识和社会热点有机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处理好理论知识的现实问题,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思想品德课引来源头活水,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灵性地感悟,乐此不疲地探索,充满激情地创造,在热点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层层深入,鼓励学生思考探究,点燃激荡学生思想火花。课堂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习的热情,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如在2008年我在讲授《传承民族精神》这一框内容时,抓住当时社会关注的“5·12汶川大地震”进行层层设问:“积极组织抗震自救的灾区人们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从四面八方奔赴灾区的志愿者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为救助被埋群众把个人安危抛之脑后的人民子弟兵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纷纷的慰问和物资支援又说明了什么?”、“我们各位青少年应该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学习他们精神应该怎样落实到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样的教学情境设计,选取的素材是最新、最热点的内容,使学习过程变成探索、思维的创新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创设多维的多媒体情境

多媒体技术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影视等视频信息与解说、拟音、音乐等音频信息为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能为学生学习创设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内容与情感相统一的教学情境,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简言之,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变抽象为具体,化疑难为容易。

比如在讲《我与父母》这一章节时,在开始的时候就放了阎维文的一首歌《妈妈》,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除了利用图片以外,我还运用了视频——FLASH《我爱我家》,一下子学生就兴奋起来了,看着有趣的动画,跟着一起唱了起来,使整堂课达到了高潮。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动画、地图、图表等来丰富课堂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5 创设体验式的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心理学研究也认为:智慧出于手指尖。”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因此,在教学当中,我们就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希望表现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喜欢与别人比较,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东西。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可以改变单调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设计中多安排些游戏、比赛,让学生在体验中激发积极性。

综上所述,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与学生实际相接近、与学生心理需求相符合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诱导学生情感体验,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