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p53基因突变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因学关系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p53基因突变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因学关系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研究p53基因突变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在3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进行p53基因外显子5~8的突变检测。结果:p53基因总突变率为54.1%,惰性组、侵袭性组、高侵袭性组突变率分别为0.0%、58.1%、100.0%;T和NK细胞组和B细胞组突变率分别为37.5%、58.6%。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存在p53基因的突变,p53基因的突变在NHL的发展演变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p53基因;突变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09-1268-02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p53基因是目前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抑癌基因[1]。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发现多种肿瘤中均有p53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异常,p53基因及其产物在人类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泛瘤性,这为p53基因作为肿瘤的标记物提供了理论基础。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20多年来在世界各国明显上升。本研究在NHL组织中检测p53基因的异常,为NHL的病因学积累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标本来自2004年1月~2006年10月贵州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和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的淋巴瘤档案材料37例,标本均为4%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根据WHO在2001年制定的淋巴造血肿瘤分类[2],按细胞来源分:B细胞肿瘤29例,T和NK细胞肿瘤8例;按生物学行为分:惰性组4例,侵袭性组31例,高度侵袭性组2例。选取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作为p53基因突变分析的正常对照。

1.2 方法与结果判断

1.2.1 DNA的提取:按常规提取采用石蜡包埋组织、外周血DNA。

1.2.2 p53基因突变的检测:PCR扩增p53的E5~8,各对引物及扩增片段大小见表1,扩增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

1.2.3 图像分析:采用全自动凝胶成像分析系统。

1.2.4 判断标准:SSCP分析:如出现目的DNA条带泳动变位,即条带增加、减少或移位,则判断为有突变。

1.2.5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确切概率法 (Fisher's exact probabilityies in 2×2table),P<0.05为对比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p53基因突变情况:3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有20例标本的p53基因组DNA存在异常迁移率带(见图1~2),表明这些肿瘤可能存在p53基因突变,总突变率为54.1%。p53基因突变在NHL组织中分布情况见表2。

2.2 以肿瘤组织细胞来源分类: T和NK细胞组和B细胞组突变率分别为37.5%、58.6%,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428,P>0.05),见表3。

2.3 以肿瘤生物学行为分类:惰性组与侵袭性、高侵袭性组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36,P

2.4 p53外显子5~8在37例淋巴瘤组织中的突变率:第七外显子的突变率最高为32.4%(12/37);其次为第八外显子,突变率为27.0%(10/37);第五外显子和第六外显子的突变率分别为10.8%(4/37)、8.1%(3/37)。

3 讨论

肿瘤是一种基因病,一个正常细胞逐步获得恶性表型需要多个遗传改变的积累,是由多种基因变异并长期累积所致的结果。p53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1区3.1带(17 p13.1),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p53基因是细胞生长的重要负调节因子,p53可抑制细胞增殖,维持基因组遗传稳定性,抑制肿瘤生长。国外的大量研究的结果也提示p53的突变与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进展和不良的预后有关。

本研究采用PCR-SSCP法分析了37例NHL组织p53 (E5~8)突变情况。较多的样本发生p53基因的突变;p53基因的突变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尤其在侵袭性和高侵袭性NHL中存在p53基因的突变,p53的突变在惰性组和侵袭性、高侵袭性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可以认为p53在侵袭性、高侵袭性组的突变高于惰性组。p53基因的突变可能参与了NHL的进展,有助于NHL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断,这个结果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类似[3,4]。p53基因的突变与组织来源无关,其突变在T和NK细胞与B细胞NHL中差异无显著性,这个结果需扩大样本例数后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 Werness BA,Wang HQ,Chance J,et al. p53-independent expression of p21waf1/cip1 in preinvasive and invasive squamous neoplasms of the uterine cervix[J].Mod Pathol,1997,10(6):578.

[2] Jaffe ES,Harris NL,Stein H,et a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Patholory and genetics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J].IARC Press:Lyon 2001.

[3] 陈 岗,何开玲,许良中.4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p53基因突变[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5,22(4):241.

[4] Dyke TV.p53 and tumor suppression[J]. N Engl J Med, 2007.356.

收稿日期:2008-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