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泾县竹产业发展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泾县竹产业发展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根据泾县产业发展实践情况,介绍了该县发展竹产业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快竹子营造林步伐;强力推进竹林高科技示范园建设;强化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科技对竹林增产增效的贡献率,以期为进一步发展竹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竹产业;营造林;高科技示范园;科技推广;发展措施;安徽泾县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314-01

竹林作为南方林区的优势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竹产业的快速发展,竹产业在当地林业建设、区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泾县作为安徽省主要竹产区,“竹业富民”是泾县森林质量提升行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泾县是全省重点林业县之一,全县总面积20.3万hm2,现有林地面积14.09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9.4%,其中竹林面积1.77万hm2,竹材蓄积量5 054万株。近年来,泾县把竹产业列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精心组织,加快竹子营造林步伐,全力推进竹林高科技示范园建设。以竹林高科技示范园建设为技术支撑,实施竹林分区、分类指导经营。综合应用营林技术(如垦复、施肥、覆盖等),使竹林经营向多目标培育、定量化管理、高效生态经营和规范生产转变。

1 加快竹子营造林步伐

结合全省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强力推进竹产业发展,加快竹资源基地培育。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优先安排竹子营造林;二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竹林造林小班进行调查设计,对每一个小班均有针对性地制订技术实施方案,确定营造林整地经营措施,确立营造林模式;三是对适合营造竹林的山场,选择优质竹种营造竹林,同时采取开沟引鞭、抚育扩鞭的方式,扩大竹林面积;四是为提升竹子营造林质量和加强栽培技术管理,县林业局建立县科技推广中心、林业站站长、林业技干3级联系人制度,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定期跟踪检查指导,督促造林户按技术方案实施,实行竹子科学集约经营管理[1-2]。

2 强力推进竹林高科技示范园建设

2.1 兼顾竹产业发展不同特点,确定建设类型

竹产业是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竹子是泾县提升森林质量的重要树种。为此,结合泾县实际,适时开展竹林增产增效提升行动,在省林业厅的指导下,建立省级竹林高科技示范园。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竹林,通过科学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竹类资源培育和可持续经营技术优化,进行综合试验和示范推广。示范园划分不同功能区,进行分类经营,定向培育,并确定技术人员进行跟踪指导。

为做好泾县省级毛竹高科技示范园建设,2011年,经多方论证,确定在泾县竹业大乡蔡村镇建设省级竹林科技示范园,建设面积达333.33 hm2,分2期完成。在具体地点安排上,考虑区域经营特点,安排该镇毛田村分别建设66.67 hm2笋用林和66.67 hm2笋材两用林基地;依托月亮湾村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200 hm2笋材两用林基地,通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竹林景观价值,适应竹林生产和生态旅游的需要,形成以竹海风光为特色的观光旅游集散区[3-4]。

2.2 制定泾县竹林高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

为保障泾县省级竹林高科技示范园建设的顺利进行,泾县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示范园区,进行调查规划设计,以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为技术依托单位,编制了《泾县竹林科技示范园区总体规划》。园区建设以促进泾县林农增收致富作为最终目标,通过全面实施分类经营、定向培育,加快竹子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以竹林低产低效林改造、生态高效经营技术和防灾减灾技术等现代培育技术为依托,通过改善生产经营条件,促进竹产业向集约化、商品化转变;通过政府引导、农民参与、多元投入,提高社会化组织程度,整合优势资源,以基地示范带动泾县竹资源开发,实现竹子增产增效、林农增收,提高泾县竹产业化整体水平。

具体功能区规划设计上,结合实际,设立笋用林、笋材兼用林、材用林、生态公益林四大功能区。同时为细化具体建设步骤,根据总体规划,泾县分年制订《泾县省级竹林科技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年度建设内容、时间、资金安排等。

2.3 精心组织,着力实施

一是与园区村委会、林农签订园区建设施工合同,明确建设任务、时间安排、质量要求。根据泾县示范园区建设方案,毛田片示范园区依托示范户组织施工,月亮湾示范园区由村委会组织专业队负责施工。二是县局多方协调筹集建设资金,统一建设林道、喷灌设施及监测样地。三是建立园区建设检查指导机制,由局主要负责人经常性调度园区建设工程,现场研究和解决园区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园区建设进度和质量。

2.4 建设措施

2.4.1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园区根据不同功能区规划设计,建立示范园路网系统,示范园道路由干道(林道)和作业道(游步道)组成;干道宽3.0~3.5 m,为沙石和水泥路面,可通行运输车等机动车辆;作业道宽0.6~1.2 m,为水泥板路面。附属设施包括涵洞、排水沟等。二是示范园笋用林和笋材兼用林基地建设排灌设施,排灌设施结合地形,在水源充足的山谷溪流上建设蓄水池,通过输水管形成灌溉系统,由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组成;平缓和山洼处要开挖30 cm深的排水沟,确保排水通畅,防止积水。材用林和生态公益林靠自然降水补充土壤水分,一般不实施人工浇灌。三是在示范园建设简易生态观测站,进行气象、土壤、空气质量等效益监测。

2.4.2 开展科技培育经营。竹林的繁衍依赖地下鞭根系统的生长,竹林产量的提高表现在特定条件下笋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竹鞭营养积累对竹林产量、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竹林培育经营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主要措施有垦复、施肥、覆盖等。垦复:坡度15°以下的笋用林和笋材兼用林1年松土除草1次,结合施肥进行。5月底至6月初,深翻松土,深度30~40 cm,第1次翻垦要清除杂灌和“三头”(竹蒲头、树蔸、石块);坡度15~20°的笋材兼用林实行隔年轮垦。生态公益林提倡原生态经营,不实施砍灌和除“三头”等人工措施。施肥:实行测土配方和平衡施肥。笋用林5月底至6月初施“行鞭肥”,8月下旬至9月上旬施“催芽肥”,11月施“孕笋肥”,出笋挖笋期间施“笋穴肥”。在施肥前进行土壤测试,依据测试结果科学、合理确定肥料种类、用量及比例。笋材兼用林可不施“催芽肥”;材用林可只施“行鞭肥”和“孕笋肥”;为提高效率,结合竹林生长情况,在春季推广运用竹腔施肥。生态公益林可不施肥或少量施肥。覆盖:笋用林秋冬季进行覆盖,选择竹叶、谷壳、稻草等作为覆盖物。稻草为增温材料,竹叶和谷壳为保暖材料,覆盖厚度25 cm左右。通常在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自然笋期越早的竹种初始覆盖时间相对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