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课中的“花架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课中的“花架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实施这几年来,我县教师倾注了满腔的热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新课程的实施,带给我们教师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当前教改精神。笔者在我县开展“走进课堂月”活动和深入基层进行听课教研中发现,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虽然让人感觉耳目一新,但由于我们对新课程认识不到位,总觉得欠缺点什么。随着新课程实践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花架子”现象,使得今天的一些课堂华而不实,流于形式。

1 创设情境不当,缺少针对性

情境是什么?它是联系生活现实与数学逻辑之间的重要桥梁,它是将凝固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鲜活生命形态的重要载体。《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课都是从生活中或创设情境引入,其中有很多精彩的案例,但有些也有牵强之感。在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特别是大大小小的公开课、示范课、比赛课,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由于刻意追求形式,东施效颦等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课例:一位教师教学《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片段。上课伊始播放了一段动画片:一只美丽的蝴蝶飞过草地,飞过花丛,又飞过一片树林,和树叶有一段对话,最后树叶对蝴蝶说:“其实呀,在图形的王国里,我们是一家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想不出来为什么树叶和蝴蝶是一家,课堂一片寂静--明明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呀!教师只好不停地引导:“你们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几经周折,终于引出了课题。至此,十几分钟过去了。

2 合作形式滥用,缺少实质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合作欲望,是确实有合作必要的选择。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新的课堂教学,不管是公开课,还是观摩课,都有小组合作这一环节,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一至六年级都在用。有的教师一提出问题,学生还不知道干什么,马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因此看似“热热闹闹”,但结果却是“蜻蜓点水”;有的课合作次数过多,反而削弱了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教学目标无法在40分钟内完成;有的合作学习,没有明确分工,各自为政,不知道如何合作,有的常为某个观点争执不休,沟通合作无从谈起;有的合作学习,教师为急于完成预设的活动,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以上种种现象可知,教师尽管重视并提供了孩子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但其在实施中显然存在误区,这种所谓小组合作,置首要的任务于不顾,有悖于小组合作的主旨。

课例:在我县的“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展示课上,两个教师在执教《数据的整理与统计》这课时,在让学生统计一分钟内十字路口通过的小轿车、客车、卡车、摩托车的数量这一环节上,第一个教师,出示学习内容后,马上要求学生进行分小组合作来统计,整个教学过程很顺利。第二个教师,出示学习内容,让学生先选择一种方法各自统计,由于时间短、车辆多、速度快,每个学生都无法统计完整,要求教师再播放一遍还是无法统计出来。这时学生陷入了沉思,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内心处自发产生了合作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从而统计出准确的结果,成功的喜悦洋溢在小朋友的脸上。

同样是统计一分钟内基本十字路口通过的小轿车、客车、卡车、摩托车的数量,都使用了合作学习,两个教学环节中,一个是“强迫”进行的,一个是基于学生迫切需要而展开的。总之,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时,教师应随时关注和掌握各合作学习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控,同时给予巧妙点拨与导向。

3 教学方式呆板,缺少启发性

有的数学课堂教学把传统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知不知”、“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好不好”之类的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一方面,把整体性的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从而大大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另一方面,把对话变为问答,课堂上一问一答,形式呆板,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问题,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动起来。课堂上由原来的“填鸭子”到现在的“问鸭子”了。

案例:满堂尽是“还有吗?”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节“9加几”的公开课:导入时,多媒体展示——主题图。操场上学生正在开运动会的场景图,生动地描绘了学生参加各项比赛的情景,画面上有赛跑、跳绳、踢毽、跳远等项目,还有观战的同学。教师提问:“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我看到有很多小朋友在操场上开运动会。我想问:一共有多少人?教师面带微笑地请他坐下,接着问:“还有吗?”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学生相继说了他们看到的东西和提出的问题,可就是没有问到与本节课相关的“9加几”的问题。老师在连续问了几个“还有吗”之后急了,表情僵硬,头冒冷汗。学生被逼着“思考”,与其说思考,还不如说学生在揣摩:“老师,到底还有什么?我们怎么说,你才满意?”最后教师只好自己提出“还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而此时已经上课10分钟。

探究算法时,教师问:“9+5可以怎么算?”生1:9加1等于10,再加4加等于14。师:“还有不同算法吗?”生2:可以先5加5等于10,再加4等于14。师又问:“还有吗?”生3:可以数上去:10、11、12、13、14。师接着问:“还有吗?”学生表情茫然,终于又有一个学生说:“还可以从5开始数,6、7、8、9、10、11、12、13、14。”……

还有吗?还有吗?还有吗?满堂尽是“还有吗?”让人情不自禁地想问:除了“还有吗”还有吗?到底还有什么?

4 评价形式失真,缺少个性化

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因此在课堂上,经常听到的是“啪,啪,表扬他!”“棒,棒,你真棒!”的表扬声。

课例:这是一节观摩课。课堂上,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表扬他!”其余学生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其实,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而应掌握激励性评价的“度”。在上述片段中,教师用的赞赏实在是太多太滥了,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长期以往就会造成学生对表扬的“迷失”,造成评价的失真。

总之,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花架子”现象还很多,面对这种现象,我们每一位老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使数学教学真正地做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课堂教学不摆花架子,这样新课改一定能“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