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SWOT分析的柳州汽车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章通过对柳州汽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找出柳州汽车产业在产业结构、人才引进、开拓市场、产品研发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促进柳州汽车企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柳州;SWOT分析;汽车产业
中图分类号:F426.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9-0012-02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使我国成为了全球十分重要的汽车市场,国内外各大汽车厂商、零部件企业都想在这块蛋糕上分得一杯羹,因此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国际化,并且越来越激烈。柳州市是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汽车产业更是其第一支柱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柳州汽车产业机遇与威胁并存,柳州市汽车产业的发展好坏将影响到柳州乃至广西经济的发展,通过研究柳州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措施,将对汽车工业园和汽车相关企业向现代化发展有一定作用,为今后柳州汽车产业立足全国市场乃至占领东盟国家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柳州汽车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①高素质人才引进、培养能力不足。柳州经济水平相对于沿海发达城市有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在先天上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能力有着先天不足,然而柳州汽车产业没有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制约了柳州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②对东盟等新兴的国际市场挖掘不够。柳州的乘用车以五菱系列为代表,其优点是价格便宜、实用性强,但在安全性能、可靠性上与其他国际厂商车型有着较大差距,在一些技术上和使用细节上,如东南亚一些国家采用的是右舵车型和道路情况,柳州的零部件和整车没能进行大力研发;在扩张方面柳州汽车产业不够大胆,没能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采取与东盟国家企业合作,在境外建立自己的生产、研发基地。
③产品研发力度不够。柳州的汽车目前多为微型车和低档轿车,多为考虑其实用性,在性能优越、新颖美观,适合不同消费层次的系列微车、轻型车和货车方面研发和改良力度不够,目前的产品仍然停留在低端阶段,没有拿得出手的中高档品牌,此外在油电混合动力、环保节能型动力产品上的新兴技术的人才投入和资金投入都不够。其原因在于企业对创新性人才的不重视以及管理人员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的没有长远的考虑。
3 柳州汽车产业的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
①区位优势。柳州位于广西中部,是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湘桂铁路、黔桂铁路和焦柳铁路交汇于此,工业是这座城市的不可或缺的标签,可以说柳州是广西的工业中心。此外柳州是离东盟各国最近的国内汽车生产基地,东盟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汽车有着较强烈的需求。
②集群优势。柳州的汽车产业在2010年已率先成为柳州市第一个千亿元产业,众多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与本地企业融资合资,生产出了一批批广受好评的产品,柳州市政府也致力于将汽车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发展,
③规模效益初步形成。在国内汽车集团和国际企业的帮助下,柳州整车企业不仅在技术、管理、资金和市场服务等资源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产品研发,技术改造,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工艺水平方面也得到了大幅提高,行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整车行业已经具备了年产总量150万辆的能力,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并形成了规模效益。
3.2 劣势分析
①有“量”无“质”,产品附加值低。据统计,2011年柳州汽车产销量已突破150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销总量的8%以上。上汽通用五菱微型车、东风柳汽多功能乘用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45.6%和19%,高居全国榜首。柳州汽车工业产值突破1 000亿,但其利润只有35亿元,其品质不高是其利润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高素质人才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差。柳州地处广西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吸引高素质人才的能力弱。并且,柳州目前只有广西科技大学一所不算入流的大学院校。此外,目前除了大企业拥有一些技术研究机构外,大多数都是依葫芦画瓢的制造企业,产业缺乏创新能力。
3.3 机遇分析
①中国-东盟商贸圈的建立带来的市场机遇。东盟国家的需求将有利于提升柳州汽车产业地位。东盟目前经济发展迅猛,对汽车的消费需求日趋旺盛,五菱系列,工程用途车等在国内很受欢迎的汽车产品,将在东盟国家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柳州成为国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后,将更有利于柳州产品走向国际,从管理、技术、销售都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②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国民收入逐年增加,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汽车也不在是奢侈品,汽车也开始如20世纪90年代的电视机、冰箱等家电一样走进了千家万户,因此给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好的机会。
3.4 威胁分析
①国内市场竞争日趋国际化。国内市场日趋国际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技术创新、自主研发、产品结构调整、人力和资本投入成为行业竞争的主要要素。因此,柳州汽车产业在全国其他11个具有一定的汽车产业规模的城市竞争下,压力会越来越大。
②能源危机带来的替代品威胁。能源危机导致原油价格上涨,汽车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油耗性能会更加重视,并且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汽车的问世,会冲击传统汽车产品,因此能够生产成熟的上述产品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汽车企业的成败,柳州汽车企业将面临各大厂商的威胁。
③各竞争对手更注重产品的宣传和服务。目前各大厂商都注重对产品的在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宣传。此外,培训专业营销人才,通过建立4S店,对产品的性能、安全性、舒适性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介绍,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购买欲望,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以及销量。
4.1 发挥优势,抓住机遇
①发挥区位优势和利用过硬的产品,占领东盟市场。柳州汽车企业要充分发挥其靠近东南亚各国以及自身过硬的产品优势,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契机,打造面向东盟等市场的出口基地。作为国家零部件生产基地,零部件和整车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使其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②利用集群优势,增强产品的创新能力。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积极改进不足,通过学习其他产品的优点,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一是要整合企业的经济资源、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资源,互惠互利,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科技创新平台,营造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三是建设服务全市的研发、检测体系。
4.2 克服劣势,抓住机遇
①增强融资能力,使更多的资金进入企业。由于柳州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大都是中小企业,因此在产品的生产选择上应该充分做好市场调研,抓住大企业没有涉足的产品,把资金重点投入到那些产品上,严把质量关,并且加大产品的推广力度,进而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再通过各种融资渠道进行融资,加大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生产设计更多更好的产品,从而不断发展壮大企业。
②重视挖掘内部人才和引进外部高素质人才。首先是内部人才挖掘与外部人才引进。各企业应该充分挖掘企业内部人才资源,善用人才,给予充足的发展平台,使其得到应有的发展机会;同时要重视企业外部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为企业增添新鲜血液,注入新的活力,弥补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的不足改善人力资源结构。
4.3 发挥优势,消除威胁
①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应对国际化竞争。在国际国内各大厂商的融资和合资情况下,柳州汽车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技术创新、自主研发、合理调整产品结构,不断的推陈出新,生产新车型、新品种,提高产品品质生产中高端轿车、多功能用途车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国内竞争。
②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提升产品的服务与质量。柳州劳动力成本低廉,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面向东盟的人才培养,把资金重点投入到对东南亚国家的产品宣传、根据自身企业需要在国内效仿建立2S、3S或4S店,对自身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宣传,通过良好的售后服务,提升用户对整车产品的满意度。
4.4 克服劣势,消除威胁
①加大清洁能源产品的研发,消除竞争者新产品的威胁。随着能源紧张,油价上涨。柳州汽车产业要重点研究开发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和燃料汽车整车设计、集成和制造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试验测试及其基础设施和技术,燃料电池发电及车用动力系统集成技术是重点专项中的前沿技术。
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的影响力。首先,广告投入。汽车购买者在买车前将会参考大量可收集信息,如在报纸,杂志上这些可以收集的载体。这些载体可以让消费者对汽车产品有较深印象的认识,并且把这些信息有效的传达给家人、朋友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因此在这些载体上做重点宣传是企业的广告投入重点。同时电视广告的投入也会增加产品的知名度,从而扩大汽车产品的影响力。其次,整车企业的销售网点分配。要成功的将整车推向市场,必需合理的分配销售网点,根据产品定位,如五菱之光、五菱宏光、五菱荣光这些产品凭借性价比及实用性等优势在城乡结合部有着广阔的市场,因此需要将产品投放在城乡结合部以及中西部的新兴发展城市进行销售。
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看到,柳州汽车产业拥有着许多优势,但也要看到它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协调、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不完善、对东盟各国市场缺乏重视以及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柳州汽车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充满了机遇和威胁,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柳州汽车产业要充分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把握机遇,消除威胁,企业要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柳州的汽车产业才能有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冰峰,王培根,.关于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借鉴及实施策略[J].商业时代,2008,(34).
[2] 邹继业,伍文能.柳州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2,(12).
[3] 廖奕,蒲银刚.供应链协同管理视角下柳州汽车零部件企业运营管理优化[J].现代商业,2011,(9).
[4] 黄嘉兴.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5] 张文德.“中国创造”——柳州汽车正向东盟启动[N].中华工商时报,201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