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洪梅:防治糖尿病规范管理是关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
从目前普通人群对于糖尿病的认识来说,还处在非常浅显的状态。其实糖尿病需要终身监测及治疗,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高血糖带来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将导致患者继发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失明、卒中、肾功能衰竭和截肢等严重并发症。
最新调查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接近12%,换而言之,中国有1.138亿名糖尿病患者,是10年前的4倍,且有半数国人徘徊在患糖尿病的边缘。从各种数据中不难看出,中国的糖尿病现状非常严峻,如何使应对糖尿病这一持续性挑战变得简单易行至关重要。
煤炭总医院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凭借科学的管理、精良的设备、精湛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在第23个世界糖尿病日来临之际,健康大视野记者采访了煤炭总医院大内科及内分泌科主任李洪梅,对糖尿病防治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健康大视野:许多人都把糖尿病称作是“富贵病”,跟平时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联,那么糖尿病形成的原因具体有哪些?
李洪梅: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糖尿病”这三个字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其实糖尿病形成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两个,一个是遗传因素,一个是外部因素。糖尿病是公认的遗传性疾病,国内外许多统计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亲属中的糖尿病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其中2型糖尿病基因的遗传占主要地位。若双亲都是糖尿病患者,其子二代中,约有5%会患糖尿病;若双亲中只有一个患糖尿病,则下一代得糖尿病的机会少一些,而且常常是隔代相传。外部因素包含很多个方面,比如饮食与肥胖因素、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因素、情绪与精神因素等。大家把糖尿病称作“富贵病”也不无道理,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上楼有电梯,出门有车子,运动则是越来越少,对于“吃”的选择更是多元化,这都为肥胖埋下了伏笔。调查显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而工作压力大、运动量小、生活不规律,导致情绪紧绷,也会引发糖尿病。我建议大家要注重饮食,养成良好的作息,在工作之余多运动,多了解相关的知识,积极预防,以此降低患病机率。
健康大视野:糖尿病始终以“难以根治、终身服药”的面目示人,发展到中晚期,病人吃不敢吃,喝不敢喝,还出现多种恶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糖尿病防治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李洪梅:我们把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称为糖尿病现代治疗的“五架马车”,目前糖尿病的防治还是以这“五架马车”为主,其中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都是自身可控力较高的。在饮食疗法中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维持合理体重,控制总热量、各种营养物质均衡摄入的平衡膳食”。我认为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健康的人也应坚持,科学饮食是健康的前提。糖尿病患者要减少脂肪摄入、清淡饮食、放宽主食的限制、减少或禁止单糖及双糖的食物、高纤维膳食、定时定量、粗细搭配、戒烟少酒,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家都知道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有好处,但运动量、运动方法等都是很有讲究的,并不是说运动强度越大越好。研究发现,适度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对糖尿病有防治作用, 这种作用与运动时间长短、运动频度都有很大的相关性。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有氧运动为主,运动后稍微出汗即可,要有恒、有序、有度地进行。虽然糖尿病难以根治,但只要控制得当,就会大大降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对于生活质量和寿命长短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健康大视野:近两年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出现了胃转流手术治疗法,这种治疗方法是否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术后会不会有副作用?
李洪梅:胃转流手术是通过手术改变食物的流向,影响患者的内分泌机制,达到治疗2型糖尿病的目的,这种手术最早用于治疗肥胖病,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肥胖伴有2型糖尿病患者经胃转流手术后,肥胖和糖尿病症状均出现好转,因此才逐渐把这种手术方法运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上。不过目前胃转流手术法仍处于摸索阶段,从原理上来说胃流转只是减少胃的吸收面积,能否彻底治愈糖尿病还有待观察,而且手术后有些患者会出现胃轻瘫、胃肠恢复不均衡、不能进食的情况。由于糖尿病病人皮肤愈合能力差,胃转流手术后吻合口、刀口的愈合也相对较难。
胃转流治疗法并非适合所有糖尿病患者,这种手术方法对患者的体重、年龄、免疫力及病史等都有一定的限制,一般通过常规的饮食运动及减肥药物、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治疗,仍无法有效地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高尿酸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问题的患者,才适合此类治疗方法。但手术前要有内分泌科医生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手术后也需要长期的术后管理,需要内分泌科、普外科、营养科医师以及健康教育护理师终身随诊。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因此我比较提倡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当然,这也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定。
健康大视野:国际糖尿病联盟名誉主席保罗·齐梅特曾表示,糖尿病正演变为中国的一场灾难,目前,世界上3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还有近5亿成年人可能在未来加入“糖人”大军。面对这样的现状,您认为我国在糖尿病管理模式上应该如何突破?
李洪梅:目前,我国在糖尿病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糖尿病患者的检出率、知晓率和控制率均较低,科学防治知识尚未普及,疾病的管理水平与卫生服务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从糖尿病管理上,我们可以多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逐渐将国内糖尿病管理规范化。如今在国外比较盛行的管理模式当推“社区管理”,这是整合资源,集中管理的最佳途径。当前国内的糖尿病宣传教育等重担大部分落在了各大医院的肩上,但由于人力、物力有限,以及其他的特殊因素,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煤炭总医院自建立以来,就十分重视糖尿病教育工作,每年都会开展糖尿病相关防治活动等,已经坚持了20多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发现了许多问题,经费是一方面,人们对糖尿病的认知也是一方面。虽然现在糖尿病的发病率趋于年轻化,但是很多年轻人对于糖尿病防治的重视程度比较低,来上教育课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还有很多人嫌麻烦,不愿参与。研究显示,通过慢性病的社区预防与管理,糖尿病的发病率可减少50%,因此,糖尿病的社区干预非常重要。医院重点承担评估、培训新诊断患者,提出诊疗方案以及诊治复杂疑难病例两大任务。而糖尿病患者教育主体应建在社区,病情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最适宜在社区接受教育与管理。比如定期在社区宣传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提倡健康的行为,社区还可以自行成立小型的患者俱乐部,相互督促,相互交流。
2002年,法国就有900多家药店在法国国内联合发起糖尿病普查月活动,活动期间,药店为人们检查血糖,还在患者中开展回收废旧治疗仪器的活动。我认为这种联合模式同适用于中国,由于我国糖尿病患者基数大,范围广,使得糖尿病管理趋于分散化,糖尿病患者的检出率、知晓率和控制率都不高。因此各大医院及社区可以联合起来,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糖尿病筛查,及早进行干预,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而对于已患糖尿病者,提高检出率,以便尽早发现和及时处理。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干预与治疗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尽快构建以糖尿病患者为主体、社区卫生机构为依托、区域性糖尿病诊疗中心为核心的糖尿病管理模式也显得尤为重要。
医生名片
李洪梅,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现任煤炭总医院大内科及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学会内分泌分会理事,兼任糖尿病协会理事,朝阳区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参加多项并主持国家级、部级科研立项,荣获部级科研立项三等奖,在国内学术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从医20余年,一直从事临床一线工作,主要是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肾病有独到的诊治手段,20年来抢救危重症患者几百余例,深受患者及家属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