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乳腺小癌的CT诊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乳腺小癌的CT诊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224

传统的钼靶摄片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对直径<2.0cm的乳腺小癌的检出却有其不足。早期诊断仍有一定的难度,而经4ct的应用,这一课题有了很大的改观。结合文献对我院CT检查确诊且资料比较完整的30例做一分析讨论。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年龄35~78岁,平均59岁,患者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于偶然中发现乳内有小肿块就诊23例(77%),有不正常溢液方行检查3例(10%),病变发生在外上象限4例,内上象限5例,外下象限3例,内下象限2例,乳晕后6例。扪诊多可触及质地较硬小肿物,移动度有好有差,视其发生的位置,有与皮肤粘连,有凹陷,也有触诊无典型发现或仅可疑。有的腋下、胸骨旁肌锁骨上区可触及肿大淋巴结。30例中病理证实为导管癌的28例检查方法为93%,其余2例(7%)。

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方法,GE16层螺旋CT机,1.0×16准直宽度,1s/rot,螺距1.0,FOV350mm,软组织函数重建。

CT表现:本组病例多数表现为肿块征,少数无明显肿块或仅可疑。肿块形状呈圆形或卵圆形结节状,分叶状或厚片状,较正常腺体密度增高,边缘见长短不一放射状毛刺征,有的可见沙粒样钙化,少数病灶边缘光整,累及皮肤可见皮肤不规则增厚,皮下脂肪层不清楚,累及胸壁的示局部腺体后间隙消失,累及悬韧带者见有限局性皮肤凹陷。发生在乳晕附近有不同程度凹陷。行增强扫描的6例,多数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的明显强化,CT值较平扫增高35~56Hu,且将平扫所示的CT征像显示得更清楚。而平扫中可疑者也显示了上述较典型有乳腺癌征像。

讨 论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愈后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诊断的早晚。作为可治疗的乳腺小癌,在诊断手段方面,一直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

直径<2.0cm的乳腺小癌一方面因患者和临床不易发现,另一方面受检查手段限制,诊断多有一定困难。<1.0cm和尚未形成肿块的乳腺癌更不易发现。因此,除进行钼靶摄片确认外,CT检查则成为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因为CT具有很高的分辨率,能清楚的显示乳腺内部的解剖结构,约97%的乳腺小癌通过CT平扫和增强的结合都可以早期发现,而且除可准确判断原发灶大小、数量、部位外,还可了解肿块对皮肤、胸壁侵犯及转移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乳腺癌易早期转移,有人甚至先发现转移灶,后找到原发灶。

乳腺小癌主要应与乳腺纤维腺瘤鉴别,后者年龄偏小,肿块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多呈均匀等密度影,边界光滑。CT测量肿块大小与临床触诊相似,如有钙化,则粗大、数少散在、肿块周围组织结构可推移,而无组织侵蚀,很少有皮肤增厚或凹陷,无淋巴结转移。

参考文献

1 陈星荣,沈天真,段承祥,等.全身CT和MRI [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494-512.

2 徐开,唐迪.乳腺X线诊断[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