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90后”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90后”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主要根据真实的典型案例分析目前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六结合”的教育原则,即理论教育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教师身份与朋友身份相结合、主题活动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挫折教育与赏识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努力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

[关键词]典型案例 职业素养 “六结合”原则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162-02

一、透析典型案例,反思“90后”高职生职业素养

(一)案例一:《交学费》

新学期开始,一学生带现金到学校交学费,可他却不知学费交往何处,于是拿起电话咨询班主任:

学生:“X老师,学费交哪?”

班主任:“财务处。”

学生:“财务处在哪?”

班主任:“行政楼。”

学生:“行政楼在哪?”

……

反思:班主任很耐心地回答学生,帮助其解决的问题,其实有些事情微不足道,学生完全可以自行解决,为何只想到问班主任,难道说明了他们对班主任的信任吗?答案显然不是。“90后”的高职生在家大多是娇子,父母的掌上明珠,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在家事无巨细长辈基本一手包办,遇到问题“不懂就问”“虚心好学”。长期以往,形成了他们对家长的依赖。在学校,班主任就成了他们心中的“超级保姆”“百事通”。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交际面狭窄是这代“优越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案例二:《心理健康课上的对白》

在心理健康课上,有一内容为《大学生学习心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教师和学生在上课时的一段对白:

老师:“大家觉得学习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

学生(异口同声,声音宏亮):“痛苦!”

老师:“是自己想学还是被逼的?”

学生(一吐为快,终于道出了心声):“被逼的。”

老师:“如果现在出去工作愿意吗?”

学生(声音变小了):“愿意。”

老师:“出去做什么?”

……

反思:从学生的回答和情绪分析,“90后”的高职学生对学习有一种厌恶感,仍旧处于以前的学习状态,认为学习是为父母、为老师,对生活无目标、无方向、无定位,这些严重影响业他们的行为表现―上课睡大觉、作业一大抄、课后乐逍遥、要钱问父母、工作找关系、社会不适应等等,这些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帮助他们树立“快乐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观点尤为重要。

(三)案例三:《母亲的眼泪》

这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不及格科目累计达15余门,但仍旧沉迷于网络,逃课也是常有之事,班主任使出浑身解数对其进行教育管理,他依旧我行我素,无视班主任的好言相劝,无视学校规章制度。迫于无奈,班主任将其母亲请到学校,一起商讨对策,因为再如此下去,这名学生将面临被开除的危机,班主任必须告知家长,和他们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下面是他们三人的一段对话:

母亲(用爱怜的目光看着儿子):“老师刚才的话你都听到了,再不好好上课,你就要被开除了。”

儿子很倔强,用鄙夷的眼神看着母亲,不吱声。

班主任(显得很生气):“你母亲在和你说话,你怎么没反应?”

儿子:“不用她管。”

班主任气愤地说:“你怎么这么说话,她可是你母亲。”

儿子:“她配吗?我手臂摔断的时候,她在哪里?”

母亲黯然伤神,在旁抽泣:“就是因为我以前在外打工没时间照顾你,欠了你很多,所以一直在弥补,要什么给什么,没想到……”

反思: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又有多少学生能体会、能感恩?他们反而认为父母既然生了他,就应该给他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就应该好好地照顾好他,觉得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为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当他们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时,就用无情的语言、放荡不羁的行为来报复、伤害父母。自私、任性、冷漠、无爱、无责任心是不少“90后”高职生的一大明显特点,他们用各种语言行为打击父母,换得心理上的平衡,殊不知扭曲了健康的心态。

二、“90后”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培养途径

以上案例均属事实,且相信诸多德育工作者都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其实现实中远不止这些案例。“90后”高职生的这些行为并非偶然现象,它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这与他们长期的生活背景、受教育环境、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由此可见,目前高职生的职业素养现状令人担忧,养成教育迫在眉睫。作为一线德育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要充分了解90后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不能做学生的“有问必答者”,解决实际问题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应该追溯根源,坚持采用“六结合”教育原则,信任学生、大胆放手、正确引导、赏识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一)坚持理论教育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在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工作中,要努力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我院已将《职业生涯规划》《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引入学生课堂教育,并学习和借鉴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方法和成功经验开设其他选修科目,如《人际交往艺术》《成功理念》等。辅导员、班主任要积极参与这些学科的任教工作,潜心研究理论,克服过去那种脱离实际,脱离学生自身特点情况,讲课内容要新,要结合热点、难点和疑点进行讲授。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要适当组织参观、考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想,动嘴讲,动手做。要拓宽德育思路,完善德育功能,强化德育工作的咨询指导服务功能,循循善诱,引导启迪,更好地体现德育的适应性、针对性、真实性,遵循高职学生特点和接受规律。

(二)坚持教师身份与朋友身份相结合

作为一线的德育工作者,一定要将两者身份相结合,既要做严师也要做益友,双管齐下,形成合力。工作中要用制度约束,用行动导向,用真诚教育,用爱心管理,走进学生,经常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所想、所为、所困,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将教育学生、了解学生、服务学生融为一体。

(三)坚持主题活动与基础教育相结合

在职业素养教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90后”学生的自身优势和特点,认真开展基础教育文明工程,让学生逐渐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我院基础文明工程为例,目前已达到了当初的建设目标,即“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基本见效,三年大见成效”,学生的基础文明行为已经相当规范。但除了基础文明工作,还通过组织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主题活动,如感恩教育、恋爱、人际交往等,营造一种环境氛围,形成舆论中心,增强德育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在一系列主题活动中发挥学生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

(四)坚持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要切实提高“90后”高职生的职业素养,要紧密结合专业教育,让学生通过了解专业的发展前景、就业形势,有助于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专业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些项目课程教学或实习环节中,除了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以及安全责任感。

(五)坚持挫折教育与赏识教育相结合

教育,就是运用正确的方法,有意识地利用或者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于挫折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提高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以前学生成长在缺乏鼓励的环境里,导致他们缺乏应有的自信。现在德育工作者们都意识到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但有时过度的欣赏让他们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没有人比自己棒。其实,过度的自信反而变成了自负。正确适度的挫折教育既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六)坚持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走进社会,接触社会,体验生活,是提升他们职业素养的良好途径,因为学生能通过社会实践学到课堂之外的知识,如通过参加专业实践,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专业,热爱专业,从而更好地学习专业;通过志愿者服务可能培养他们的人际交住能力、集体主义观点,让他们懂得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体验为他人服务的快乐。

三、结语

“90后”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德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切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应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