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因情立体,即体成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因情立体,即体成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伴随中国茶文化而诞生的紫砂壶,早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实用器,在研究其艺术性的同时,更要关注制作者的自身精神的体现。本文就紫砂壶设计制作与“神”、“韵”、“气”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紫砂壶发轫于北宋,辉煌于明清,及至现代,随着造型、纹饰、色彩运用等技法的开拓,紫砂壶不仅仅以其优良的实用功能受到人们特别的重视和称道,更以其在艺术与人文方面的审美功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魅力。

设计制作一把紫砂壶的过程中,制作者通常会考虑很多因素:泥料的选用、制作的工艺、作品的实用性,以及理解该作品的难易程度等。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在紫砂壶的设计制作方面,还存在一个重要因素:人的情感,即制作者自身的精神世界。

南朝文艺理论家刘勰在其巨著《文心雕龙·定势》篇中,提出“因情立体,即体成势”的文学创作原则,强调了“情”与“体势”之间的辩证关系。此种关联,运用在紫砂壶的设计制作上,也是极具指导意义的。本文就从制作者的“神”、“韵”、“气”三个精神层面来谈谈紫砂壶的设计制作。

紫砂壶制作中的“神”

所谓“神”,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作品的内在精神,一是制作者自身的精神。反映在紫砂壶的制作中,强调的则是制作者对于作品意象的把握,即“物我合一”的思想。一方面尊重自然,借自然的力量,利用紫砂泥料来表现中国传统的质朴的审美理想,或紫而不姹,或绿而不嫩,或黄而不娇,或灰而不暗,或黑而不墨,色泽沉着,宛如珠玑,点点银砂,灿若星河;另一方面融入个人的创造,重视“意”的艺术表现思维方式。

紫砂壶的手制与模制的工艺,决定了制作者必须以最简之手法表现“意”,即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关注情态、动态的瞬间来“写意”。这种写意精神,是与西方写实体系相对立的另一价值体系,它的价值体现在,制作者借助了紫砂壶保持的一定自然形态,以意琢之,使之更富于表现诗性的想象。

例如,历代名家制作的“鱼化龙”紫砂壶,由于各艺术家的性格特点和心理体验不同,对细节、瞬间的捕捉表现也是特点各异。清代邵大享制作的“鱼化龙”,壶身波浪堆塑得一层一层,立体感强,波涛中的龙露出头部而不见爪,钮为堆浪状,装在盖里的龙头短而粗;而黄玉麟所制“鱼化龙”,波涛中的龙伸出半身,龙爪清晰可见,钮也不作堆浪而作卷云形,装在盖内的龙头细而偏小;民国的唐树芷所制“鱼化龙”壶钮为卷云状,壶身浅塑波浪,波浪中龙伸出首部,龙尾卷成壶把,把上鳞片刻划清晰。值得注意的是,局部造型要服从于整体的需要,因为每把紫砂壶都反映了制作者的与他人交流的情感需求。但不可否认,这些名作皆表现出艺术家的狂恣的想象气魄。

紫砂壶制作中的“韵”

紫砂壶的“韵”,是通过线条来表达的。线的功能一般有三种:一者表现轮廓,二者表现体积,三者表现精神——神韵。紫砂壶的“线”是为神韵而生的,它顺紫砂壶圆厚之体而流动延伸。

具体到一把紫砂壶的制作,壶身是紫砂壶的主体,它需要表达的是敦厚沉郁还是自由卷舒,在设计之初就要把握住,其线条既要有自身形态的美观,又要有上下统一的韵律感,构成一种运动气势。壶嘴、壶把的设计也是如此。壶嘴的线条走势,跟壶身的连接过渡,既要考虑出水的力度、流畅,又要让人感觉它的起伏与跳跃,就象远看的山川河谷,转折起伏虽似平缓,却充满着深奥无穷的生命力。壶把的延伸和回收,依顺壶身形态之势,与壶身浑然一体,将作品的神态充分显现,使它整体有律动的感觉。

同时,在紫砂壶的设计制作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直线与曲线的使用。直线的表达是平衡和端庄,而曲线的表达是力度和延伸。不管何种线条,其要义在“润”。只有如此,才会让人体会到作品的韵味以及节奏感,才会被那些带有激情的具有流动感的“笔触”所打动。

例如,曼生十八式中的半月瓦当壶,壶体造型以几何线条为主,有曲有直,流畅准确,从整体看,呈半月瓦当之型,以缺寓全,彰显出严谨的法度与传统文人理想的精神形态;从走势看,线条简洁,顺壶嘴方向流动延伸,蕴有无穷的生动气韵。清代王夫之曾说“论画者曰‘咫尺有万里之势’”,同样,一件优秀的紫砂壶作品亦可以用“咫尺万里”概之。

紫砂壶制作中的“气”

关于“气”,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它是超拔于形质之上的精神境界,是艺术作品的“神”与“韵”所化生发出的,是无处不在、无处不可感的文化观与哲学观。

徐悲鸿先生曾说过:“‘韵’乃象之变态,‘气’则布置章法之得宜。若轻重不得宜,则上下不联贯,左右无照顾。”当制作者内在的精神状态与其所运用的外在的形式语言达到了高度统一的时刻,作品就达到了最佳的艺术境界。在紫砂领域里,无论是古代的经典器型还是现代的创新之作,无论是方圆变化的几何形、有棱有角的筋纹形,还是自然象真的自然形,其特点皆离不开“气”的存在,或以气为主,形寓乎其中,或以形为先,气超乎其表。

从制作的角度来说,“气”蕴含在紫砂壶形体的每一点局部之中,形体的每一个变化,也是“气”的不同变化的外在体现。“气”的存在,不仅能让人从一把紫砂壶上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更能从中体验到与之相连的种种心理感受,或平和,或淋漓,或顺畅,或桀骜。从造型艺术的角度来说,有“气”才有力,力随着“气”的运动而形成了“势”,“势”又是“气”的外在形式的体现。

例如,紫砂壶经典器型之“传炉壶”,它古朴典雅,既有着方器般的线条流畅、浑厚端正、平稳庄重,又有着圆器般的骨肉亭匀、质朴敦厚、转折圆润。这种“方圆相融”之气,就是由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决定的。在中国传统概念中,天圆地方,方圆即宇宙,就是一切,自然界的一切物象,都能纳入方圆的造型之中,或往圆中归纳,或往方中归纳。

总的来讲,紫砂壶制作中的“神”、“韵”、“气”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互相关连,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其中的任何一者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制作者只有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及精神特质,与欣赏者产生共鸣,方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审美享受。

(作者单位:龙山陶人陶瓷艺术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