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引发的冲突与排解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引发的冲突与排解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河南省从2001年起开始实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但是由于政策指令的笼统和理论指导的缺乏,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简单化和“一刀切”,致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实践出现了诸多新问题、新情况。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布局调整 冲突

中图分类号:G639.2 文献标识码:A

Conflict and Troubleshooting Strategies

――Based on Survey and Analysis of He'nan Province

YI Yingli[1], YANG Hongjuan[2]

([1]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Zhengzhou, He'nan 451450;

[2] Zhongyuan Culture and Art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1450)

Abstract He'nan Province from 2001 onwards to adjust the layout of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ut due to the general lack of theoretical and policy directives and guidance, there is simplistic and "cut"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resulting in rural school restructuring practice there have been many new problems and new situations.

Key words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ayout adjustment; conflict

1 河南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现状分析

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全国基础教育大省。切实加强基础教育,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既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2 河南农村中小学布局调引发冲突

2.1 教育主体间利益冲突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在农村中小布局调整中,可以把参与者看做利益相关者,那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实质就是教育主体间利益再分配,使之趋于合理化。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跟利益有关。教育主体间为争夺更多利益,产生冲突。

2.1.1 中央政府利益与地方政府利益冲突

中央政府在布局调整中,利用人力、财力的整合,减少部门间的管理费用,集中力量办高质量的学校,减少教育经费开支节约成本,从2000年起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村教育附加费和其他费用,对农村家庭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减少农民负担,降低培养成本。2001年以后,中央调整了义务教育的投入体制,责任逐步上移。期间,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几经修改,到2006年,终于确立了免费义务教育制度。

2.1.2 村民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

政府出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一系列政策,其目的是为了集中办学,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出发点与村民利益一致。但是在政策执行中,许多地方领导干部,不切实际的撤点并校,为显示政绩漠视村民的利益,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进行直接的控制和干预,强行撤并一些偏远地区的教学点,把主要精力放在扩建中心小学建设,使得政策在执行中产生偏差,损害村民的利益。

2.2 教育内部资源配置冲突

2.2.1 效率优先与公平优先产生的冲突

在农村中小学布局中,我们一方面要保证教育公平,另一方面又要提高教育效率,致使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难以权衡两者的关系,既没有保证教育的公平,又没有提高教育的效率,顾此失彼,造成调整中的冲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逐步从侧重“效率”转向关注“公平”。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效率”与“公平”是相互对立的或不可调和的。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有效配置,而公平主要是指“如何处理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其实质是合理的分配原则”。经济领域内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把何者放在更优先的位置上,即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教育均衡发展是底线,效率发展是宗旨。

2.2.2 学校规模与教育质量间产生的冲突

教育的规模经济是指,如果教育资源投入以一定比例增加,产出增加的比例远比投入增加的比例大,这就会产生规模收益递增的现象,反之产出增加的比例远比投入增加的比例小,称教育不经济。学校的规模经济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学校规模扩大而节约的其他交易费用大于学校管理费用的增长所致。教育规模经济形成基于三个条件,教育资源利用的充分性,教育资源使用的适当性,教育规模扩大的有限性。所以教育规模经济是一个范围,它很难确定,不容易量化。规模过大会造成教育质量的下降 而规模过小师资配备不齐教育质量也不会提高。河南省农村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不断扩大中心小学规模,在乡镇小学班级可以达到80多人,然而在一些偏于地区的小学校园里仅有几个学生,像这种过大过小的学校都难以达到学校适度规模。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不仅要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更应当从学校系统内部制度方面加大建设的力度。

2.2.3 遗留资产与资源配置间产生的冲突

近年来,河南省坚持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大力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布局调整工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被撤并学校的教育资源闲置、流失等现象,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强占学校资产的行为,使得国家和集体财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遗留资产问题与资源合理配置间产生冲突,河南省颁布《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明确指出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撤并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 河南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排解策略

3.1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统筹兼顾处理好各种关系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在调整过程中应坚持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辩证统一,深入调研当地实际情况,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坚决遵守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原则,在不断扩大中心小学规模的同时,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结构合理,效率与公平兼顾。在布局调整中,增加村民的话语权,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规范政府在教育公共服务中的角色和行为,扩大社会参与教育治理的制度化途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建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2 改革中小学办学体制,重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改变政府包揽办学格局

合理安排经费的支出,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教师与学生基本生活。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缺口部分由政府财政预算和上级转移支付来安排,政府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切实将农村小学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保工资、保办学”的原则,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布局调整本身又是一种政府行为,政府和教育行政工作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因此,政府和教育行政工作者要秉着公平优先基础上兼顾效率的原则,努力做好学校布局调研,科学规划布局,协调各方的利益。

3.3 正确处理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

在布局调整中,处理好公平与效益的关系,不仅需要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又要照顾社会、个人之间的利益。农村中小学生是今后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村未来的主人。协调好师生关系,使教和学能同步进行。相关部门要处理好学生住宿饮食,上下学交通等方面的需求,保证学生的各方面安全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同时也要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来解决布局调整带来的负面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澜.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范先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必须处理的若干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1).

[3] 王善迈.教育经济学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 靳希斌.教育资本规范与运作[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5] 斛建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J].榆林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