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两岸武术资源整合开发的依据与路径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两岸武术资源整合开发的依据与路径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应用价值链理论分析了武术产业价值链的内涵与特征,为两岸武术产业资源整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两岸可通过武术产品整合、武术市场整合以及武术经营企业的有效整合,在产业关联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打造中华武术产业价值链,促进两岸武术产业繁荣发展;并尝试从制度化角度提出两岸武术产业资源整合开发的建设性建议,以期能对两岸武术产业资源的整合开发和深度合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武术产业;价值链;资源融合

[作者简介]杨少雄,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福建福州350108

[中图分类号]G85: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2)01-0088-05

一、研究的缘起与现实背景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教授(1985)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最早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波特认为企业的整体经营活动可以分解为一个个单独的、具体的活动,其价值创造主要由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基本活动和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支持性活动两部分完成,这些活动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二者之间的联系构成企业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就称之为价值链。波特提出价值链概念以来,价值链理论不断演进、发展,从最初的单一企业内的一系列连续完成的最终产品过程,发展演进为一些群体通过一系列工艺过程、服务过程的共同工作。至2000年,价值链研究视角已延伸到全球经济一体化框架中,着眼于分散于全球各地的活动片断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体系以及各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企业的发展已不仅仅是增加价值,而是重新创造价值。虽然上述价值链理论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的,但价值链和价值系统这一思想同样适用于产业价值链。其价值分析逻辑同样可为两岸武术产业资源整合研究提供分析思路。

产业是经济学中一个最为基础的概念,是指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活动的企业集合或系统。与其他产业相比,武术的产业化发展历程较短。1985年国家统计局关于三个产业划分中把武术列为第三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武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武术表演为龙头,涵盖武术产品、武术健身、武术文化创意、武术旅游、武术技术输出以及武术教育等内容广泛、服务功能和产业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框架,但其产值占GDP比重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其他体育产业产值相比差距甚大。据统计,全球体育产业的产值在4000亿美元左右。北美、西欧、日本的体育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了农业、铁路、保险、电力等主要行业,年产值均位于国内十大产业之列,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体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有0.7%,相当于美国体育产业贡献率的1/16。这一数据显示,中外体育产业差距巨大。而中国的武术更多是以民间娱乐形态存在,产业化发展速度缓慢,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二、武术产业价值链的内涵与特征

武术产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形成的综合性产业,既有服务业的内容,又有制造业、建筑业、创意产业等产业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武术本体产业和武术关联产业(见图1)。武术本体产业主要提供武术竞赛表演服务:一是提供各种可供观赏的、以竞赛表演形式出现的竞赛表演服务:二是提供人们通过一定身体运动提高人体的机能、心理水平,实现“再生产”能力提升的休闲健身服务(如康复健身、休闲旅游等)。武术关联产业包括提供开展各种武术服务活动所必备的制造业(如武术服装、武术器材、武术场馆等)和武术延伸产业(如影视创意、表演创意、创意竞赛以及创意游戏等)。上述产业提供的产品大概可归纳为以下七类:竞赛表演产品、武术基本知识和技术培训产品、健身娱乐产品、休闲旅游产品、武术传媒产品、武术创意产品、武术经纪及相关的武术资讯服务等,其产品提供者包括:武术用品的批发零售企业或个人、武术培训学校或组织、大众传媒企业、武术设施服务企业、武术旅游开发经营企业、康复健身休闲经营企业、创意企业、经纪公司以及职业运动组织等。从价值创造活动看,这些不同的产品及价值活动通常是以一定的武术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形成武术产业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从而构成了不同业务环节的供应链和价值链。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武术产业价值链界定为:以实现武术产品或服务价值为目标,以武术产业资源为核心。由武术产品或服务的创意、生产、销售和消费等相互关联企业或组织构成的动态联盟。它包括在整个产业链条价值实现过程中,所有武术产业活动的组织及参与者的利润分配。具体说。武术产业价值链涵盖了以武术赛事策划、竞赛规则设计、武术用品设计、康复健身方案设计、武术技术培训方案设计及武术创意产品设计为主的创意环节;以赛事组织、赛事包装、武术影视明星包装及武术创意产品制作为主的生产制作环节:以武术赛事赞助、广告销售、武术赛事转播权及门票销售、武术健身俱乐部会员卡销售、休闲旅游景点门票销售及武术创意产品销售等为主的销售环节;以武术赛事举办、武术用品提供、武术赛事节目播放及康复健身、休闲旅游服务提供等为主的消费环节,上述环节联结了武术用品制造商、武术场馆设施经营商、武术赛事经营企业、武术培训机构、武术康复养生经营企业、武术休闲旅游经营企业、大众传媒和其他配套服务商等。

此外,还有以武打片、功夫片制作为主的武术创意影视企业,以武术为主题结合现代高科技的舞台技术,为人们营造视觉盛宴的娱乐包装企业。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武术产业价值链还融入了传统武术产业链所不具有的新元素。增加了电信运营商、动漫设计企业及网络运营商等新的产业链主体。(见图2)

三、两岸武术资源整合开发的依据与路径

(一)两岸武术资源整合开发的价值链理论依据

两岸武术资源异常丰富。从文化的角度看,武术资源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类资源;从内容体系看,武术资源涵盖了技击资源、健身资源、娱乐资源、休闲养生资源、人力资源、教育资源等;从时代特征看,包括武术传统资源与现代资源等。这些资源都具有丰富深刻的民族文化属性。

整合的理念来自于国外理论界,原意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率的统一整体。在产业经济学上,整合是指产业的整体化和形成合力,其本质是对分离状态的现状进行调整、组合和一体化,以谋求长远的竞争优势。两岸武术资源整合是指按照武术产业发展规律。将两岸具有竞争优势的技术、资金、渠道、管理等各种资源通过价值链的内在联系,以企业为整合对象,按照效益、效率第一的原则,把武术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零售商乃至顾客联结起来。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益关系的调整,谋求两岸武术产业1+1>2的整体合力,避免武术资源开发的盲目性和无序竞争造成的损失,实现武术产业的持续、

健康、快速发展,从而增强两岸武术产业在国际体育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

(二)两岸武术产业资源整合开发路径

武术产业虽均已开启了以竞赛表演为核心的产业化经营,但两岸尚未形成系统的品牌意识,对武术产业的衍生产品的开发也还不够。两岸武术产业要想在世界体育产业中形成一定的竞争力,就必须构建一个大型的两岸武术产业资源整合平台,塑造系统化的“中国功夫”品牌。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两岸武术产业资源进行开发和完善:

1、武术产品整合

(1)优化两岸武术产品的空间结构。两岸武术资源整合,首先应对武术功能区进行合理定位,以优化武术产品的空间结构,产生“资源共享、位势叠加”的综合效果。根据两岸经济、城市、社会、环境等发展与规划,可以将两岸的武术产业细分为以下功能区:武术竞赛表演功能区、产品制造功能区、健身娱乐功能区、休闲旅游功能区、文化传媒功能区、创意功能区等。

根据功能区分类,河南嵩山少林寺、温县陈家沟、湖北武当山、四川峨眉山、山东梁山和福建南少林等传统武术流派发源地,传统武术资源和产业优势明显,应该作为武术竞赛表演、休闲旅游的重点功能区,着重开发区域武术核心产品和区域武术品牌产品。包括武术文化遗产、武术旅游等产品。泉州、晋江、东莞、珠海、番禹、广州、苏州、吴江、昆山、南京、上海、扬州、青岛、济南等体育用品产业集群所在区域,资金、营销渠道资源以及体育制造业的产业基础较好,可作为武术产品制造功能区进行重点开发,以提升武术用品加工贸易增值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台北等创意产业集聚区,可借助高科技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转化为生产力,大力发展武术创意影视产业、武术创意表演产业、武术创意竞赛产业以及武术创意游戏产业。

上述产品细分能够优化两岸武术产品的空间结构,充分利用大陆传统武术资源,台资企业的资金、管理和营销方面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两岸武术产品的开发。

(2)打造“中国功夫”品牌。在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已把世界转化成一个网络覆盖、密集流通的扁平化世界。在这种信息化、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品牌的集中度和延伸效应明显提高。如NBA作为世界著名的体育品牌,已从篮球业延伸到体育传媒、体育设施经营以及体育娱乐等行业,赢利能力和赢利效益大大提高。鉴于此,两岸武术产业的整合发展也应立足长远战略,倡导品牌建设理念。树立中国武术的品牌意识,创新“中国功夫”品牌,才能提高中国武术在世界体育市场中的国际竞争力。从目前看,我国台湾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在对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工艺流程、品质安全管制及行销手段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的国际水准,能承接世界一流的知名体育器械品牌的制造与生产;而在大陆的中国体育用品业,多为来料加工或承担国际生产任务。因此,两岸可以整合各自的特色资源,整体包装打造“中国功夫”的品牌形象,以品牌共享为基础,以营销合作为主导,建立两岸武术产业合作机制,共同培育与壮大国内外武术市场。同时,还可以在时机成熟时,建立两岸“中国功夫”联盟组织,制定章程,轮流牵头与组织各类武术文化活动,携手共创“中国功夫”品牌。

(3)优化武术产品结构,创新“中国功夫”衍生产品。开发武术产品应紧密结合武术多元价值功能进行分类产品开发,尤其是在信息化发展条件下,更应依靠高科技力量去开发武术的创意影视、创意表演、创意竞赛以及创意游戏等衍生产品。这不仅是顺应现代休闲娱乐消费发展潮流的需要,而且这种传统武术与现代信息产业的融合产品,也是两岸武术产业合作中可能获利最大、操作空间最广的一个环节,这类产品的开发将大大增强“中国功夫”产品的眼球吸引力,提高“中国功夫”品牌的价值。当然,这类衍生产品的开发是风险与利益并存的,无论是台资企业还是陆资企业,在对“中国功夫”衍生产品进行投资前,首先应对衍生品的赢利能力有正确的估价;其次,在投入前期应对“中国功夫”的文化题材、内容、人物形象、道具等各个方面增加能够开发衍生品的元素有足够充分的调查研究,为后期开发衍生品作充分准备;当“中国功夫”品牌及其衍生产品得到一定的市场认可时,两岸企业还应加强营销合作推广及销售渠道的建立,促进武术的发展与推广,在国际文化和体育市场上打响“中国功夫”这一民族品牌。

(4)以武术生态健身文化为依托,打造两岸武术健身产业基地。当前两岸民众越来越重视健康的条件下,两岸在武术资源开发中应高度重视武术休闲健身功能产品的开发。如河南的嵩山少林寺、湖北的武当山、温县的陈家沟、四川的峨眉山、山东的梁山和福建的南少林等都是传统武术流派发源地,应从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各自的传统武术资源、技术和市场优势,有重点地开发武术生态健身产品。可整理创新一些简便、易学的“武术养生功法修炼”,开展形式多样、简单易行的武术健身功法培训与练习,以满足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需要。

2、武术市场整合

武术市场是武术产业发展的平台,对武术产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两岸在武术资源整合开发过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整合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适销对路的武术产品,并不断跟踪市场反馈,及时作出调整,以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两岸都应尽力创造一个完善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1)两岸武术市场可开发的资源非常丰富。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具备多方面的市场开发资源。主要有:武术竞技、武术健身、武术表演、武术教育培训、武术图书及音像出版、武术影视动漫、武术搏击游戏以及武术旅游等。如河南以“少林拳”、“太极拳”等资源作为重点开发对象,连续成功举办了几届“登封少林武术旅游节”,吸引了大批旅游观光者,现在每年到少林寺参观的人数超过200万,收入十分可观。

(2)整合两岸武术市场。两岸武术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武术产业整合的效果。一个开放有序的共同市场有利于促进两岸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两岸武术产业的整体实力。因此,两岸应改变目前市场分割的局面,使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优化组合。同时应改善市场环境,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从而为两岸武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秩序井然的市场竞争环境。

(3)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武术市场面临国际化的挑战。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将会对武术产生深刻的国际影响,有利于中国武术向国际推广。两岸可以通过整合市场资源,利用两岸巨大的传媒资源优势,向世界推出独具民族特色的武术竞赛表演、武术健身技术服务,宣传中国武术,以推动武术产业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国际跨国体育产业集团合作,利用他们的市场网络等形式,开拓国际武术产业市场。这样,既可拓展武术产业的市场空间,又可以使武术自身在产业实体的支持下在国际上广泛传播。

3、武术经营企业整合

两岸武术产业的整合,需要对武术经营管理企业进行整合,实行优胜劣汰,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化组合,产生规模效益和专业化效益。

(1)对产品关联度高、产品服务对象相近的若干体育经营企业进行整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和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促进体育经营企业集团化发展。武术产品开发需要强而得当的组织与管理,因此,应加大对两岸现有武术产业资源的整合力度,培育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从目前来看,重点是通过宣导,促使在大陆从事体育产业投资的台商成为台湾职业体育组织的“母体”公司,使其加入大陆的武林大赛,也可以将台湾的武术赛事引入大陆开展。随着两岸政治大环境的改善,再将武林大赛的“战火”燃烧到岛内,这不仅可促进两岸武术竞技表演业的发展。也必将带动文化传媒、休闲旅游等其他产业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

(2)促进两岸武术经营企业之间的协作。总体上看,台湾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技术层次、与西方体育产业的衔接以及企业管理与文化等方面要高于大陆企业;而大陆企业在武术竞赛表演、武术技术培训规模、武术产业资源开发运营实力以及对大陆武术市场和通路的掌握方面要优于台资企业。若两岸能够充分利用ECFA签订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动两岸企业合作,特别是推动两岸中小体育经营企业与大型体育经营企业间的协作,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具有竞争优势的武术产业集群。同时通过两岸合作。在全球进行体育企业并购或承接更先进经营管理技术的转移,将有利于提高武术产业在全球体育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三)两岸武术资源整合开发的制度化建议

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两岸武术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处于一种市场自发行为,未来要促进两岸武术产业的分工合作发展,除了上述的产品、市场和企业因素的主导外,相应的制度化建构也是必不可少的。

1、建立“两岸武术研究中心”

利用两岸高校资源,加强两岸学界的合作,共同对两岸民间传统武术中有代表性的拳种进行系统整理研究,并定期举办高层次的学术成果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两岸武术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2、建立两岸武术产业交流与合作的沟通协商机制

武术在两岸有很广泛的受众,是两岸共同的文化瑰宝,也是两岸交流的根基。两岸可以在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协商机制框架下。由两岸的武术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民间团体就武术产业或行业性问题及重大项目进行沟通;两岸专家也可以通过共同研究确定合作项目;此外,还可以通过两岸共同搭建相应平台。如由福建省武术协会主办的“海峡两岸中华武术论坛”等。

3、建构两岸武术产业合作框架与运行机制

两岸总体性、前瞻性的武术产业合作框架建构,对于两岸各自的产业发展布局有重要意义。两岸武术产业合作框架内容可包括产业合作的目标、时程、机制与优先产业或领域等,在内容上应包括产业合作方式、投资保护、投资与贸易便利化、重大投资项目合作、重大技术联合研发、技术创新与成果分享、质量标准交流与合作、合作开发品牌产品、建立产业技术标准、加强人力资源合作、实现产业信息共享、合作开放国际市场等内容。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武术产业发展环境来看,当前两岸武术产业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武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较大的认同和接受,产业化发展轮廓逐渐清晰,市场潜力非常可观;同时,国家为鼓励武术产业的发展做出政策、经济上的倾斜。在良好的形势下,两岸武术产业要审视自身的问题和所处的环境,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借鉴美国NBA、棒球等产业化发展的成功案例,充分发挥武术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在产业关联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产业价值链,促进两岸武术产业的繁荣发展。第二,以资源整合为核心竞争力,不断开发“中国功夫”核心资源的衍生产品,树立品牌意识,走多媒体、多行业、多终端的融合之路,两岸武术产业就能看到光明的产业化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