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前门地区城市肌理与空间形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前门地区城市肌理与空间形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顺应地形变化的独特肌理

1 地区自然地形,河流特征

前门地区原有古高粱河。后来因“地势高峻,水性混浊,峻则奔流漩洄,齿岸善崩,浊则泥沼游塞,积滓成浅。不能胜舟”。而不得不废弃。但由于古高梁河与卢沟河水的冲积,使该地区地势形成西北向东南平缓倾斜,局部地方多坑洼的地貌。区境海拔最高点在西北前门外肉市街和剧场南侧,即今鲜鱼口地区,为46.47m,最低在东南部龙潭东湖东南。36.17m,平均海拔为41m。其地势一直延续至今,

明正统年间(公元1437~1439年)修筑南护城河时,为利于泄洪顺应该区的地势地貌特征开挖了三里河河道。清代《天府广记》中提到:“城南三里河至张家湾运河口,袤延六十余里,旧无河源,正统年间因修城濠,作坝蓄水,虑恐雨水多溢,故于正阳桥东南低洼处开通濠口,以泄其水,始有三里河名”,它自今天的西打磨厂、北晓顺胡同斜向东南,经过今天的南,北桥湾胡同,注入金鱼池。再入龙须沟。

2 自然形成的古都外城格周

清初废除内城坊制,规定内城不准汉人居住,同时,对内城商业、服务业进行限制,另外,前门靠近内城六部,是汉人官员上朝。各地举人进京赶考的必经之地,这些因素带动了前门地区商业、旅馆业,娱乐业的兴盛和大量人流的聚集,导致前门地区人口密集 加之外城街巷胡同格局发展无内城形制的规划,平民百姓建造房屋。多受河流地势影响,如长巷头、二、三条等胡同顺应从西北向东南走向的河流地形而修建的平民住宅群,未按传统正南正北的四合院形制,而是顺应自然地形形成多角度变化的院落,如南北芦草园直接建在废弃的河道上出现了斜向、弧形院落,如草场地区将胡同走向与河道垂直以利排水,形成草厂一带南北向的胡同,东西向的院落肌理,致使前门地区房屋顺应地形,错落偏转,极不规则。另外,胡同名称随地形,功能特色、住户状况命名、如三里河路、冰窖斜街、芦草园、南泉寺、玉泉庵等都与三里河的水有着紧密的联系。形成街巷胡同顺应河道 院落顺应街巷胡同的地区肌理(图1、2、3)。

体现了中国平民文化中顺应自然,利用地形、河流及街道特征建城,筑屋的传统观念和法则。

员活多变的空间形态

管子的城建思想“因天时、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在前门地区的街巷有机生长中有深刻体现。地区的街巷体系属于有机增长型、适应性较强、形态自由多变,在其生长过程中遵循的是经济规律、风俗习惯而非礼制思想。

1 多种形式的街巷空间组合

前门特殊的斜街肌理形成很多“十”字、“丁”字、“丫”字形的路口,甚至还有四道、五道相交的路口 明代在此处立过“交龙碑”。这些交叉点易形成交往的公共空间,成为地区的活动中心。

十字相交,该地区胡同形式与走向多变,少有正方向垂直相交,多为略有倾斜的相交街道在空间形态上近似十字相交。例如革厂横胡同与草厂三条至十条的连接,由于这种方式不能对视线进行有效地封闭,难以给人以场所感,不利于停留,仅为单纯的通行。

丁字相交,通常是一条街道以“丁”字相交方式串联多条街道或胡同,如前门大街与西打磨厂街、鲜鱼口街和大江胡同,西打磨厂街与长巷各条胡同,西兴隆街与草厂各条胡同。这种形式易形成视觉封闭效果,场所感相对较强,便于街巷空间景观的形成。

三岔口:指三条道路在交叉口处分别有各自不同走向的道路组合,如小席胡同,该种方式提供了明确的路线选择,道路的进出口在较远处即可望见,道路的选择是逐渐展开,不像丁字路口那么突然。但视觉上的封闭感比丁字路口弱。

四道口:指不是正方向的四条道路相交而成,与十字路口的特征有相近之处。但视觉封闭感相对较强。相交的中心区域构成“开敞式广场”式空间,为人流的集散区,不利于停留。如中芦草园胡同,北芦草园胡同与草厂二条胡同。

五道口,指在交叉口处分发出五个方向道路的组合方式,相对十字相交和四道口,这种方式缺乏视线约束“不利于停留,且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如得丰东巷,大席胡同,青云胡同、北芦草园胡同与南芦草园胡同。

2 院落顺应街巷胡同间距与走向灵活布局

该地区的传统院落可以分为东西向院落,南北向院落和斜向院落等,沿南北向草厂头条至十条胡同,南,北晓顺胡同,新潮胡同、小江胡同、兴隆街以北的长巷上头条至四条等两的院落布局摹本都是东西向的;沿兴隆街以南长巷头条至四条、冰窖胡同,得丰西巷等弧形胡同,斜向院落呈扇面布局,非常灵活;沿东西向的西打磨厂街,鲜鱼口街、大江胡同两侧和兴隆街两侧的院落建筑布局基本都是南北向的。地区院落顺应街巷胡同格局,形成不同于内城正南正北格局的偏角转向院落,且院落规模小巧多变(图4)。

街巷胡同空间尺度宜人

明清北京城道路格局大致沿用元大都的系统,《日下旧闻考》卷三十八引《析津制》的记载:“街制:自南以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也就是大街约37m,小街约18m,胡同宽约9m,但这一规定,随着朝代的更替,到明清也就不那么严格了。前门地区除了前门大街经过规划外,其它的街巷都是根据地形和使用需要等建设,实际尺度都比规定的要小。

据《北京市崇文区地名志》记载,前门地区明朝时有街巷胡同40条,清朝有街巷胡同70条,发展到解放以后达115条。结合《前门地区修缮、整治规划方案》,我们对该地区胡同四合院作了逐条、逐户调查分析。其中重要历史街道3条 前门大街,鲜鱼口古街一西兴隆街和西打磨厂街,传统街巷与胡同64条。如同乐胡同,东西曲折走向,东起新革路,西止洪福胡同,长310m,宽4.9m。草厂三条,北起西兴隆街,南止北芦草园胡同,长292m,宽4m,大江胡同,呈“弯”形,东南起珠市口东大街,西北止前门大街,长265m,宽5m。冰窖厂胡同,东南起冰窖厂斜街。西北止后营胡同,长250m,宽3.5m等(图8)。

1 以人的尺度确定街巷胡同的尺度

前门地区以街巷的形式所构筑的线性外部空间尺度映射着人们特定的生活方式,客观上为人们提供了生活交流工作的便利条件。街巷,建筑及精致的建筑细部的尺度都是为人所熟悉的建筑构成部分。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这也正是传统街巷空间魅力所在。

2 以街巷的规模确定街巷宽高比(D/H)

传统建筑亲切的尺度以街巷的宽高比和宽,宽比加以把握,将街道的宽度设为D,建筑外墙的高度设为H(high),临街商店的面宽设为w(wide),根据2003年的《前门地区修缮、整治规划方案》的相关研究,商业街的D/H中,前门大街的高宽比例在2~3之间,人在其中有宽阔之感,建筑的围合产生的内聚、向心空间,而不致于有排斥。离散的感觉,人的垂直视角在18°~27°之间,能看清对面的建筑立面及整体细部和立面整体关系,鲜鱼口街、西兴

隆街和西打磨厂街的宽高比在0.8~1之间,空间有封闭能力而无建筑压迫感。空间紧凑,繁华热闹。人的垂直视角在45°,注意力较集中,是全封闭的界限,观察者容易将注意力放在细部,可看清实体的细部;居住性胡同宽高比多在0.5~1之间。有压抑静谧的感觉,但动态的综合感觉效应使人并无明显不适。结合平面上不时有街巷转弯、交汇或节点空间的出现;立面轮廓线有节奏地起伏变化。打破了压抑感,空间抑扬顿挫、从而不断产生景观序列的变化。

3 以沿街巷胡同的建筑规模确定街巷宽宽比(W/D)

前门大街的宽宽比(建筑店面与街巷宽度之比)在0.6左右,由于比街道的宽度尺寸小的临街商店的面宽反复出现,街道就会显得有生气。把立面划分成W/D<1的若干段,以便为建筑带来变化和节奏。以立面分段方法来保持街道整体节奏感是十分必要的。鲜鱼口街,西兴隆街和西打磨厂街的宽宽比在0.7~1.3之间。和前门大街的情况较接近,甚至比街道的宽度尺寸小的临街商店的面宽反复的频率比前门大街更多,整条街的韵律感更强。居住性胡同的宽宽比多在2~3之间,间以1~2的宽宽比的插入构成了适宜的居住环境(图5)。

街巷空间与建筑空间交融相渗

街巷与院落的组合,从平面上看,是街巷空间以串糖葫芦的形式将各个独立的院落空间串联起来,当平面向垂直方向延伸。加之人对空间的利用,街巷与院落随功能的转换就表现出相互渗透的关系。

1 “街”与“店”的空间融合

商业街道中,建筑界面主要由门窗组成,建筑空间与街巷空间内外相互渗透,动态的街道空间与店铺静态空间相互交融,构成一种复合的形态(图6)。

前门地区街巷的宽度变化较大,在宽阔处和街巷酌交汇处 空间所表现的,场所感,在这里更加突出,如鲜鱼口街与南,北晓顺胡同相交处,这里就成为人们聊天贩卖的固定场所,西南角的转角楼也成为由东向西方向的街道对景(图7)。

2 街巷与院落的“渗透”

人对空间的利用使街巷与院落的功能产生了“渗透”街巷空间在交通功能基础上的扩展部分弥补了公共空间的缺乏。正如黑川纪章所说,“街道没有明确限定的空间领域:在一天24小时内。有时私用有时公用。它是无物质的空间,是交织着多种复杂意义的空间”。人的活动突破了街巷和院落的分界面,“渗透”弥补了相互功能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