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EVA视角的企业薪酬激励机制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作为一种激励机制,eva是将企业经营者的薪酬与企业的业绩挂钩,弥补了传统激励机制过于强调补偿而缺少激励的缺陷。本文从EVA的视角出发,详细阐述了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运用途径及注意事项,并做出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EVA 薪酬激励 注意事项
一、EVA视角的企业薪酬激励机制运用
所谓EVA,是英语Economic Value Added的缩写,意为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的净营业利润在去除一切资本成本之后所增加的实际价值。当EVA为正值,即企业经营所获得的利润大于成本时,经营者才能真正的获得利益。反之,则证明企业创造的价值在减少。EVA作为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是从股东的角度考入资本、成本和定义企业利润,因此,EVA能够直观、公正的评价企业业绩,反映经营者价值的创造。EVA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是将企业经营者的薪酬与企业的业绩挂钩,因此,EVA 弥补了传统激励机制过于强调补偿而缺少激励的缺陷。
1.建立EVA股票期权。EVA股票期权是根据当年所发的EVA红利具体而定的,企业管理人员可以使用红利来购买股票。在授予时行权价格大致等同于当时的市场价格,授予后行权价格不固定而是逐年递增。有三种股票期权比较适合实际应用:第一,固定价值计划,期权数量虽然有上下浮动但是基本维持价值固定值,激励来源于最初期权价值的增长。第二,固定数量计划,企业每年会发放相同数量的期权,业绩变动影响期权价值,即股价上升期权价值随之上升。该计划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同时也有很大的潜在风险,员工所承受的风险要远大于固定价值计划。第三,在固定数量计划中引进更大风险的变量。企业会一次性发放3至5年的股票期权,期权的价值由最初发放的价格决定。
2.建立EVA奖金银行。EVA奖金银行,指的是提取EVA的固定比例作为红利存入在银行所开设的专门管理奖金的账户,并逐年派发该账户的一定比例。一般说来,这种账户可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种叫“超额”奖金银行账户,奖金采用现金进行支付,超额部分按比例存入该账户。第二种叫做完全奖金账户,是指将奖金全额放入该账户。奖金银行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企业EVA越多,奖金银行账户余额越多,当企业EVA呈现负值时,直接扣除余额。逐年派发奖金银行的比例大致为账户金额的三分之一,而针对剩余的奖金来说,可在相关部门审计结束并未出现违规情况后再兑现。建立EVA奖金银行以延期发放奖金的举措,可以促使经营者长期关注企业的经济价值增长,更有利于企业长期目标的设定。
二、EVA薪酬激励机制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EVA薪酬激励机制,是将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和实现经营者利益最大化的有机结合。EVA薪酬激励机制不仅是对企业还是对员工都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但是企业在实际操作中运用EVA薪酬激励机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在计算EVA时要关注资本成本的使用条件。资本成本根据资产定价模型计算,计算时依据公式: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 无风险报酬率 + β× ( 市场平均报酬率 - 无风险报酬率) ,要想准确计算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关键是要得到准确的β值。笔者认为,在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条件,要真实地计算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风险收益率,而不能用行业平均收益率简单替代。
2.EVA 薪酬激励应该首先在企业高层中实行,逐渐向员工层渗透。EVA薪酬激励机制采用由上到下推行的方式,是因为员工层相对回避风险,如果首先选择全体员工作为激励对象的话,对EVA激励机制的抵触情绪会比较明显,增加施行的难度。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的大多数企业都把EVA薪酬激励机制应用于企业管理层。但是,把EVA激励机制运用到普通员工身上会有很强的激励作用。运用这种方法使员工的薪酬与企业的经营效益紧密相关,会更加刺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生产。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3.要建立有效的价值管理系统,着力打造企业文化。要想使EVA真正发挥激励的作用,企业管理层就需要大力宣传、普及,让每个员工都理解EVA的涵义。同时,还要加强企业文化的构建,创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上下一心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总结与展望
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从根本上说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激励人才,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EVA激励机制在企业实际利益获得的同时,也增加了员工权益,实现了员工价值,增强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可以对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黄卫伟,李眷瑜.EVA管理模式[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王奕.浅析企业如何应对EVA考核机制[J].现代商业,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