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廊坊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多措并举地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繁荣。
【关键词】公益性 文化 事业 探索 思考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因此,大力发展各项公益性文化事业,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都具有重大意义。
众所周知,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生产和传播大众文化的活动,它一般是由文化部门和组织来承担,如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书画院、美术馆、图书馆、艺术中心等单位,应坚持其文化成果为公众服务、使公众受益的公益性质。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公益性职能为主,其主要职责是生产和传播大众文化。主要是满足广大公众的公共需求,提供公共服务。就廊坊市而言,虽然近年来城乡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基本实现了各县、区(市)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文化站,村街有图书室,公共文化设施向老年人及未成年人等群体免费开放,相关的文化产业也已初具规模。但是,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社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将会有很大的增长,而目前的文化建设与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数量及质量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当前,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多措并举地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繁荣。
首先,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在城市,要加大对博物馆、群艺馆、图书馆、文化馆建设的投入,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群众就近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在农村,要加强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扶持对优秀民间艺术尤其是优秀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特别要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的文化发展。以霸州市为例,他们在《文化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发掘地方特色传统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涵养、传承和弘扬霸州地域文化性格,打造“戏曲之乡、翰墨之乡、词赋之乡、温泉之乡、胜芳古镇”四乡一镇品牌。于是,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动作一个接着一个,至今已投资23亿元,先后建起李少春大剧院、益津书院、图书馆、华夏民间收藏馆、乒乓球馆、胜芳古镇一期等精品文化工程;383个村街全部建起文化活动场所;藏书500册以上的村街图书室365个。农村综合文化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形成了市、乡、村三级群众文化设施网络。
其次,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和发展文化产业。“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在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加大力度改善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难的问题。近几年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共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朝阳产业”,文化产业被各地政府部门所重视。但发展文化产业,也要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样,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第三,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政府为建设主导。公益性文化事业要生产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摆脱市场因素的不良影响,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就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以政府为主导,就是要求各级政府重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且投入不得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这是各级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拓宽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渠道。在强调以政府为建设主导的同时,应该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其中的建设,拓宽建设渠道。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中,应放宽准入限制,拓宽筹资渠道,提出多方筹资、全民共建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集社会资金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鼓励企业、个人等社会资金捐赠资助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并在资金投入、税收减免、社会捐赠、公益赞助等方面提供优惠和便利,以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体系,形成社会资金多形式、多渠道共同投入建设的新局面。实际上廊坊市目前在个人投资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中已有不少成果:如廊坊文联美术馆、固安刘凌沧、郭慕熙艺术馆等等。
第五,对文化事业实施重点扶持政策。应该采取重点扶持的政策,鼓励各级文化机构挖掘和提炼地方文化,结合地方特色创作出高质量的大众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地方文化、主流文化,一方面使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成为地方文化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途径,另一方面,使先进文化、精英文化转化成为广大群众乐于接受和认同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在这方面大厂评剧歌舞团闯出了一条新路,在全国都树起了典型;另外,廊坊市的大量有价值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项目带有典型的廊坊文化特色,都是应该作为重点进行扶持的。
总之,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就是要以增加各类文化设施投入、改善服务为重点,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为全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作为目标,努力形成覆盖全市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课题项目:2010年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促进廊坊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课题编号:20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