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以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方法 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显著(P

关键词: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

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高发病率等特点[1]。随着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的不断上升,80%左右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偏瘫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其致残率非常高,对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2]。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病情稳定后续及早进行康复护理,以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患者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为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我院对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经CT及MRT检查确诊符合我国1995年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3];病情稳定、神志清楚的患者。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心、肝、肺、肾等脏器疾病;有严重的自理障碍;病情恶化,出现新的出血及梗死;双侧病变患者;非极性期,在院外进行过康复训练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为(61.4±2.6)岁。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为(61.2±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由责任护士组织患者与家属、护工一起观看中国康复中心录制的脑卒中康复与预防录像[4]。由责任护士及医生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训练程序,责任护士负责具体的知道。患者需在生命体征稳定后48h~7d内立即进行康复训练,一般可分为卧床期、坐位期、离床期及步行期四个阶段进行康复训练[5]。被动训练主要包括:①在床上良肢位摆放,可取仰卧位、患侧位及健侧位三者交替,每隔2h变换1次,主要以侧卧位为主,减少仰卧位,以免受颈部紧张反射及迷路反射的影响导致异常反射活动增强[6]。②进行关节被动运动,创伤活动主要以被动活动关节与患侧肌肉按摩为主,直上直下,先进行大关节活动,在进行小关节,主要包括肩胛带、腕关节、指间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等,活动幅度以不造成关节疼痛为宜。③进行床上桥式运动,主要用于锻炼腰背肌、臀肌及肱四头肌,有利于防止拖步、甩髋等病理步态的出现。④进行床上移行,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且体力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可指导其向健侧及患侧翻身。

在患者意识状态允许的情况下,当运动障碍停止进展时,可进行坐位期训练。偏瘫对患者的平衡感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患者第一次做起时,应将床头适当摇高,以支撑患者患侧,尤其是其头部与背部,应慢慢抬高,以免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帮助患者建立定向感及安全感,以利于其学习恢复平衡。如患者可做起并使用患侧手时,可鼓励其完成自我照顾活动,如在床上翻身、移动、吃饭、梳洗等,经过锻炼,除了手功能灵巧度,患者其他功能均可基本恢复到发病前的状态。

患者快速指鼻、对指、拍手等训练达到30min以上后可进行离床期训练,主要包括坐位平衡训练及耐力训练;患者下肢进行屈膝及浮肿屈伸训练等。如厕、系鞋带等日常生活可由患者自己解决,以提高其日常生活功能。

当患者下肢负重能力得到提高后可进行迈步训练,越过不同障碍物并继续拧上下楼梯训练,2次/d,持续45min/次左右。患者出院后需嘱其在家进行康复训练,护士进行定期随访指导。

1.3评定标准 参照Barthel指数[7]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指数包括洗澡、进食、穿衣、修饰等十项内容,共分为四个等级,最高分为100分,表示患者可基本自理日常生活;超过60分则表示有轻微的功能障碍;41~60分则表示有中度功能障碍;低于40分表示重度功能障碍,绝大部分生活无法自理。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用χ2进行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11例,生活基本自理26例,不能自理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2例痊愈,生活基本自理21例,不能自理17例,总有效率为57.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人体内潜伏着神经传导通路及突触,经过核实的训练方法可使其发挥相应的功能,进而对损伤的传导通路及突触进行弥补。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极大的改善,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脑的可塑性,以利于调动脑组织内参与细胞发挥作用,帮助损伤组织重构及细胞再生,极大的预防了脑神经萎缩,大大促进了患者各项功能特别是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效降低了该病的致残率。相关研究表明,我国65%的脑卒中患者在病情稳定后未坚持进行康复训练,而选择出院回家,脑卒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约为15d[8]。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居民平均收入偏低,患者虽有进一步接受康复治疗及训练的愿望,但是因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得不选择出院回家。为此,医疗机构需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指导,保证患者的康复时间,规范康复内容。鼓励患者进行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本组研究中,通过合理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92.5%,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干预以康复训练为中心,充分发挥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改善和恢复患者运动功能的目的,康复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及致残率,促进了患者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家庭和社会负担的减轻,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席向朝,陈金春,李刚,等.脑卒中偏瘫患者Lokohelp机器人阶梯减重下肢康复训练效果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03):231-232.

[2]陆琦.黄芪汤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骨骼肌含量及肌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J].2014,36(02):149-150.

[3]陈梅花,蓝琼好,李敏红,等.协同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强化步行基本功能训练的效果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04):364-366.

[4]郑萤萤,张宏斌,李宝石.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使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02):1-3.

[5]程秀燕.以任务导向的治疗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05):184-185.

[6]张秀梅,曾诗红,戎燕,等.老年脑卒中偏瘫女性患者早期行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01):97-99.

[7]方英,叶民,曹桂华.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与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精神疾病杂志,2014,17(05):101-102.

[8]冯艳.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资料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04):317-318.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