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设问题再现数学智慧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设问题再现数学智慧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2012年浙派名师经典课堂展示活动——数学思考”中,作者感触颇深,从而反思普通老师与名家课堂的差距,通过观察专家的课堂“亮点、气度与自信”,把课堂“还给学生”,完成“完美课堂”的实践,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更重要的是学生产生的疑问与困惑,让学生去解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设计问题与创设问题。利用问题激发兴趣,学会科学的、严谨的探究学科知识精神,使有效课堂成为常态课。

关键词:数学课堂;数学问题;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6-0094-03

笔者有机会于2012年11月11日参加杭州师范大学组织的“浙派名师暨全国名师经典课堂展示活动——数学思考”的连续两天教研活动。连续听了11节课,感受最深的是对江苏的几位特级教师,他们的课堂很有深意、也很有创意,感触颇深。下面根据听课后的感想把自己的差距进行疏理,提出自己不确切的观点。

一、探讨问题,提挈学生积极参与

这次杭州行,浙派名师课堂展示,第一堂课是江苏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江苏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符永平先生执教。上课一开场,符永平老师开门见山说:“让大家分享一下符老师的教学思想”。让语文课代表大声朗读:“有人说,中国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就只会模仿老师的思路做老师给的题目,从没做过自己的题目(问题)……有人说,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太希望老师将问题提出来、解题思路说出来、答案写出来……自己只要轻松的听着、记忆着、抄写着(复印着),课后回忆着、模仿着、机械套用着……于是我们成了___________。”

符老师的“方程”一课中,抓住章前图中三个中的一个,开始探讨问题。整堂课中,符永平老师抓住学生参与问题的发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触类旁通,延伸出更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整节课围绕问题来进行深刻的剖析。让学生沐浴春风,激情澎湃,积极思考,从而解决知识的落实。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丁点儿进步与发现,或努力,都可以成为最闪耀的星星,让学生乐不思蜀,只会一味的追求数学与知识。

二、发现问题,激励学生勇往直前

符老师在讲述问题情境三:梯子AB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开始下滑,在下滑过程中∠ABN即∠α=_____时,求_____。条件与问题都由同学们来设定。这个角α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那么我们怎么样给它一个角,也能设计一个好的数学问题。

生说:∠α=120°

符: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生:求l的距离,就是AO的长度。

另生:∠α=135°就成了等腰直角三角形。

只要学生在这图形中改变问题,提出问题。就是这节课的亮点。

问题情境8:能发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吗?请尝试。2x2-25=0。直角边为x。

解法:2x2=25 x2=12.5 x=±■

同学们,我们这一时刻是划时代的!是我们第一次用我们自己的方式解一元二次方程。强调2x2=25是(二次),x2=12.5是二次,x=±■是一次。其实就是把二次想方设法转换成一次,就是学转化思想,转化是咱数学思想方法中最伟大的思想方法之一。把难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把不会的问题转化成会解的问题,把不喜欢的东西转化成喜欢的东西,把没学过的转化成学过的。把一元二次的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的方程。今天是编写教材,想办法给它取一个名字。这道题的特征是什么?两边做什么了?开方。这就叫开方法。那么你会解x2-x=0吗?

生:x(x-1)=0; x=0或x-1=0

师:也是从一元二次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这位同学想出了这种解决方法,你能给这种解法取一个名吗?因式分解法。那么先前学的x2+6x-7=0,这条方程怎么解呢?

生:用配方来解。

师:从刚上课的时候提出:学什么?怎么学?从图中发现问题。然后,你怎么发现我要讲“一元二次议程”?定义;解法;应用。

如果你是你班级的数学老师,你想怎么处理?你想怎么教?例题;巩固;变式;选择题等。概念出来后有一个变式。很多同学就知道老师想怎么教,是怎么教的事实。

通过整节课,学生提出,方程的问题:人生好如方程。人生方程的根,是发现与创造,是大智与大慧。有了智慧才能幸福。老师提示的问题也是问题不少,请同学们带去重新修改。

三、提出问题,捕捉瞬间问题灵感

这节课一开始,符老师说:“外国人说:中国的小孩只会做老师提出的问题。”一语激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出示了问题情境一:如图所示,如果梯子上端A下滑的距离等于梯子下端B平移的距离,求______。咱设计自己中国人的问题。这位同学与命题专家想到一块去了:“梯子的底端滑动了多少米?”“杭州有中国好声音,咱这有杭州学生的中国好题”。设梯子下滑了x米,得:(4-x)2+(3+x)2=52得一元二次方程。当改了题设,问题情境二:当梯子上端下滑了一米,让同学提出问题:“求BB1的长”。得出式子(4-1)2+(3+x)2=52。从课堂上来看,学生情绪很高涨,投入程度很多,发言也很积极。

每当课堂中出现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候,一定要捕捉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去修正提问或解答时的错误,养成良好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掌握学科知识,探索知识的新领域。老师在一步步紧逼学生的提问时,学生的问题与回答很多都有创新性,甚至有的问题与方法我们想都没想过的,这就是接受新事物的一个过程。每个错误的解法与回答,都有着学生的思考与理解,要如何让学生发现这类问题,错在哪里,很值得我们去相导与开发,让同学们学会检测与检验。

四、设计问题,考验陷阱智慧能力

在问题情境七的时候:思考,m为何值时,x|m|-3x+1=0是一元二次方程?紧接着出示:设计,结合上题与定义设计一道让别人容易掉进的“陷阱题”。马上有学生上去板演:(m-2)x|m|-3x+1=0。那么m能等于±2吗?这道题真是好题,笔者要把它带回学校去,给自己的学生也试试,会不会掉陷阱。

曾有一次老师上课,利用自己经历过的旅行图片让学生观看,学生很是激动,一张图片一张图片的介绍,然后接着说这张是老师去过的珠穆朗玛峰,学生很惊讶。老师问:老师可能爬过珠穆朗玛峰吗?学生一下就领会过来,这是不可能的,除非专业的登山运动员,还必须要有后勤保障,因为8842米高峰,没有一批人帮助是不可能完成的事,而且要花上一大笔钱,需要强健的体魄还不够,要适应爬雪山的体能。老师仅仅是到过珠穆朗玛峰的第一个大本营。紧接着老师引出讲本节课的内容。

数学中美丽的陷阱是很多的,很容易让学生引起错误的计算方法,譬如在计算实数的过程中有这么一个习题6÷(■+■-■)学生很容易会用分配律来处理,往往就会出错。另外还有应用题的实际验根,或根式方程中的扩根或验根。例如:两个有理数的和除以这两个有理数的积,其商为0,则这两个有理数为 ______。例如:■的平方根是______。这些问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错误,其实也是一种美丽的陷阱。可以强调学生巩固知识时要注意的问题。因此,类似的问题可以加强学生的训练。

五、创设问题,成就学生攀爬巅峰

符永平老师的学生“沈雯公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x=■(b2-4ac≥0),将a、b、c代入公式,和用配方法求出来是一模一样。沈雯在课上汇报了她的发现,老师把这发现命名为‘沈雯公式’”。因此,今后对于学习一事,让老师讲给你们听呢还是自己去发现?为什么?自己去发现,有什么好处?这很显然,当自己探索,发现新知识时,有一种莫名的愉悦!这种愉悦让我们久久得到鼓励,不断的激励自己前进,获取新知的乐趣所在。如果老师直接讲了,就会带走同学们的幸福!所以不能让老师讲,要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在发现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但同学们又会讨厌困难,一个人的成功肯定离不开失败,是千万次的失败才促成成功!

老师语:请同学们在数学的旁边走过时关注数学,在生活中处处留意数学,并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譬如著名的雕像维纳斯,我们一直以来用生命与美丽来衡量,同学们有没有从数学的视角去欣赏呢?可不可以用方程的智慧去点燃这久远的灿烂文化呢?

从一元到二元,从一次到二次,消元、降次让笔者倍感转化思想的伟大和魅力无限。方程,存在于我们美好的生活之中,人生也如方程,发现和构建人生美好理想的议程是现代人的责任,我们只有用勤劳去解、用汗水去解、用勇敢去解,那么人生方程的根才是发现和创造,才是大智与大慧,才是快乐和幸福。

总之,问题是数学学科中的核心,只有有问题的同学,才会有追根究底的科研精神,才会磨练同学们的意识,从失败中走向成功,提升乐趣。只有问题才会激趣,才有不怕困难,不怕畏惧,彻底掌握知识的形成的规律与过程,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问题,创设问题,解决问题。让我们一起提升“有问题的师生”再现数学学科的智慧课堂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课堂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2]干国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1).

[3]金春平.走向数学生态课堂[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4).

[4]符永平.七年级数学(上RJ)/高效课堂[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11,(8).

[5]张凯歌.特级教师专业结构及特征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