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学中的放与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中的放与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和时间。这就产生了“放”的问题。所谓“放”,就是放松对学生活动的控制,给学生以学习自由、思考自由和探究自由。然而,在“放”的实践中,许多教师发现其中也隐藏着不利因素,很多的“放”没有收到实效。很多学生天马行空,谈天说地,离题却越来越远。于是一些教师又严格控制“放”的时间、范围和力度,将课堂活动主动权牢牢攥在自己的手中。殊不知这样一做,课堂又变得死气沉沉。如此一来,一“放”就“乱”,一“收”就“死”,收放失度,课堂教学陷于被动。这又如何是好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到底该怎样做,才能“收”“放”自如,取得实效呢?

其实,语文教学中的“放”与“收”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用辩证的观念来看,是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二者之间并没有不可克服的矛盾。正确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使收放协调,取得实效,这是能够做到的。就此,有必要做一些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放”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放”主要包括这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层面上的授课形式上的“放”,二是学生层面上的学生思维上的“放”,三是学生学习时空上的“放”。

1.教学内容呈现形式上的“放”。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主要是扮演导演和导师的角色,教学中应重在创设情境、重在启发诱导、重在调控方向,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课文的阅读方式,辅助资料的查阅方式,同学之间的合作方式,都可以给学生选择的自由。一句话,在“如何学习”的问题上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选择权。

2.学生思维方式上的“放”。在教学中,不再一味地强调以老师的标准答案为唯一的标准,不再预先设计好套路然后生拉硬拽把学生往圈子里套。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允许提出不同的见解,允许他们和老师争论。尤其是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能力,让他们敢于提出问题,逐步走向善于提出问题,到最后变成爱提问题。这样,他们的思维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

3.学习时空上的“放”。要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课本内拓展到课本外,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堂外,从学校内扩展到社会上,开放语文学习的资源、时间和空间。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收”

语文课堂活动一切都要紧紧扣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针对教学目标来展开,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收”的本质所在。

语文教学中的“收”,有“预收 ”和“临场收”的分别。 所谓“预收”,就是在备课中以及上课引入时先明确一下教学目标。例如,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鉴于课文是文学名著《水浒》中的精彩选段,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精彩诱人,细节描写生动凌厉,因此学生的注意力和想象力极易被引开,而沉溺于《水浒》众多精彩故事和英雄形象的追寻中。因此教师在备课中明确了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选段的故事情节。

2.理解鲁提辖的人物形象。

3.认识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教学重点)。

“1”限制了阅读内容,“2”中“理解”这一要求把握了分寸,“3”明确了本课教学重点。很明显这是一种对教学内容范围及轻重的适度把握和“预收”。

而所谓“临场收”,就是在教学进程中针对学生思维远离教学主题和目标的“天马星空”加以收束。

三、把握“放”与“收”的统一,做到“收”“放”自如

语文教学中的“放”要以“收”为基础,否则,没有“收”的语文教学就会成为“放羊式的语文教学”;而“收”要以“放”为基础,它要通过“放”的推进来实现。只有“收”没有“放”的教学只是一潭死水的教学,只是应试的工具。

例如,在讲授《背影》一文时,教师没有按传统的教学目标去重点分析文中的三次流泪,四次背影,因为初一的学生还缺少这方面的人生体验。因此,他把重点放到了对“背影”发生的背景的理解上以及父亲坚持送儿子的原因上。“背影”常见,为什么作者却流泪了?因为这是在特定环境下的“背影”。这个特定环境就是指:祖母去世,变卖典质,父亲失业,可以说是“祸不单行”。让学生发挥想象,去充分体验作者父亲那时的心情:母亲去世了,家里穷,为了安葬她老人家,不得不变卖了家产,家里已穷得叮当响;而这时偏偏我又失业下岗了,全家好几口人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到了我的身上。按道理来说,这时,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去找工作,养家糊口,可他没有,而是反复衡量之后,仍决定去送儿子。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在想象中充分体会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亲情。即使卖家卖身,也要让老人“入土为安”;即使再穷再苦,也要让孩子吃好穿好。然后再联系实际,让学生回想自己的经历中有没有类似的经验。

此例中,不按常规教法重点分析“三次流泪”和“四次背影”,是一次果敢的“收”,而“让学生发挥想象”“充分体验父亲那时的心情”就是一种必要的“放”。只有这样收放有致的教学,语文课才能真正地做到“放得开,收得拢”“活而不乱,收而有序”,做到“放”与“收”的统一。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