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聴思南傩坛戏的远古回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聴思南傩坛戏的远古回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呜呜……”无论农忙,还是闲暇时的思南县土家苗家山寨,又传来牛角的鸣叫。这是傩坛戏又开始演出了。

充满巫术色彩的傩戏,在各地的叫法各有千秋,贵州省思南县称呼“傩坛戏”,德江县称为“傩堂戏”……

贵州的傩戏在黔东,而黔东傩戏的源头,就在贵州母亲河乌江中下游的思南县。这种流行于民间的驱鬼酬神的活动,沿着滔滔奔流的乌江水,散发出一种远古洪荒的神秘气息。

艺术在这里延续

据当地老艺人介绍,过去思南县的傩坛戏班几乎遍及各村寨,可谓“傩戏成网,巫术遍地”。在解放前,思南县城陆子安戏班、张家寨的田家戏班、凉水井的严家戏班以及文家店刘家戏班都是相当有名气的。

整个黔东地区的傩坛戏班则大都师承思南张家寨的马发纪法师。至今,在铜仁、沿河、印江等地方都有“祭拜祖师马发纪”的仪程;湘西、铜仁一带农村还保留着到思南塘头请祖师爷的唱段和对白。

思南傩坛戏由于夹杂了诸多驱鬼安神、封建迷信的成分,建国之初,国家曾对思南土家族傩坛戏明令禁止。时期,一些傩坛巫师又被打成牛鬼蛇神,演出道具也被没收焚毁。幸运的是,在一些偏远农村,不少傩坛艺人却执着地自筹资金,重新雕刻面具、购置服装道具,公开或隐蔽地进行活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政策渐渐开放,思南地区各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纷纷焕发生机。傩坛戏如枯木逢春,在思南的广大农村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当时,有名的傩坛戏班有文家店刘胜扬、郑文光,宽坪的田应贵,张家寨的崔道昌和大河坝的罗君国。刘胜扬傩坛戏班最活跃,平均每年演60多场,活动范围涉及思南、石阡、凤岗、余庆等县。

1984年以来,他们赴县城为韩国、日本和泰国等中外游人演出15场。1989年和1990年两次赴铜仁地区参赛,并获奖。1990年北京亚运会期间,应邀赴京表演。1991年,应邀赴深圳绵绣中华表演。

同时,刘胜杨还先后传徒25人,学徒们均已得艺出师,自成一体,独立开展傩坛戏活动。

戏味沁人心脾

傩坛戏班又叫“端公”,傩戏演出时只用锣鼓节制,不用管弦乐伴奏。演员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带上预制的面具(脸谱),穿上特制的戏装就可以上场。

演武戏时,演员还要穿战袍、头带锦鸡毛、背插十五面小令旗、手执刀枪,边舞边唱。

戴面具表演是傩坛戏给人们留下了最突出的印象,其造型依剧本角色或民间传说人物而定。傩坛戏的表演形式含歌舞、说唱和戏曲三种类型,其曲调简单,节奏自由,口语性强,带有吟咏意味,富有山民歌风。表演动作有其自身风格,人物出场有一定程式,有的走“半边月”,有的走“大团圆”,有的走“大穿花”或“小穿花”。表演服饰有法衣法帽、罗裙、马褂、铠甲、龙袍等,各式各样。

傩坛戏分正戏、外戏、花花戏三大类,正戏又细分为前十二戏和后十二戏。在思南县流传至今、傩坛老艺人讲述的、有唱本(手抄本或木刻本)存在的剧目大约有一百多种。

傩坛正戏,是同傩坛祭祀紧密配合,祈祷蘸神时所唱,含封建迷信的成分较多。其中,属于“收邪斩鬼、追鬼打鬼”的正戏剧目有《开山猛将》、《二郎镇宅》、《钟馗判戏》等;用于请神还愿演唱的有《扫地和尚》、《开路将军》、《唐氏太婆开洞》、《老判勾簿》等。

傩坛外戏在正戏基础上发展而来,通常在正戏演出结束后开始演出。演出时,舞者可不戴面具,且多在舞台上演出,故群众称之为“傩坛高台戏”。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现在,傩坛外戏已基本脱离傩坛而独立地进行演出了。一般,这种戏表现在这些场合——在天旱之年唱虫蝗灯、庆祝农村集镇兴场、为老人祝寿以及婚丧嫁娶等,“端公”应主人的邀请,就去表演。而表演的剧目则多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传统戏,演出较多的如《穆贵英挂帅》、《辕门斩子》、《东吴招亲》、《鹦哥记》、《莽蛇记》、《槐荫记》等。

傩坛花花戏则是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小戏。这类戏,内容广泛,表演诙谐,很受群众欢迎。其剧目有反映农民自身生活的《假斯文算账》、《二凤夹雷》,有表现忠于爱情的《蓝桥汲水》,也有根据农村中流行的笑话改编的《吴大回门》、《四打草鞋》等。

无论在思想内容与表演形式上,外戏、花花戏都比正戏好。它们有更多的出场人物,有各种古朴的唱腔,故事情节亦较完整。它们在内容上已冲破了单纯为宗教迷信服务的框框,广泛地反映了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表达了土家人民对现实生活的感叹和愿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傩坛戏表演时,使用的道具和舞台背景比较简单。正戏一般在“还愿”人家堂屋或院坝进行,以“香龛”或“大门”背为底布置神案,案前是竹扎的“三宝龛”,里面设有神桌,其上供奉傩爷、傩娘木雕神像。还置有朝牌、令牌、师牌、牛角、司刀、玉印、马鞭和头托等法器。神案桌几下还供有地傩小山神像,神案背后是“三清图”和“司法图”。

正戏表演结束后,还要表演“上刀梯”、“下火池”等绝技,更增添了傩坛戏的神秘色彩。

追寻她的身世

思南的傩坛戏因有两千多年历史,被誉为戏剧活化石。

然而,思南傩坛戏形成的具体时间,很难从历史资料中找到详细的记载。据明朝《嘉靖思南府志·风俗篇》的记载“乡民信巫屏医,专事鬼神,客至击鼓以迎”和有关调查所获资料显示,至少在明朝嘉靖以前,思南就已经出现了傩坛巫教活动。

其始祖名刘发清,法名“刘太宝”和“刘子云”,迄今已传16代,徒子徒孙遍布湘西、铜仁、松桃、沿河、德江、印江、思南、德江、凤岗和余庆等地。

起初,这些地区的祭师都要请“管坛刘太宝、坐坛刘子云”,少数地方也祭“刘太宝”大弟子马发纪(思南张家寨人),湘西、铜仁一带还有到思南“搬师娘”、“请仙娘”的节目。现任德江傩戏班头领的张金明,1984年还专程到思南文家店镇拜刘胜杨为师,学上刀梯技艺。

思南土家族傩坛戏是由崇拜祖先、驱逐鬼疫的宗教祭祀活动演变而来,伴随着傩坛祭祀而诞生的。远古时代的人们迷信鬼神,认为自己的祸福都掌握在鬼神手中,他们祛邪治病、祈富禳灾以及祝寿求子、诉讼等,都寄希望于傩坛的祭祀——“冲傩还愿”。

“冲傩”是为了惩治凶神恶鬼,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还愿”则是为了酬神,以讨好鬼神,祈富禳灾。傩坛祭祀自始自终是一种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教活动,而且娱人的成分更丰富。

傩坛戏的发展经历了傩、傩舞和傩坛戏三个阶段。傩,《辞海》注释为:“驱逐阴气为阳气导也。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阴是也。”清代学者欧景星在《白茅堂集》中说:“楚尚鬼神,而傩尤甚。”思南地处巴楚结合部,可见这里的傩与原始巫术有关,是属于古时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

随着巫术礼仪的发展,傩舞相应诞生,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原来驱鬼消灾的祭祀礼仪,逐渐增加了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缅怀先人、赞颂智慧、劝人去恶从善以及传播生产知识等内容,这就逐渐形成为兼备宗教、娱乐性质的祭祀风俗歌舞,成为一种民间艺术。

傩坛戏就是在傩舞的基础上增强了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并吸入了诸戏的元素而发展起来的。

(作者单位:贵阳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