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清除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清除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贫富差距逐渐加大的今天,相对贫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让我们对贫困问题再次进行深思讨论,如何消除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贫困的深入分析总结,在实证的基础上给出建议,以期消除绝对贫困同时减少相对贫困。

关键词: 贫困;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实证分析;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06003502

1 引论

2012年12月9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跳槽报告,调查结论称“当前中国的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世所少见”,根据报告内容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已经高达0.61,远远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0.44。换句话说,中国现在已经面临着严重的贫富两级分化现象,当今的中国一边是大部分农民还买不到耕种地所需要的农用设备,而另外的一些先富者们则正在竞相购买私人飞机进行享乐;一边是那些低收入人群的望楼兴叹、居无定所,节衣缩食地才能得到一个蜗居之所,另一边是先富者们的竞相购买豪华住宅进行攀比,有些更是拥有十几套住宅……贫富差距之巨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很多人开始对贫困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建议以解决贫困人口问题,缩小贫富差距。

2 贫困定义和类别的综述

在经济学上,对于贫困问题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至亚当·斯密、马尔萨斯、李斯特以及卡尔·马克思等人,在他们的一些著作当中都对贫困问题有所提及。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当·森认为:贫困的真正含义指的是人们在创造收入的能力和机会方面的贫困,这也就是说贫困人口实际上是缺乏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水平能力的部分群体。

对于贫困的分类最为普遍的做法就是将其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种,但在具体解说时往往会出现各种歧义,这就需要我们给予更加细致的总结和分析。

绝对贫困指的是生存贫困,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从消费方面来看,是指无法得到满足生活基本所需的最低条件;而从生产方面来看,是指劳动力缺乏再生产的物质条件,无法维持自身的简单再生产的生产状况。相对贫困则是一个相对量,是相对周围的人而言的,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虽然在定义和确定方法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它们之间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按照国际惯例凡是收入达不到平均收入的50%就属于贫困人口,其中既包括绝对贫困人口也包含了非绝对贫困人口。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相对贫困人口数=低于社会平均收入50%的人口数-低保人口数

分析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的定义不难知道,前者是在任何国家、地区都会存在的现象,可以进行缓解却很难完全消除;而后者也即是绝对贫困,随着我们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全能够将其彻底消除的。这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当相对贫困人口增多时,处于最底层的绝对贫困者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增加;而绝对贫困人口的减少甚至消除,则可以大大缩小贫富收入差距,缓和人口的相对贫困。

3 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

当代中国的战略使命指向目标也与时俱进的聚焦到不断凸显的相对贫困现象上,这与我们在导论中提到的研究结果也是相吻合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当今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所面临的全新挑战之一是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及由此衍生的日益凸显的相对贫困现象。占据我国家庭总数10%的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与同样占中国家庭总数10%的最低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之间的比例,已经从2004年的32进一步扩大至2009年的40,而这种的动态不公的现象仍在加剧。

(2)不同时期人们所表现出的对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有着很大差异的。因而,在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基础上,相对收入进一步取而代之成为决定人们行为的关键因素,而这一点的突出反映就是,相对贫困正在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产生的一项诱导因素。

(3)相对贫困,判断标准主观化、生成原因多样化、利益分歧对立化,因而对其采取行动进行缩减的棘手程度更甚于绝对贫困。借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说法,“单纯依靠经济增长本身,无论它是如何有利于穷人,也已经无法解决”。

4 消除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基于实证的角度给出政策建议

在统计年鉴中,通常认为人们的支出范围包括类商品的消费,分别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和杂项商品和服务。本文选取湖北省武汉市的2000年到2010年的城市居民家庭的平均每人每月的可支配收入为解释变量,对这八类商品的消费情况进行解释分析。

其中,***代表的是在显著性水平为1%下显著,**代表的是在显著性水平为5%下显著,*代表的是在显著性水平为10%下显著,——代表的是统计不显著。A代表的是类商品的样本回归直线截距,b代表的是类商品的样本回归直线斜率。

从计量结果来看,可以看出只有杂项商品和服务的拟合效果不好,拟合优度只有0.476,这是因为杂项包含的范围比较广,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杂项的范围也随之扩充,在杂项上的消费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其他七项的拟合效果较好,最高的达到0.98。从b的估计系数来看,各值均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当我们将拟合优度不好的杂项商品和服务去掉时,可以看到,其他的几项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说明前七类商品的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显著相关。从a的估计系数来看的话,食物、医保、教育、居住四项是显著的,说明武汉市民对这四类商品的消费比较在意,而其他的则是在经济收入达到一定条件时才进行消费。

根据上述分析,所有的收入首先要满足的是食物、医保、教育和居住四项消费,所以相对与我国以前仅以营养标准划分贫困线的方法来说,现今社会在确定绝对贫困线时是需要将其他三项加入考虑的,不可避免的,这样会增大贫困人口的比例,但是在我国全民医保和免费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的前景下,医保和教育的问题将逐渐解决。但是就像前文所提到的,我国的相对贫困在居住问题上十分显著,所以居住问题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上,借鉴前人的研究,应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以减少相对贫困,具体的建议如下:

(1)转变扶贫观点。人们虽然对食物的消费处于首位,但是像医保、教育、居住也占有很大一部分份额,不能忽视,从扶贫的角度出发,不应只是维持贫困人口的食物需求,也要考虑到医疗、教育和居住的扶持,这样才能使脱离贫困的人不至于再次轻易变成贫困人口。

(2)大力推进就业导向的经济发展进程。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供给远大于劳动的需求,竞争的激烈程度日益加深,因此应以促进就业作为目标,在政策上给予企业支持,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减轻就业压力,为相对贫困人员提供一份能够带给其满足感和幸福感的工作。

(3)提高相对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加大相对贫困人口的技能培养,使之在职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生活水平,脱离相对贫困。

(4)完善税收政策。借鉴负所得税,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完善,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税收政策,以使相对贫困者收益,同时惠及绝对贫困者,减少贫困差距。

参考文献

[1] 李博.贫困线测定问题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2008,(02).

[2]张青.相对贫困标准和相对贫困人口比率[J].统计与决策,2012,(06).

[3]唐运舒,于彪.贫困线几种测量方法的实证比较[J].当代经济管理,2009,(5).

[4]刘纯阳,蔡铨.贫困含义的演进及贫困研究的层次论[J].经济问题,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