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穴位注射结合手法训练治疗小儿脑瘫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穴位注射结合手法训练治疗小儿脑瘫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结合手法训练对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旨在提高对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加手法训练、脑细胞活化剂应用综合治疗方法,与单纯手法训练、脑细胞活化剂应用对照组相比较。结果:经3~4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P

[主题词]水针;脑性瘫痪/穴位疗法;脑性瘫痪/按摩疗法

小儿脑性瘫痪(CP)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常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行为异常、言语障碍及癫痫等,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压力和痛苦,也是儿科难治之症。自2003―2005年我科采用穴位注射结合手法训练治疗方法收治CP患儿5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并与单纯手法训练、脑细胞活化剂对照组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CP患儿106例,全部为我科收治的病人,参照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及分型[1]。按就诊时间随机分治疗组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1岁以下19例,1~2岁22例,2+~3岁11例;其中痉挛型34例,手足徐动型5例,混合型13例。对照组54例,男34例,女20例;年龄1岁以下14例,1~2岁20例,2+~3岁20例;其中痉挛型36例,手足徐动型5例,混合型13例。两组患儿在年龄、病情程度、分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注射。

2.1 常规治疗

使用脑细胞活化剂,运动训练主要采用Vojta诱导法、Bobath手法及ADL训练[2]。(1)健康教育指导:指导家长配合穴位注射、手法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并加强日常生活护理,按要求定期随访、评价和修改方案,共同完成康复训练工作。(2)康复训练护理:训练前l小时不洗澡,禁食,协助患儿排便,准备好音乐、玩具、矫正架、清洁的床垫,室温调至20℃左右。根据患儿的分型及异常部位不同,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Vojta诱导法:通过抑制、控制关键点、促通、拍击等手技促进抬头、翻身、腹爬、直立等正常功能出现;Bobath手法:抑制性手技主要抑制、矫正异常姿势,促通性手技主要促进正常姿势及运动的建立[2]。Bobath手法常用于徐动型与痉挛型脑瘫,全身及头背屈曲姿势的患儿,Vojta手法配合Bobath手法控制关键点,促进抬头、翻身、腹爬的功能锻炼。训练要循序渐进,同时配合音乐、玩具、游戏进行寓教于乐,激发患儿的兴趣,主动参与运动,并加强语言和认知能力的训练,使患儿在音乐、游戏中锻炼抓、拿、抬、伸等动作。每日1次,每次30~60分钟,15天为一疗程,休息15天进行下一疗程。指导家长学习训练方法,加强患儿日常生活护理。随时、随地有目的地使用上肢、下肢及手的运动,最大程度地提供生活自理的机会。

2.2 穴位注射

(1)取穴:每次注射均取主穴百会、四神聪、风池、足三里、内关、大椎。配穴可根据肢体异常情况而选择,上肢异常者取双上肢穴位:肩、肩贞、臂、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异常者取双下肢穴位:委中、阴陵泉、承扶、环跳;听力异常者取耳门、听宫穴注射;若上下肢均异常,则以上穴位全取。根据患儿治疗反应不断增加刺激点及强度。

(2)用药:注射用药VitB1 100mg,VitB[12]250μg,胞二磷胆碱O.25g。头穴每穴0.2mL,体穴每穴0.5mL,主穴加配穴注射,每日1次,15天为一疗程,休息15天行下一疗程,总疗程3~4个。

(3)方法:穴位注射十分痛苦,在训练后进行,工作人员要以体贴、关怀的态度耐心地向家属讲解这一治疗的重要性,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注射前给患儿头部备皮,指导家长头部及四肢的固定配合方法,以保证注射的顺利进行。注射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注射后加压按压针眼,防止药液外渗。治疗期间不洗头,戴清洁帽子,勤换衣服,并注

意观察病情及患儿反应。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采用1992年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纪要标准[3],显效:运动发育、关节活动度、协调功能、原始反射与自动反应及肌力等项均与同龄正常儿童接近;有效:运动发育、关节活动度、协调功能、原始反射与自动反应及肌力等项均较治疗前有明显进步;无效:以上各指标治疗前后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临床观察,治疗组显效17例(32.7%),有效31例(59.6%),无效4例(7.7%),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显效11例(20.4%),有效30例(55.5%),无效13例(24.1%),总有效率75.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4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脑性瘫痪属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损,后天失养气血虚弱或受寒,肌肤筋膜失其温煦所致,其病位在脑。四神聪位于巅顶部、百会之旁,属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区域,针刺加穴位注射,能调整脑府经气,益智健脑;针刺体穴能调整经络血气,改善机体内环境,加之药物对损伤神经的修复作用,使脑细胞得以恢复和代偿。本组病例通过针刺穴位、注入药物的双重作用,可改善周围循环功能,激活感觉功能,改善颅内循环,改善大脑皮层活动,提高肌力,缓解肌张力,提高机体免疫力[4]。有研究表明,穴位注射弥补其他用药方法不易渗透穴之不足,节省药物,对穴位延长刺激作用,实施安全可靠[5]。临床观察显示,治疗组患儿在运动功能、智能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笔者认为,小儿脑瘫应早期综合治疗。穴位注射结合手法训练治疗小儿脑瘫使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5 参考文献

1 林庆.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分型.中华儿科杂志,l989;27(3):162

2 胡莹媛.小儿脑性瘫痪的综合康复治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l996;n(1):72

3 任永平.婴幼儿脑性瘫痪运动功能量表及其评价.中华理疗杂志,1995;18(3):216

4 齐有为.小儿脑性瘫痪治疗的现状与难题.现代康复,2000;4(2):234

5 王军英.传统医学对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作用.现代康复,200l;5(5):13

(收稿日期:2006一11―07,成平发稿)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