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垂直”的商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垂直”的商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市要“站立”起来,将在同一“垂直空间”内实现绿色生态农业、商业办公、健康医疗、养老休闲以及文化娱乐多种业态并存,农夫与医生、律师与饲养员截然不同身份的人们均能在一幢大楼里就业,找到自己的商机。这听上去似乎不可思议,诸如“天空之城”中的科幻场景。

而在中国西部,如此“立体城市”已经“播种”,开始“生长”了。 7月26日,陕西西咸新区“立体城市壹号”项目开工建设。这一项目将在1.5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500万平方米建筑,8万人在其中工作、生活、娱乐……同时,聚集几乎所有的城市主要功能,实现项目内约50%的劳动力获得本地就业机会。该项目的操盘手则是有“中国地产界思想家”之称的冯仑。

梦想照进现实

4年前,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在哥本哈根“中国商界气候变化国际论坛”上阐述了一个“乌托邦”式的新型城市梦想,该建设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在大约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造一个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可容纳8万?10万人口的高密度建筑群,这一“垂直”发展的城市可为市民提供吃、住、行、教育、医疗等六十种一站式的生活需求保障。

实际上“立体城市”的新型城市建设概念,是将城市发展从“摊大饼式”向“三维立体式”转变,来有效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这将立体城市建设项目与传统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区别开来,冯仑希望以低消耗、中密度、高效率的立体综合建筑体系,创建一种全新的城市生活模式,解决困扰城市病问题。

有评论人士认为,立体城市是针对当前全球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模式变革背景下的一次思想探索,也是对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面对的普遍问题的一次尝试性提案。但同时也对该计划提出了质疑—如何实践?

冯仑希望立体城市要走一条企业化主导、市场化高效运作的创新模式之道路。他提出“将城市功能摞起来,建设绿色智能、高舒适城市”的想法得到了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鼎天资本王兵等人的支持,他们开始“合伙”推进这项工程。

经过4年多的技术研发与论证,关于立体城市运作所涉及的资金、基础设施、规划、土地等方面的模式设计,冯仑称“我们都已经解决了”。“到目前为止立体城市的发展速度,我和永好是非常满意的。”时隔四年,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于今年和陕西西咸新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摘牌的方式获取土地,建设集高端服务业、绿色低碳、和谐生活、持续发展、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立体城市”。项目位于位于西咸新区五大组团之一的秦汉新城,投资总额约300亿元,将在7年时间内,打造一个容纳8万常住人口的微型城市。未来西咸立体城市将成为产城一体、城乡统筹的“现代田园城市”的实践和样板。

惯常调侃的冯仑用“大象怀孕”来比喻“立体城市的诞生”。从纸上谈兵进入项目实操,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谈兴颇高:“比起传统的房地产项目来,大象怀孕当然慢了。孕育期是长了点,但出生之后就长得快了。”

实际除了西安项目,这四年里立体城市已经分别向四川成都以及浙江温州伸出了“橄榄枝”,还向全球具有领先水平的规划设计院校发出邀请,共同探寻城市“向上”的道路。

借鉴他山之石

“立体城市”并非是冯仑一个人的海市蜃楼,土地不足是普遍亚洲城市所面对的限制,实际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尝试与探索新的城市建筑模式,在不影响生活素质的同时,解决人口剧增的问题。

作为高密度居住空间研究领域的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院长王才强表示:“立体城市模式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拿新加坡来说,在最近的七八年里人口增加了100万,楼盘估计在不久的将来会达到650万,然而在新加坡750平方公里的狭小国土内,怎么能把建筑盖更高、更好,且宜居就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必须寻求高密度的发展,楼盘现今在一平方公里内,一万人的社区是没问题的,楼盘将来1平方公里盖到六七万人的社区,也将成为必然”。

2011年,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合作,设立“关于可持续性高密度城市居住研究中心”,研究开发适合高密度城市居住环境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方法,以及建筑技术创新,并以亚洲城市为重点,推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最佳实践,以引导世界级最前沿的规划设计思考,并指导立体城市的高水平研究与实践。

同时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主办、世界未来基金会与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连续承办的三届“亚洲垂直城市”国际设计竞赛及研讨会,旨在探索新的城市规划模式,以有效舒缓亚洲城市的拥挤问题。竞赛邀请了全球十余所一流大学的建筑系的学生参赛,参赛者以亚洲城市急剧发展为前提,考虑密度、生活质量及可持续发展等要素,三年结合成都、首尔、越南的三个一平方公里地块的地形地貌和城乡发展状况,各自设计出一座供10万人居住和生活的垂直城市。

冯仑则告诉本刊记者,竞赛使他大开眼界。他“看到所有最具有创造力的想象,以及一些细致的勾勒和安排。”比如,曾经有一组美国的选手,他们把垂直城市做成了像树一样的自然生长,每一个建筑体可以挂在一个垂直向上的结构体上。有欧洲的选手,他们会把原有城市土地的肌理保存得很好,然后使一个很高密度的城市似乎看上去也并不是那么突兀,而且和环境融合得非常之好。更有想象力的,是在老城市不动的情况下,在老城市的上面,架起一个垂直城市的新城,然后再把老城市底下的人搬到上面去。这样有效地解决了老城的拆迁和发展问题。

3届竞赛下来,分别解决了立体城市“多大的尺度和密度是最合理的”、“养老宜居和就业发展的问题”以及“怎样通过都市农业的发展,来使垂直城市变得更加可持续,更加具有生气和活力”。

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郝杰斌认为,“城市规划方面的创新正是万通立体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经过四年的潜心研究,目前立体城市团队已在专业领域中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归纳成了立体城市竖向发展、大疏大密、产城一体、资源集约、绿色交通、智慧管理的六大规划策略,从而完善城市化布局与形态,改善城市的低密度分散化倾向,提升城市密集度。

产业联盟共赢

与传统的城市发展不同,立体城市采用竖向生长的方式,向高空寻发展。立体城市以“1+N”的模式,功能复合、合理布局在都市核心区中密度合理发展的立体复合型现代城市功能,注重多种产业共同发展。因此产业联盟构建和就业优先思维则成为立体城市的重点。

冯仑说,在主打产业的选择上,立体城市有三个标准:高就业系数、高需求弹性和高持续向好性,“我们选取的产业有三个特征:高就业系数、高需求弹性和高持续向好性”。带动的就业要足够多,比如说医疗健康产业,如果设2000个床位,就有1万个就业机会,还有就是农业,我们要把农业变成都市农业,在这个城市里面,甚至在自己家的阳台上,在街道上,在很近的地方,我们就可以很方便地得到你所需要的蔬菜和花。立体农业本身是节省空间、节省土地、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一个都市性农业,另外,教育研发产业就业系数比较高,同时带来了长期的增长需求。

记者了解到,在西咸新区的立体城市中,其核心区结合关中地区及陕西省发展需求,积极筹划以医疗健康产业为主,兼具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特色商业等产业,从而形成逐步累加的就业岗位和机会。按照西咸立体城市8万人口的规模,工作人口在3?4万,这意味着,通过产业主导,西咸立体城市可创造和提供大约2万个左右的工作机会。

试想近10万人聚集在1平方公里的建筑群里,24小时在其中生产、生活,不仅蕴藏了无限商机,也对科技和管理方式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实际上立体城市起到的是搭建平台作用,在这个平台上,立体城市做好城市整体规划和服务,推动公共政策的创新和引导,让资金资源、产业资源、房地产开发资源、城市商业运营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等汇聚起来,各自发展,共赢生长,从而创造巨大而良性的城市发展生态圈以及价值空间。

据悉,立体城市深度沟通的策略联盟伙伴和潜在联盟伙伴,已经有数十家,万通立体之城也将与这些策略联盟伙伴一起,在立体城市这个平台从各自专业的领域共同去探索中国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案,互利共赢。西咸立体城市就已具备一个豪华的策略联盟: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三星SDS、美兆体检、新加坡天鲜公司、万好国际集团、北京五洲医疗集团、北京博生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怛奕医疗投资有限公司、新安国际医疗集团威信广厦模块建筑有限公司、万通控股、顶针投资;中建三局西北公司、北京韩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誉德动力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等。

此前,很多人都对冯仑立体城市中构想的“城市立体农业”产生怀疑,认为仅仅是个噱头。但是,现在,在西咸新区,立体城市将兑现。

天鲜公司正是一家专门从事垂直农场研发和制造的新加坡公司,该公司采用专利低碳液压驱动技术来推动耕种塔的旋转,置于户外,能让热带多叶蔬菜全年生长,产量是传统耕种方法的5-10倍,更能确保蔬菜的安全性、品质、新鲜度和美味。这次与立体城市的合作能真正实现在城市里发展生态农业,将“绿色、和谐、可持续、全能、科技”的观念融入其中,构成完善可持续的新陈代谢生态系统,创新城市与土地发展模式。

“立体城市壹号”通过内外双连通方式,将建筑群连同成一个无障碍的整体,而这些连廊被充分利用,成为“绿色、和谐、能源、全能、科技”的现代立体农业的载体,这样立体农业也体现在所有建筑的顶层,既是城市产业,也是城市景观。

立体城市从童话到现实,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总规划师陈伟新教授认为,立体城市项目描绘的蓝图无疑值得期待和尝试,而实施项目的难度更值得各方面关注。一座新城或城镇的内容培育需要一个相对长时间的过程。城市管理模式的更新则需要更长时期,更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机构密切参与的配套管理系统同步发展,这是实施该项目计划面临的巨大挑战。

据了解,“立体城市壹号”有望于明年10月开始陆续落成。冯仑表示,“追求理想,顺便赚钱”,立体城市是他最大的理想,商业利益不是他的第一追求,“只要能够满足立体城市的商业发展,有一个最基本的回报就行”。

微城市,好生活

我自觉有一个使命,就是把公司的业务和城市化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去承担建设一种可持续宜居城市的责任

特约撰稿冯仑

在中国从事房地产20多年,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城市化发展急速的脚步。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创造了巨量的GDP,也使很多人住进了以前从来没有想象过的豪宅、大屋。城市化也通过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的联系,使空间变得非常紧凑,人口的流动也非常频繁。这当然是我们事先预见到和乐见其成的,但不必讳言,快速甚至鲁莽的城市化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扰。立体城市正是基于以下五大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笫一个问题,究竞城市是横向发展,还是集约地使用土地,让城市纵向发展更好?新加坡在国家层面设立了城市实验室,最终试验的是高密度、可持续宜居城市。这个密度有多高?借鉴日本东京、香港、纽约、新加坡等等这些地方的经验,最终立体城市选取了现在的密度,即把一平方公里的土地按照这样的规划,每天晚上居住的人是8万人,白天话动有15万人左右。再小的话,这个城市的运转就不经济了。

笫二个问题,在城市发展中,我们究竞是先去发展房地产,还是先去搞产业?过去,采取的是政府扩张,带来了土地,土地带来了地产商,地产商盖完房子,政府搬过来,后面的故事就停下来了,卖茶水的不挣钱,餐馆不挣钱,这些城市就被长期放在那里,被风吹被雨淋,然后就变成了旧城、鬼城。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产业主导,产业主导带动了经济、就业,带动了居民收入提高,然后我们才能带来城市发展,这个是最重要的。

笫三个问题,我们要保证产业不被替代,这样,立体城市的产业将会持续地提供好的就业机会和持续增长的就业需求,以及满足更多的需求层面上的各种要求。此外,我们要推广绿色建筑和整体系统,所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规划,将节能环保的建筑和立体城市结合,把我们的立体城市变成一个低碳的城市。

笫四个问题,就是城市化中带来的人的幸福感问题。城市很大,很漂亮,但是人们的幸福感并不强。在立体城市的发展中,我们特别强调要以人的体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实收入的提高,以及社会管理之间的有序和谐,以这些作为立体城市未来的发展重点。

第五个问题,要回答城市的建设模式,在商业上、在政策上、在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上,要寻求创新。我们希望在立体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提供很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和自主经营的环境,鼓励企业作为主导,在每个细节上的创新,得到政府制度方面更多的支持,比如说手续简化上的支持、舆论上的支持、包括人才上的支持、信息上的支持、公共服务方面的支持等等,我们希望这边有像硅谷那样创业的氛围,这是最重要的,是政府提供给我们的。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我自觉有一个使命,就是把公司的业务和城市化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去承担建设一种可持续宜居城市的责任。立体城市倡导“微城市,好生活”的理念,市将是对解决现代大城市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生态持续发展、房产开发与产业结合等方面的一次全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