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艺术设计市场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艺术设计市场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是培养艺术设计市场一线所需人才,然而因为时代的发展技术的更新,艺术设计的内涵被无限地扩大,传统系统化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显然脱离了现时代艺术市场对高职艺术人才培养的需求。多元化的艺术门类和多元化的艺术审美人群都会各自提出对艺术设计作品的需求,这与工业时代的系统化与量产化的设计有了很大的区别,如果现在仍然是采取学科体系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满足不了这种需求,只有结合市场,直接以市场需求为驱动,以把教学实践成果转换为方式,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合格人才。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成果转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11-02

一、艺术设计市场多元性对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是建立在艺术设计人才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的一种人才培养类型,只有深入了解并弄清艺术设计市场的人才培养需求才能更好地培养符合时代所需的艺术设计人才。现代的艺术设计是多元代的艺术设计,这种多元化不尽体现在艺术设计的内容上,更是体现在艺术设计的需求上,它已渗透到了人类生存的各个角落。所以有人说现代选择了艺术设计学他学习方向的学生是幸运的学生,他们今后不管是否会从事艺术设计都会因些而受益。但也由此来看,现代艺术设计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具有多元性,这种多元性主要体现在艺术设计内容的多元性和艺术需求的多元性上。

内容的多元性对艺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设计创意与技术创新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是巨大的,在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设计创新、专利技术,依赖知识产权,通过品牌战略的实施等途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①现代设计已从功能设计转向了审美设计,以往功能性的产品除了满足功能需求外,更加关注审美需求,从而使艺术设计的内涵迅速扩展,艺术设计已从装饰转化成为产品设计的本身,甚至使很多产品的设计功能淡化。而现化因各种技术的成熟,各种新的产品也穷出不穷,各种产品也因其功能的需求而有着不同的内容,这也导致了现在艺术设计的类型的不断丰富。如各种电子产品出现后就分出了产品的造型设计与实体交互界面的设计,而实体交互界面设计又可分为显示界面设计和操控界面设计;数码产品更中导致了虚拟界面与实体界面的分化;家用电脑的普及而产生了各种软件的界面设计;网络的出现,而产生了网页设计、网页LOGO设计、网页导航设计、网页动画设计、网页版式设计等等;电脑游戏的出现而出现了游戏界面设计、游戏场景设计、游戏角色设计、游戏特效设计、游戏音效设计等等,这些都是传统艺术设计里所没有的设计内容或者说是设计类型,而且这些形式与类型又可以衍生出更的形式与类型,使现代艺术设计形式与类型呈几何倍速的增长。这种增长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还会不断地产生,与之相对的传统的艺术设计类型与形式也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它的内容。这些类型与形式的产生从其速度来看往往只是几年甚至几个月,这似乎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是一种挑战,如果只是跟随其产生与发展的速度来看,还来不及形成体系就会有新的形式与类型的出现,甚至会被新的类型与形式所取代,这是不是会造成高职艺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失衡呢?或者说要怎样的人才培养方式才能适应于这种高速发展变化的艺术人才市场的要求求呢?

首先,必须找到不同艺术形式与类型需求的共性,然后找到不同艺术形式与类型需求的区别。艺术设计的共性即是艺术设计最基本的特征,也就是经过艺术设计的作品或产品都应具有审美性,满足人的审美需求是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这也是艺术设计的基本约束,如果没有了审美的约束也就无所谓艺术设计。因此审美教育也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最基本的内容。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必须掌握这一基本技能。但就高职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这一技能还远远不够,他们需要的是能把审美技能和审美构成规律应用到相应的设计作品之中,使审美与功能达到完美的结合。而不同功能需求的作品设计又构成了不同的艺术形式或类型,这就需要找出不同艺术形式与类型需求的区别,找到其具体的功能约束,根据这种约束结合审美约束来进行产品的艺术设计,使其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具有艺术的审美特征。这也就要求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必须时候关注市场动态,了解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审美法则应用到新的艺术设计形式或类型之中。

需求的多元性对艺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不同的形式与类型造成了市场对高职艺术设计人才的多元需求,同一艺术形式或类型也会因受众的审美需求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需求。进入信息时代后,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形式已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审美需求,产品的限量性和唯一性成为了们的个性审美需求,每一位受众都希望他所拥有的产品或设计品是唯一的或者是限量的。如:限量版的女性手包倍受女性们的追捧;唯一性的首饰成为时尚与高贵的追求;订制的手工手表也是成功人士的象征;一辆车子、一套住房还要花上数万或数十万进行再装修,这为的就是要显示个性的审美需求。在满足个性需求的同时,人们也在追求参与意识,因此交互体验式的作品也是现在大受欢迎的作品,这时的设计作品并不是最终的作品,受众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进行二次创作与设计,而实现了使用者也是创作者的现代设计特征。如游戏中的个性角色系统、虚拟现实体验、百变服装等。因此,对于现代设计人才来说,对受众的需求和知也是极其重要的,这也要求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必须关注艺术设计受众的个性审美需求。

二、技术性对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

设计从一开始就是与制作联系在一起,从第一件打制石器或者说从第一串兽牙或贝壳装饰项链开始,人们就开始了设计。这种设计也是从敲制技术或穿引技术在设计生产中的应用,因为这时人类所掌握的技术也只是这种简单的技术。当打磨这一种技术被人类所发现时,人类就有了磨制的产品,当人类发现了烧制技术后就有了陶艺……然后更多技术被人类所掌握,并且把这些技术应用于生产与设计之中。但原始的设计与制作是没有分工,并且设计与制作是同时进行。制作者也就是设计者,设计过程也就是制作过程,因为人们在制作过程中,是带着制作目标去进行制作的,但些时他们并没有设计图纸,而只是制作者头脑中的一个构想,这个构想会在制作的具体过程中不断完善,也因技术的不成熟性而会不断修改其制作过程。这说明了设计会受到技术的制约,技术的提升和开发都会促进设计的发展。

设计与制作的原始驱动力应该是其功能需求,但通过制作与应用之后,作品都会有相应的精神力加附于作品之上,而逐渐形成了设计的审美,有的作品甚至功能完全丧失而剩下的只是审美的存在。如人们在磨制一件石器时,发现磨得光滑规整不仅有利于生产而且比一块粗糙的石头更美,这就是一种原始审美的形成,这种审美也会成为作品制作的一个标准存在,此时设计从纯粹的功能性走向了艺术与功能共存。又如,一条兽牙项链,最初只是为了记录猎手捕杀了多少只猎物,然后发展成为一种身份或财富的象征,最则成为了一种纯粹的装饰品,它所具有的功能完全不再存在,艺术性取代了功能性。由些可见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在技术的支持下功能会走向艺术,而形成了现在所说的艺术设计。

然而设计从制作中分离出来应该是始于工业文明的批量化生产,在工业化的批量生产中,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此时往往关注于产品的功能,而对艺术又有所忽略或者说弱化了艺术的审美在产品中的作用,所有的产品都是从一个模子中生产出来,这也忽视了最终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它所追求的是一种共性。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技术将不再是功能实现的障碍时,批量化的模版式生生产已很难满足受众个性审美的需求,这时,人们在关注功能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产品的审美需求。一方面,经过了艺术设计具有个性化审美特性的作品往往会受到受众的喜爱;另一方面,设计者巧妙把已有的技术应用于新的作品类型或形式的设计,既实现作品的新的功能,又产生新奇的效果来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这也会受到追求时尚的受众们的追捧。

由此看来,对于艺术设计者来说,对技术的了解和把握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设计作品的效果,也会影响到他们设计作品的实现可能,同时新的技术也会成为他们的设计工具,并成为他们形式或类型创新的源泉。因此,对于高职艺术设计的人才培养来,既要让学生把审美与技术进行融合,掌握相应用的设计工具、制作技术,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具有开发应用技术的能力,采用已有并成熟的相应用技术来开发新的艺术设计门类或形式,培养他们技术应用的创新力。

三、成果转化成为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桥梁

艺术术市场内容需求的多元化要求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必须时候关注市场动态,了解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审美法则应用到新的艺术设计形式或类型之中,而艺术市场受众个性的审美需求更要求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关注和了解市场受众的个性审美需求,使作品能得到最终受众的认可;艺术设计的技术需求又要求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所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能够掌握和应用相应的设计技术进行作品设计,同时了解和掌握所设计作品的制作生产技术流程,以便于设计能形成最终的产品,另一方面,也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开拓创新思维,能够把已经存在的技术进行拓展开发应用,而能创性地应用到新的艺术设计门类或形式,使设计具有前卫性。然而这种种要求,在传统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课堂上是很难满足的,系统化的学科体系教学往往使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只有让学生直接联系市场或进入市场才会有效地解决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在传统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学校终只是学校,它所拥有的资源平台和艺术设计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学生的设计作品最后也只是供老师评阅的作业,评阅完成后往往就被丢弃。如果我们在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成果转换的机置,把教学的实践性成果转换成市场需求的产品,让设计作品真实化,这就能有效地避免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又能因为学校教学的特点,和年轻学生较少的思维束缚而能创造性地设计出具有特色的设计作品,也因市场的高效需求而让师生结合时代的新技术创造性的应用于设计艺术之中而创造出新的艺术门类的可能,因此,教学实践成果转换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市场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而且可以说它本身就是艺术设计市场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要求。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年专项资助课题《以教学项目实训成果转化为驱动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XJK012QZJ008

参考文献:

①曾朝辉.高校创造性实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J].教育与职业,200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