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生学习物理常见错误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生学习物理常见错误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初中学生的学习调查中,普遍反映物理比其他学科难学,学习成绩也不容易上去,究其原因除了与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外,还跟同学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发生的障碍有密切关系。对此进行分析对大家掌握物理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都有非常重要作用。

1 先入为主造成错误

所谓“先入为主”,就是把先前已有的印象或观念当成是正确的,并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不易改变原来的印象或不易耐心听取其它意见,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可见“先入为主”实际上是一种成见,这种成见往往在物理学习中导致学习错误。如:

①表现为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概念的形成:如认为:“力是运动的原因”;“铁比棉花重”;“速度大惯性就大”;“自行车刹车后使车停下来的力是闸和瓦圈间的摩擦力”等。②表现为在学习某些概念时张冠李戴:例如,对“功”与日常工作中的“工”、“工作”混淆不清;将“机械效率”与日常生活中的“工作效率”混为一谈。③表现为用原有的知识来理解或取代新概念和新规律:例如,受测量中求平均值方法的影响,不分析具体问题将平均速度也用v=(v1+v2)/2来计算等。

2 脱离实际造成错误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注意研究分析实际情况,没有搞清物理规律,只停留在公式和数字上。例如,一副绳梯悬挂在轮船舷侧,有10m漏在海面以上,海水涨潮时,水面以0.6m/h的速度上升,问多少时间后绳梯只有7m露在海面以上.近有一半的学生马上回答是5h。轮船是一个浮体,当其载重不变时,浮在水面上的高度始终应是不变的,说明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有一种见数字就计算的心理,忽视了问题的隐含条件,脱离了实际情况。又如,一物体重为4.5N,体积为0.5dm3。如果把这个物体放入水中,求物体静止不动时所受到的浮力。很多同学直接套用公式得出F浮=ρ水gV排= 4.9N。他们得出错误的结果是由于没有认真分析放入水中的物体所处的状态如何。因为F浮大于物体所受重力,因此浸没在水中的物体要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故物体在水中静止不动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4.5N。

3 考虑问题不周,顾此失彼造成错误

有时学生解题时往往只顾结论,并不重视结论在什么条件下成立,思考问题不全面,忽视重要细节,带有片面性,顾此失彼造成错误。例如,现将电阻两端的电压提高到原来的两倍,那么电阻消耗的电功率P2是原来消耗电功率P1的多少倍?有许多学生错解为:因为U2=2U1,因此由P=UI得P2=2U1I=2P1。这些学生只注意到了电压的变化,而没考虑到电压变化还会导致电流强度的变化。正确的解法为:P2=U2I2=U22R=(2U1)2R=4P1。

4 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不当造成错误

这类思维障碍是学生受数学方法的影响,思维单纯集中在从数学角度来考虑物理问题,忽视了物理问题的内在涵义,导致错误。例如:关于密度公式ρ=m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只跟物质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只跟物质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跟物质的质量成正比,跟物质的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公式ρ=mV表示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的比值等于物质的密度大小。

在数学里,如y=zx (z、x均是变量),则y与变量z成正比,与变量 成反比,部分学生受数学思维定势的影响,忽视了物理公式的物理意义,常会不加思索的选择C导致错误。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因此正确答案为D。

5 感性认识不足造成错误

初中物理教学,许多都是从事实出发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够把有关的现象展示出来的实验或学生日常生活中曾亲身感受过的事例作基础,势必造成物理学习的困难,例如,对于电磁感应现象,学生很难理解透彻,就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很难找到直接观察电磁感应现象的实例,即使课堂上有演示实验,也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造成在解题时,往往由于没有感性认识而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顾此失彼。又如:关于摩擦力,在人们生活的许多场合中摩擦力往往都是阻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特别是静摩擦力担当动力的角色的场合比较少见,学生也很难理解,在分析摩擦力时就会产生思维障碍。一次考试中,有以下一道题:

水平传送带上有一工件,随着传送带一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关于工件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平向左,(B)水平向右,(C)不受摩擦力,(D)无法确定。结果选(A)或(B)的同学几乎占90%以上,这样的错误率让老师感到不可思议。因为新课时已经讨论过这样的题目,一模一样的习题再次出现,学生还是不能理解。实际上造成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认识的第一手材料:感性认识。

6 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造成错误

在物理学习中有些问题看上去似乎相互矛盾,但其本质却是相同的。当遇上这样的问题时,同学由于缺乏洞察力,使问题不能得到顺利解决。如:电压相同的电灯,功率越大电阻越小,单位时间内产生热量越多,即电阻小的功率大;而根据焦耳定律,电阻越小,单位时间内产生热量越少,即电阻小的功率小。这两种说法看上去矛盾,难道错了吗?大家遇到这样的问题往往找不到思路。本题的设置实际上是把我们引向了似乎矛盾的情境中,如果跳出“问题”提供的思路,从本质上去分析问题,就不难找到答案。在电灯中,电灯消耗的电功率,不仅与电阻大小有关系,而且还和电压或电流有关系。根据Q=U2Rt得出:电压相同时,电阻越小,单位时间内产生热量越多;而根据焦耳定律Q=I2Rt得出: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小,单位时间内产生热量越少。由此看来,前一种说法成立的条件是电压相同,后一种说法成立的条件是电流相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