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盲童教玩具的构造要素解析与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盲童教玩具的构造要素解析与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盲童教育方面,能够激发和提升盲童的感知觉能力的有效工具,除了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正规教具,带有游戏或玩耍功能的教玩具无疑也是感知教学的得力助手。而盲童教玩具除了应具备玩具设计的通用要素外,还应具有一些特殊要素。本文通过对盲童教玩具的构造要素解析及实践运用分析,总结和归纳了该类产品设计在形态、结构、色彩、材料方面的特殊要求,并给出设计方法和建议,也体现了工业设计在盲教具设计方面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盲童 教玩具 设计 构造

一、概述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3年制定了盲的诊断定义,即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5,称为盲。我国儿童盲的患病率为0.42,也就是说我国约有盲童29.6万。据统计产生的盲童原因:眼外伤、角膜软化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及其他遗传/先天性眼病。

一个正常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与其通过视觉所获得感知是密不可分的。视觉模仿成为促进运动发展、学习语言和社会技巧的重要手段。而盲童却缺少用视觉去感知世界。盲童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国内外学者认为早期干预和父母的教育对其今后的正常发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婴儿认知、运动、情感发育的敏感期进行积极干预,他们就有可能获得“正常的发育”。虽然盲童视力受到损害,但听觉、触觉等其他感觉均属正常,因此,在许多发达国家,盲人教育已发展到包括幼儿、初等、中等、技术专科或高等教育在内的完整盲教体系。

在中国,研发儿童教玩具的专业人员很多,儿童教玩具的年生产量也巨大,但研究专门的盲童教玩具的却少之又少,生产量几乎没有。据查,盲童学校的教玩具通常由教师自己设计制作,数量和质量都极其有限。盲童教育与普通儿童教育一样,都需要寓教于乐,而教玩具是儿童基于玩具基础上接受教育的最佳载体,因此进行辅助盲童教育的教玩具构造专题研究,探索发现并分析归纳盲童教玩具构造的设计要素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于拓展盲童教玩具生产研发将起到引导性作用。

盲童具有超乎普通儿童的触知觉能力,也就是说,触觉感知是盲童的主要感觉通道。因此在早期的盲童教育阶段,初期应该是形态认知和温感/材质认知训练,中期是精细触觉训练,后期则是盲文学习训练。在盲文学习前期,借助专门的教玩具逐渐导入精细触觉训练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但究竟什么样的盲童教玩具才能够较好地辅助教师开展触知觉训练教育?它应该具备哪些关键的构造要素?本文将专门针对触知觉训练方面的盲童教玩具,详细解析盲童教玩具在形态、结构、色彩、材料四个方面的特殊要求。

二、构造设计的特殊要素解析与应用

2.1形态与结构的特殊要素

专为盲童设计的教玩具,形态与结构应该具有专门的意义。以常规的视觉原理去为盲童设计触觉教玩具是较常见的错误设计方法,如果明眼人按照正常的“眼见为实”逻辑去设计,势必给盲童带来认知误区,因为对于盲童来说,“眼见为实”变成了“触见未必为实”,例如浮雕花卉,它虽然也凹凸有致,明眼人足以辨识,但对于盲童,却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它不是真实的花卉形状,只是一个凹凸纹理而已,起不到教学认知作用。正所谓――“看得见未必摸得着”。

盲童依靠触觉认识世界逐渐形成触觉感知能力,他们多主动用手去触摸物体,他们的触觉感受性可通过训练提高。盲童的手指触觉阈限低于明眼儿童,也就是说他们的触觉敏感度要高于普通儿童,兼顾到部分盲童具有残余视力,应该确立以触觉原理为主导、兼顾视觉原理的盲童教玩具设计思想。通过科学有效的设计,所获得的教玩具能够帮助实现“看得见摸得着”这样一个既符合明眼教师教又符合盲童学生学的感知统合教学模式。在我们多次去浙江省盲校作设计测试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一般8-10岁,比一般小学生年龄稍大)的触觉训练课程,一类是真实物品比例(1:1)的自然形态感知学习,另一类是几何形态感知学习,前面一类教玩具盲校老师自制较多,但后者却比较少,而工业设计的路径则可以轻松实现几何形态产品的生产与复制,并且可以批量生产用以支持全国学龄盲童的感知教育(据调查,目前约有学龄盲童13万,很多因为家庭贫寒而无法受到良好教育)。因此我们的专项设计主要就面向几何形态的盲童教玩具。

鉴于盲校的空间限制,桌游的尺度是比较适合于作教玩具使用的。一般而言,由于盲童都单独玩耍一套玩具,所以尺度上不宜过大,应该在单人双手能够舒适触及的范围里。按照《HUMAN DIMENSION&INTERIOR SPACE》1,8-12岁儿童平均身高H为1.40米,中国孩子的前臂长度均值(包括手掌)在0.27H(0.38米),故本课题设计的桌游尺寸设置在30×30cm以内。而玩具单元体外形以几何体为好,尺度控制在1-10cm之间。参考于普通人手指触觉的两点阈限值(能够被感知到的两个刺激点间的最小距离)2mm,盲童的手指触觉的两点阈限值应该低于2mm2,因此单元体表小细节尺度可以根据认知难度设定,如早期形态认知阶段没必要设计小于2mm的细节,而相反主要以球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锥体、长方体等简单规整的几何体为主,而中期精细触觉认知阶段就可以加入略小于2mm的细部造型,如外凸(内凹的形态不易于识别,触觉阈限值较大,应尽量避免)的刻度、纹理等,同时在单元体上可以适当加入放大的盲文凸点来诱导后期即将进行的盲文触知觉训练。

2.2运用实例

如我们专门设计的一套《几何形态与长度》(如图1)教玩具,全木质材料,总共包含有:一件10厘米高、直径为3.5CM的圆柱体;一件8厘米高、边长为3.5CM四棱柱体;一件5厘米高、断面为十字形的多棱边柱体;一件4厘米高、边长为4CM的等边三棱柱体;一件2厘米高、边长为2.3CM的等边五棱柱体和一件1厘米高、边长为2.5CM的等边六棱柱体。在每个体块的侧面都标有凸起的、对应于它的高度的盲文数字,便于盲童直接地感知高度概念。这样,在盲童触知觉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此教育玩具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感悟日常生活用品中的简单几何形状和尺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普通儿童的共同玩耍,增进互相之间的交流,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2.3色彩与材料的特殊要素

盲童教玩具的色彩是非常规的,照顾到盲校教师都是视明的,以及少数盲童具有残余视力,还有与社会健康儿童及家人进行互动娱乐活动(晴盲共游)的需要,盲教具还是应该赋以色彩,但必须是高纯度或高明度这样辨识度高的色彩,以调动有残余视力的学生运用视觉的积极性,促进多感官并举,发挥各感官的优势,形成互补。此外,从通用设计角度考虑,给教玩具附加一定的色彩,使之符合常规玩具的审美需求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它们不仅是盲童的亲密伙伴,也可以成为连接盲童与健康儿童并与之无障碍交流的纽带。在2.2实例中,每一个柱体的端面都涂上了高纯度色彩的水性环保涂料,而主要触摸面仍保留木材原有的本色,从审美的角度也赋予了玩具的色彩特征。

兼顾几何形态认知和精细触觉认知的盲童教玩具本体材料,也应该可以兼顾温感和质感的触觉认知功能,木质、塑料、金属等硬质材料都是比较理想的选材,因为它们耐磨、不易变形。具有弹性或塑性的材料不宜选择,因为弹性和塑性会影响几何形态的认知准确度。此外,单原件表面的涂装材料,应该选用环保无毒、附着力强的材料,以避免表面长期频繁摩擦造成涂层脱落,粘附盲童手上误食口中。

2.4运用实例

如我们设计的一套《盲文助学》(如图2)教玩具,总共包含:一个带围栏的木质多孔基座、50个绿色球形钉、50个红色柱形钉(头部为木质,钉部为金属),多孔基座具有10×10均布排列的100个直径均等的通孔,并固定镶嵌于收纳盒底部。游戏时,可根据盲童自己对两种形状游戏钉的布阵设计,进行无数种图形排列,也可作为棋类游戏供两个盲童一起进行游戏比赛,此玩具同样适用于健康的低龄儿童(3-6岁)游戏玩耍。利用游戏钉布阵的动作,还可以进行盲文学前练习的辅助教学活动,提高盲童的触摸感知精细度和方位感,为后续的盲文书写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作为一种很好的晴盲共游玩具,可以促进盲童与社会的共通与交流,有益于盲童健康开朗的性格培养。此外,给游戏钉附加两种不同的几何形状,可以帮助盲童认识立体的形状,并易于区别和选择;给游戏钉涂装高纯度的红,绿色水性环保漆,也有利于盲校那些尚有残余视力、可以识别鲜艳色彩的学生保持持续的色彩敏感度,发挥残存视力的最大作用;游戏钉的钉脚采用金属柱体嵌入游戏钉头部进行连接,坚固耐用。

再例如《太阳系》(如图3)教玩具,同样为全木质材料,总共包含有:9个不同直径的球体,按照太阳系的顺序排列,其中地球用蓝色涂装表面,太阳用红色涂装表面,其余保持原色,每个球体上标有凸起的盲文星球名称。特别重要的是,为避免小球散落,我们有意把这些球体打了通孔,并用结实的棉绳将它们按顺序串联起来,末端打上环形绳结,这样可以方便盲童把玩、提携,并不易失散、丢失。

2.5测试结果

上述三套盲童教玩具经浙江省盲校某班级全体师生测试,效果令人满意。《几何形态与长度》、《太阳系》属于几何形认知和具象形认知类玩具,外形比较简单、易于教师用语言表述,也易于学生快速掌握相关认知内容,从测试结果来看,适合于较低触觉感知能力学生教学玩耍,但一般学生掌握后便弃之一边,可变性和可玩性有一定的局限,但作为教具,仍不失为好设计,既实用又耐用,可供盲校使用多年而不会损坏;而《盲文助学》则是另一类教玩具,从测试结果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但相对来说,特别受到感知能力强的学生青睐,一般一个学生可以玩上很久,根据老师的命题不同,如盲文布阵、方向布阵、图形布阵、速度比赛等等,学生可以摆出不同的结果,同时布阵时的动作也契合了以后盲文写作的动作特征,可以为学生今后的盲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据调查验证,这类固定单元件形式的构造玩具由于其富有易于识别的形态和鲜艳的色彩,对普通儿童的感官能力综合训练同样有着很好的功效。应该说,这是契合了“晴盲共游”原则的尚好设计。

三、结论

盲童教玩具的构造设计,难易度应根据盲童的认知能力来区分划定,目标指向应根据教学大纲的不同内容来设定,同时也要顾及教师和其他助教活动人员的感受,在形态、结构、色彩和材料等方面作综合科学的考量,只要把握好上述构造设计要素,并在设计过程中反复进行用户测试和修正,所设计的玩具应该能够起到辅助盲童教育的特殊功用。

盲童教玩具,不仅是盲校师生借以教学认知的必备载体,更可作为盲童与家庭、社会互相交流娱乐的必备载体。希望更多的设计师和设计爱好者来共同参与这项有意义的活动,走进盲童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渴望和需求,并慷慨奉献自己的智慧与结晶,通过我们的努力、鼓励和指导,帮助盲童用手去触摸世界、认识世界,让他们在玩中感知科学,经受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