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铁血铸警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离去时,带着许多遗憾
历史定格在2005年6月20日上午10时许。北京302医院内科病房里,病床上的柴世进面色苍白,骨瘦如柴。他面带微笑抓着妻子刘桂荣的手说:“桂荣,我不行了,我这辈子欠你和儿子的太多了,下辈子再还吧……我走后不要给组织添麻烦,不要讲任何条件……”
此时,来看望柴世进的人们强忍住泪水,纵然有千言万语,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所有安慰的话语都是苍白无力的。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接待科科长孙英杰,紧紧地握住柴世进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大妹子,来不及了,我还有许多工作要干呢……”
听了柴世进的话,孙英杰不知如何回答。病房内除了柴世进断断续续的话语声外,几乎是沉寂一片,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泪水流到了心里。
“姜总,谢谢您对我们警官培训站的支持,我走之后,希望您能继续支持……继续与兵局(兵团监狱管理局)保持联系……”
北京市丰台区芦沟桥乡张仪村党支部书记姜志强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拨开众人匆匆走出了病房。在医院的走廊里,姜志强这位1.8米高的汉子再也忍受不住,泪水夺目而出。
6月21日5时50分,柴世进走完了他52岁短暂的人生里程,带着许多的遗憾匆匆地去了……
倒计时,生命与事业赛跑
2004年12月12日,是柴世进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下午庄副局长(庄忠伦)代表兵局党委分别找我和许小兵(培训站主任)谈了话。许调回局里另外安排工作,由我来接任培训站主任……”
12月13日,柴世进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今天北京降了2004年的第一场雪。从今天起我正式接管了站上的工作,可是站上面临的困难却很多,账户被封了,一分钱也拿不出来。以下几个问题必须解决:
1.培训站楼房上下水问题,是建站以来没有彻底解决,近期必须彻底解决。
2.培训站用地合同要尽快与张仪村续签,事关培训站将来的发展。
3.电费过高,应尽快查清原因并解决。
4.锅炉、暖气、空调、楼房顶部维修、室内粉刷,都要同步进行,刻不容缓……
柴世进的日记,除了工作外没有其他内容。事实上,从他接任培训站主任的那一天起,他的人生已进入了倒计时。
“老柴是12月14日下午来我们301医院做的身体检查,检查结果是肝癌晚期,这让我非常吃惊,柴世进来问结果,我没有告诉他。我给柴世进的爱人刘桂荣打了个电话,希望她能来照顾一下柴世进。”301医院外科临床部政委程武看到结果,一开始还不太相信。平时看柴世进风风火火的,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笑容可掬,哪像个病人?
柴世进曾几次问程武检查结果,他本人似乎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再加上妻子刘桂荣又从新疆赶到北京照顾他,更加印证了他的感觉。他知道属于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可要干的工作还很多,于是他加快了生命与事业赛跑的速度。
这段时间柴世进自己感觉到,腹部开始慢慢肿胀,疼痛也在不断地加剧。北京的朋友及妻子刘桂荣送他住院,因病情已进入了晚期,已经不能再做手术,只能作“介入疗法”。可仅在医院住了一周,柴世进就要求出院:他要带着兵团监狱管理局派来的助手李国良到相关部门熟悉情况。
2005年3月,柴世进腹部浮肿越来越厉害,原来90公斤的体重瘦了20多公斤。一天,他带着李国良找姜志强书记解决自来水供水问题。“姜书记,我们的第一批学员再过几天就要到了,但楼上的自来水一直没有水,你一定要帮帮我们啊!”姜志强看着柴世进捂着肚子强忍疼痛的样子,眼睛直发酸。
柴世进拉着姜志强的手激动地说:“即使我不在了,您也要像支持我一样,支持李国良的工作。”
培训站原来每月电费约1.3万元左右,柴世进上任后改造了电路,使每月电费降到了7000元左右。为此,他得罪了好些人。
2005年4月,柴世进第二次住院接受“介入疗法”,护士刚把他推入病房不久,躺在病床上的柴世进就给芦沟桥乡派出所党支部打电话汇报先进性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为了及时过上组织生活,他将组织关系转至芦沟桥乡派出所党支部。芦沟桥乡派出所党支部书记蘸着泪水记录下了柴世进先进性教育学习的心得体会。
为了迎接2005年培训站第一批学员的到来,行走不便的柴世进跪在培训站院子的宣传橱窗前,亲手将宣传画一张一张地贴到了宣传栏内。这期宣传栏,现任站主任李国良一直不愿意换掉,因为它像一面旗帜,永远闪动着一名党员干部的精神内涵。
4月13日,第一批参加培训的学员到京,柴世进硬是让人架着来到北京火车站西客站接学员。这是他5年来的一贯作风:学员来了,去接,走了,去送。他留给大家的永远是微笑、关怀和热情。
开学那天,柴世进面带微笑、衣冠整洁地走上了讲台,为学员上了第一堂课,也是最后一堂课。
2005年6月16日,也就是柴世进临终前的5天。他在李国良等人的搀扶下,最后一次来到了张仪村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办公室。此时,他腹腔内已大量出血,脸色苍白。他说:“培训站用地合同快到期了,我想续签上,将周边环境搞好一点。
柴世进用颤抖的手,最后一次写下自己的名字,一名普通党员的名字,一名领导干部的名字。
“柴主任在担任主任的半年时间里,解决了建站以来所有的遗留问题。”现任培训站主任李国良,说到此处已泣不成声。
平凡人生,铸造铁血警魂
在柴世进的遗物中有几本日记,在1999年11月19日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
“我按照兵局党委的指示,在短短的3天内交接完农八师监狱局的工作后,来到了北京兵团警官培训站担任副主任。兵局领导交给我三大任务,一是熟悉北京的环境;二是熟悉人;三是熟悉有关单位,尽快进入角色……”
说起柴世进,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于延俊泪流满面:“我是被柴世进的真诚所感动的,他来抗日战争纪念馆找我,是为来京培训警官参观的事。他向我们介绍大漠警官的艰苦、来京培训的目的。当我们了解到,参加培训的警官很少有机会来京,大部分是第一次,我便亲自陪同警官们参观了纪念馆。后来,馆里决定,只要兵团的警官来参观,我们一律免费接待。我每次都亲自陪同。”
警官培训站在北京开展工作面临的困难很多,为了节约开支,柴世进不厌其烦地到当地有关部门协调关系,他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感动了驻地许多人。
姜志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为了几十块钱,老柴和我们领导不只一次地讨价还价,培训站租用我们公司的公交车,费用比租给其他单位每天低了200多元,可老柴还是要讨价还价。驾驶员每天出车的小费从来没有少过100元,可老柴从来没有给过。”
“2003年春节,我到站上去看老柴,发现他的桌上放着半块饼子,没有其他东西,显然是他刚吃饭,站上其他人都放假回家过年去了。看到这冷清的景象,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我劝老柴到我家过年,他却说他喜欢吃饼子,站上离不开人……”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于延俊说起那一幕就泪流不止。
亲情,无法弥补的空白
柴世进是一名老警察,自从1984年调入农八师监狱管理局任生活装备科副科长以来,他勤奋工作,赢得了诸多的荣誉和嘉奖。然而,也付出了牺牲亲情的沉重代价。
1992年4月中旬,天气乍暖还寒。北野监狱一名犯人脱逃,柴世进接到命令后,带领一个追捕组立即追逃。而此时,在玛纳斯县的姐姐打来电话说,母亲病危,让他立即回去:母亲临终前想再看他一眼。柴世进含泪挂上了电话,转身带领追捕组投入到了追逃一线。
4月24日,正是柴世进设潜伏抓逃犯的时间,他母亲因为没有最后看一眼柴世进,带着遗憾去了
“这是我一生的内疚!”柴世进曾不只一次伤感地忆起此事。
柴世进与妻子刘桂荣同在农八师监狱管理局机关工作,由于两人分担的工作都比较重,儿子佳佳小时候上幼儿园时,成了出名的“留守”儿童。后来,佳佳上了大学,考公务员时想让爸爸在身边,可柴世进远在北京工作,一年最多回新疆1至2次,回来也是匆匆一见就走了。
柴世进与刘桂荣结婚20多年了,夫妻俩相敬如宾,由于工作关系聚少离多,操持家务、培养孩子全靠刘桂荣一人。
柴世进临终前对妻子刘桂荣道出的内疚之情,让所有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
青山埋忠骨,大漠铸警魂。柴世进,这位忠于职守的好警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