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减轻数学课业负担的关键是探究性学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减轻数学课业负担的关键是探究性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落到实处,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学习载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将课堂变为生活,将听课变为探究,在学习生活中探究数学,从而将数学学习的枯燥转化为在生活中探究数学的快乐。

一、联系生活,激发探究的兴趣

卢梭认为: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是很成熟的时候,再交给他们学习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非常必要的。

激发探究兴趣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比如,为了让学生探究圆的知识,教师用计算机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上课伊始,在屏幕上演示这样的动画画面:两人骑自行车比赛,一人的车轮完好无损,骑得又快又轻松;一人车轮受损变扁,骑得既慢又上下颠簸摇摇晃晃。卡通人物加上动态情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那辆变形的自行车为什么那么不好骑呢?这样,既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自然而然巧妙地导入新课,效果极佳。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所有的兴趣是开展探究的内在动力。因为,探究问题是从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解决过程必然充满着各种猜疑与困惑,这也就迎合着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能够进行探究性学习,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充满着好奇心,教师就是利用这个好奇心,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不断地激发并维持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始终充满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求知欲,一如既往地投入到探究性学习生活中。

二、联系生活,提出探究的问题

问题是探究的核心,发现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起点,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富有成就的探究活动。正因为这样,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需要一定的情景,创设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问题而又有具体生动的情景,必须联系生活实际。

为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一块梯形的土地旁边,并告诉他们,农民伯伯需在这块土地里栽种名贵花木,需到远处购买树苗。这时候,农民伯伯首先要做的应该是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给他出个主意。有的计算出学生说先要确定花木的种类,有的说先要计算出栽种花木苗数量,有的说先要土地的面积。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应先计算土地的面积,因为知道了地的面积,才能计算出需要花木种苗的数量。那么,梯形的面积该怎么计算呢?这就自然地发现并提出了需要探究的数学问题。

在学习完数学课程“求平均数应用题”一节内容后,笔者布置了如下探究问题:“家庭用水量调查”,设计课题的要求就是制定节约用水的措施,保护水资源。

我们设计这一探究题的原则,就是丰富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活动,让学生明白数学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数学的道理,那就是数学学习生活化。其实,探究学习就是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学生的数学探究学习,就是对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初始教育,同时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培养阶段。不过,这种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于科学家那样的研究。科学家的研究,是确立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作出结论的过程,以及观察、分类、测量、预测、试验、控制变量、解释数据、交流和展示成果等一系列的过程。

我们所进行的数学探究性学习,不是为了某种课题,某个科研任务,而是扎扎实实进行学生的发展教育,为了进入高一级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的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探究的专题,用类似科学家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也是为了让他们把知识学习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在进行探究性学习中,离不开应用知识,理解知识,内化知识。

探究性学习不是一种孤立地游离于各种学习方式的学习活动,它也会应用概念、原则、步骤等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以解决问题的逻辑,应用正确的方法,完成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前,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预测等等,完成此项探究作业存在什么问题或什么困难。在师生讨论分析后,学生决定小组合作探究,还要考虑各自家庭人数不均等等现状。进过深思熟虑,决定把家庭人数相同的同学作为一个学习小组,小组内的成员还要进一步分工,因为没有分工就没有合作,也使探究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详细分工:有的成员负责统计每月家庭的节水量,有的成员负责统计每月家庭的用水量,有的成员负责统计家庭对水的再利用和利用次数。

收集整理:通过调查,收集数据,各小组把节水数据、平均每个家庭每人节水用水量进行整理汇总。

探究题目:制定节水方案。

在整个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互动讨论、分析、调查、取样、汇总。然而,各小组绘制的调查表出发点各有千秋,有的侧重于调查每月家庭节水量,有的侧重于调查每月家庭再利用水的次数。但无论哪种调查方法,都能够万本归终,从而达到此次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三、联系生活,引领探究的方向

探究新的数学知识及其运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知识重建过程,是一个新知顺应旧知的过程。要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急需要外部的行为实践,更需要内部的思维活动,不仅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还需要掌握一些探究方法。中小学生探究能力有所不同,在探究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迷失研究的方向。为使探究活动能顺利展开,提高探究效益,增强学生探究的信心,教师应及时给予点拨指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联系生活实际,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起学生回忆自己的体验和经历,就能让他们把已知与未知,经验与理性联系起来,从而调整思考的方向,悟出探究的正确途径。

在探究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时,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仔细观察以后,大胆猜想,认为圆锥的体积可能是与之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猜想需要验证,怎么验证?学生一时想不出合适的方法来。这时,如果播放一段副食店售货员用酒提子(有柄的圆筒)舀酒倒进瓶子的录像,学生就可能从这个具体的情景中悟出验证的方法:用空心的圆锥盛水或沙倒进空心圆柱。探究方向确定了,只要动手试一试,成功就在眼前。

四、联系生活,巩固探究的成果

运用所学知识,可以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强化神经联系,稳定新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起到巩固深化新知的作用。运用所学,还能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运用所学,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力量,享受成功的快乐,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不能一味让他们做联系,要联系生活创设数学情景,组织他们开展多种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就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收获探究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