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耳机族”让耳朵提前衰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年9月的第四个星期日为国际聋人节。据统计显示,全世界有2.5亿人患有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我国是世界上听力障碍人数最多的国家,全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占各类残疾人总数的24.16%,居于六类残疾之首,其中1岁至14岁的聋儿达117万,每年新生聋儿2万到3万。耳朵是人的重要感知器官,也是一个较为脆弱的人体器官。听力障碍严重损害人的听觉言语功能,影响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在聋人近乎无声的世界里,他们无法听清或听到有声世界的呼唤。没有歌声,缺少喝彩,充满着孤独、茫然、困惑和对有声世界的渴望。面对如此庞大的聋人群体,更重要的是防聋治聋,使更多的人能够倾听世界,享受美好人生。
时下,用MP3或者手机听歌在年轻人中已成为一种流行。公交车内、地铁里、大街上,任何一个人来人往的角落,随时可以看到佩戴各种耳机听音乐的时尚男女擦肩而过。殊不知,在全情沉醉于音乐世界的同时,我们的耳朵正在经受严峻“考验”。
目前,突发性耳聋在都市白领中发病率很高,多数就是耳机使用过频造成的。英国一项科学研究表明,长时间戴耳机听歌,可导致耳聋提前30年到来。
在地铁、公交车这种环境里,音量大小不是由听力而是由噪音决定。尤其是地铁里,a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会对人的耳朵产生一定压力,再戴着耳机紧紧地压在耳朵里,高强度的声音不断地撞击耳膜,就会造成毛细胞的损伤。
据了解,当人的耳朵听到的音量超过85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听觉疲劳;当音量高达110分贝以上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
耳机音量输出一般在84分贝左右,有些高频范围能达到120分贝。声音过大、每次听的时间过长会影响听觉神经,造成兴奋性毒性,植物神经功能也会紊乱,除了耳鸣,严重的还会导致厌食、失眠等症状。在所有噪声中,脉冲式噪声,对听力的损伤最大。
研究表明,人的听力是非常娇嫩的。耳蜗上感受声音的毛细胞一旦受损,就会造成语言识辨力下降。也就是说,听得见别人在说话,却听不懂具体说什么内容。就是这样重要的细胞,其数量在一个人出生时就已经定了,损伤一个就少一个,是不可逆转的。听力受损的过程一般都是无声无息、逐步推进的,短时间内,一般损伤可能暂时不影响与别人的沟通交流,所以很难引起人们的警惕,但是,再过若干年,喜欢使用耳机的人就会过早跨入听力下降的人群,拥有一双提前衰老的耳朵。
诱发耳聋的因素
谁都不想一出生就失去倾听世界的权利,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伤害耳朵的问题不断出现,让耳聋患者越来越多。一些诱发耳聋的因素要引起重视。
常见因素如下:
1.先天性因素:遗传性耳聋占所有耳聋病人的50%,其中绝大部分为难以治疗的感觉神经性耳聋。
2.噪音:噪音是直接造成听力损伤的重要因素,也是耳聋的重要诱因。如长时间在一个高分贝的噪音环境下工作或是生活,听觉细胞就会逐渐受到损伤。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的情况。
3.外伤:外伤会使鼓膜穿孔造成传导性耳聋,包括颅脑外伤、内耳受损、突然爆震或气压突然变化等。
4.压力:压力过大是现今社会很多人发生突发性耳聋的重要原因。压力、疲劳等会使得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造成局部缺氧缺血的情况,若出现在耳部就会影响耳朵的组织功能,影响听力。
5.药物:耳毒性的药物是造成耳聋的一个重要因素。
6.耳部疾病:如中耳炎、听神经瘤等都是直接造成耳聋或部分听力损失的重要诱因。
7.感染某些病毒、疾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感冒等疾病,有可能使神经节细胞变性萎缩或发炎溶解,也可能侵犯听神经干,导致耳聋。
容易引起耳聋的疾病和药物
还有一些疾病也容易引发耳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高血压与动脉硬化:这是当今最常见的致聋性全身疾病,其致聋机理可能与内耳供血障碍,血液粘滞性升高,耳内脂质代谢紊乱有关。
2.遗传性肾炎、各类肾病,透析与肾移植患者:这些患者多有听力障碍,可能与低血钠所引起的内耳液体渗透平衡失调,血中尿毒和肌酐升高,低血压与微循环障碍,免疫反应等体内外多种因素综合有关。
3.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该种病变可波及耳蜗血管,使其管腔狭窄而导致供血障碍。
4.原发性与继发性神经病变:因其可累及螺旋神经节细胞、螺旋神经纤维、第Ⅷ脑神经、脑干中的各级听神经元及大脑听觉中枢并使之发生退变所致。
5.甲状腺功能低下:尤其是地方性克汀病患者耳聋极为普遍,因严重缺碘所致胎儿耳部结构发育期甲状腺激素不足。
此外,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贫血、巨球蛋白血症、结节病等许多疾病都可致聋。
另外还有一些药物也容易致聋――
氨基糖甙类抗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雷素、新霉素、链霉素等,据有关资料统计,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的耳聋,约占耳聋病人的1/3左右。这些药物不仅全身应用有耳毒性,中耳局部使用对内耳也有毒性。
利尿药:如速尿、利尿酸、丁尿氨等,这些药物引起的听力损失多是双侧对称性,常常伴有耳鸣。
抗肿瘤药:顺氯胺铂、长春新碱、氮芥等,可损伤内耳毛细胞,所引起的耳聋是不可逆的。
解热镇痛药:最常见的是阿司匹林,它可引起40分贝的双侧对称听力损失,多是可逆的,但也可遗留严重耳鸣和永久性听力损伤。
另外,镇静催眠类药物如苯巴比妥等,重金属制剂如砷、铅、汞剂等,避孕类如萘普生等也都可能致聋。
预防听力损害
谁都想感知世界的美好,聆听动听的歌声。因此,注重听力健康,享受快乐生活,要从预防听力损害开始。
1.防聋第一步:新生儿听力筛查。
为减少出生听力缺陷,2009年6月1日起,中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在全国全面启动。宝宝出生以后,一般情况下父母难以在1岁内发现其听力问题,多数孩子到了2~3岁不会说话时,才引起家长注意。这时其实已错过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所以说,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听力损失最有效的方法。
2.一经发现,积极治疗。一旦发现耳聋,应当到耳鼻喉专科进行全面检查,对已发现的耳聋进行诊断和治疗。
3.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婴幼儿内耳发育不完善,更易受药物影响,要禁用耳毒性药物。
4.避免各种噪音。如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人声喧哗、锣鼓声等各种噪声,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减退。
5.经常戴耳机听音乐应掌握“60~60原则”。这也是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6.要尽量在安静环境下听音乐。尽量避免在一些喧嚣的场所。耳机最好选头戴式的,比耳塞式耳机对听力的损伤要小。少用耳塞,更不可以戴着耳机睡觉。
7.避免不当挖耳。平时不要随便用小木棒、发夹等挖耳止痒,以防损伤耳道深处的鼓膜,甚至造成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化脓性中耳炎等病变,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8.避免耳周高气压的影响。如参加游泳、跳水等运动时,注意不要让耳朵先接触水面;不要长时间潜水;遇到燃放鞭炮,应距现场3米以外或用手捂住耳朵;不能用手掌击人耳部等。
9.预防感冒。生活规律,适当进行体育运动,预防感冒。因为感冒能影响咽鼓管(从咽部到中耳腔的管道)的通气程度。另外,如用力不当擤鼻涕,会使鼻涕中的病菌进入中耳腔,容易引起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
10.饮食均衡,少吃高脂肪食物。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过高,容易造成血管壁的粥样硬化,血管硬化会使内耳血液供应减少,听觉器官营养不良,导致听力减退或发生耳聋。
11.保持良好心态。情绪波动过大可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的痉挛、收缩,造成内耳血管血流的严重减慢,发生微循环障碍,从而使内耳听神经缺氧,导致突发性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