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专拍哥”:将镜头对准特权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专拍哥”:将镜头对准特权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0年7月20日,河南郑州市高调启动交通违法专项治理活动,将整治重点瞄向特权车,并决定取消全省“豫O”公务车牌,从源头上根除产生特权车的土壤!这一专项活动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而这一措施的出台,与一个网名叫“垃圾耙子”的人有关。

“垃圾耙子”从2007年7月至今,曝光了千余辆违法违章公车,成了网友们交口称赞的“专拍哥”……

“垃圾耙子”如何一路拍来?

“发烧友”干上了特权车

网友们称赞的“垃圾耙子”,名叫吕建福。 一脸阳光的他,原本是一名电视台记者,业余时间酷爱摄影,最开始以“直播河南”之网名,把得意之作贴到网上去“显摆”。

2007年7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吕建福像往常一样,骑着“电驴”在郑州满大街地“找看点”。行至太康路和人民路交叉口时,前面突然发生了交通拥堵,并且一堵就是20多分钟。吕建福一问,才知道是一辆挂着“豫O”牌照的公务车,公然在单行道上逆行,遇上公交车后,不仅不避让,竟将车停到路中间,跟公交车顶起牛来。

两名交巡警赶过来后,没想到“豫O”牌照司机不仅拒不让路,甚至摇下玻璃,用手指点其中一名交警的鼻子,扬言要扒下他的警服。“这到底是谁的车呀?这么牛!”一向嫉恶如仇的吕建福再也忍不住了,掏出照相机拍了几张,随即又扛起摄像机,拍了一段视频。

当晚,看到在照相机里定格的“牛司机”那目中无人的嘴脸,吕建福越看越生气:“不就是开了一辆公务车吗,就没老百姓走的路了?”这么想着,他便挑了几张照片,并剪辑出一段视频,然后一起贴到网易的“新闻贴图”论坛上。

没想到,第二天上午贴子的点击率就突破了万次大关。到第三天下午,点击率更是达到20万人次。那辆公务车所在的省直某单位的领导了解情况后,亲自打电话跟交警和吕建福核实情况,最后辞退了那名“牛司机”。

这次看似偶然的路遇,让吕建福震动很大。没想到,几张照片和一段视频竟能起到那么大的作用。有了这次经历后,吕建福觉得自己可以为整治违法违章公车做点事。随后几天,他悄悄地盯守在一个车流量较大的交叉路口,又抓拍了几辆横冲直撞的公车,并且将照片和视频都挂到了网上。结果,这不仅在网友们中间引起了震动,同样也引起了被“曝光”公车所在单位的高度重视。事后,几名司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公开批评或处分。

此后,他开始把手中的照相机和摄像机当成了监督利器,专门拍摄曝光以公务车为重点的交通违法违章现象。吕建福的行为引起了众多网友叫好,称他为中国的“垃圾靶子”。原来,这种用影像叫板社会丑恶现象的人在美国被称为 “垃圾耙子”。吕建福一听觉得这叫法很亲切,就用“垃圾耙子”取代了“直播河南”。

网络与电视成战斗阵地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吕建福把几家大型网站的摄影贴吧和网友论坛当成战斗的主阵地。“垃圾耙子”很快就积聚了很旺的人气,他一发帖,网友争着顶贴、灌水。但是,吕建福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不少领导看报看电视,却不一定上网。怎样才能让公车违法违章现象直接进入他们的视野呢?

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开有一个“DV观察”栏目,吕建福就将自己拍摄的作品投到电视台,播出之后,如巨石击水,反响很大。从那之后,吕建福同时拥有互联网和电视台两块阵地了。

据统计,从2007年7月到2010年7月,仅以“垃圾耙子”之名拍摄并曝光的特权车就达1000余辆,平均每天至少曝光一辆,再加上“老辛”“古林斋谷”“清风不识字”等网友的助阵,他和“拍友”们已在郑州营造出一个对特权车人人喊打的舆论氛围。

有人将吕建福称为“特权车对头”,吕建福对这个称谓却一直不认同。“拍特权车,只是我镜中的一部分,这几年,我也拍市民交通违规行为,也是拍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吕建福说,他其实是在跟所有交通不文明现象“作对”。“其实,曝光只是一种手段,我的目的是督促有关部门痛下决心解决问题。”

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几年前还比较偏避的经三路成了郑州市的交通干道,但管理却没有即时跟上,路经的一个十字路口一遇上下班高峰就堵得厉害,但这一现象一直没能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接到网友报料之后,吕建福立即赶了过去,找了个不引人注意的地方架好照相机和摄像机,在高峰时段连续拍了5天。这5天里,仅高峰时段,这个交叉路口就发生了7次15分钟以上的堵车现象,3起小型交通事故。视频经电视台和互联网同步曝光后,迅速引起了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几天之后,这个路口不仅装上了红绿灯,不定期被列为“治堵”重点。

火车站周围,一直是郑州交通拥堵的重灾区,由于管理不善,不少急着赶车的旅客便不顾劝阻翻越护栏,既影响车辆行驶,又极不安全。吕建福发现之后,就跑过去连续跟拍了三个晚上,并且以《牛牛牛!郑州火车站全民学刘翔》为题,同时发给了互联网和电视台。看了这部“全民跨栏”的短片,交管部门终于认识到决策上的失误,很快就决定“还路于民”,主动拆除了护栏。

几张照片、一段视频,就让相关部门着手整改,这些经历,让“垃圾耙子”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了公众的力量,也尝到了“爱管闲事”的甜头。

曝光的特权车越来越多,“垃圾耙子”名气越来越大,一直躲在镜头后面的吕建福也渐渐地“浮”出了水面。于是,不仅有交管部门请他当监察员,有市民找他反映情况,甚至还有不少交警主动打电话给他“报料”。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他恨得牙痒,比如那些“光辉形象”被贴到网页、发到电视荧屏上“示众”的特权车司机。那些“不幸”撞到他枪口上的人,有人想掏钱收买他,有人想拿权势压他,也有人见他“油盐”不进,便打电话、跟贴威胁他,甚至扬言要花钱“买他的胳膊卸他的腿、拆散他的家”……

2010年1月26日,郑州市某机关一名司机用“万能贴”涂改车牌,被警察处理时,正巧被吕建福碰上并拍了下来。司机听说眼前这个扛摄像机的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垃圾耙子”后,他慌了手脚,先是想给吕建福“意思意思”,被严辞拒绝之后又老羞成怒,责问吕建福为啥总是要跟公车“作对”。“你说错了!”吕建福笑着回答:“我不是跟公车作对,是在跟违章的特权车过不去。交通法规可不是光针对老百姓制定的!”

3天之后,该司机受到了“行政记大过,收回其执法证,待岗6个月”的公开处理。这事在交通系统震动很大,连很多司机私下里都说,要是郑州再多几个“垃圾耙子”,交通秩序肯定要比现在好得多!

一天,“垃圾耙子”接到举报:在红珊瑚大酒店门前停车场,郑州市某执法部门的一名司机,停车不仅不照章交纳费用,还强行闯关,将协管员的一只脚轧伤。接到信息之后,吕建福骑车赶了过去。看到吕建福准备拍摄,那名司机先是冲上来要砸摄像机,被阻拦之后又口出狂言,威胁说,他在好几个要害部门都有人,要是敢曝光他,他不光要砸他的饭碗,还要让他全家不得安宁。吕建福不畏威胁,当天就让其上了电视。随后,吕建福又将视频挂到网上。

事发不久,那名司机就受到了单位的严肃处理。他果然也“言而有信”地往吕建福家里打电话,威胁他的家人,声称要找人“修理”他们。一些亲友知道后,为吕建福担心,但吕建福听了只是淡然一笑:“这是法治社会,他要是真敢对我下手,我吃小亏,那他就肯定要吃大亏!”

其实,吕建福心里还是会怕的。自从当上“专拍哥”之后,三年来,他从未陪老婆和一对龙凤胎儿女在公共场合露过面。每逢节假日,看到别人带着家人逛商场、下馆子,吕建福心里在也会感到内疚。好在老婆和孩子们都很理解他,特别是那对正在上学的儿女,觉得老爸的作为“特别有意义”,总是鼓励他“要继续拍下去”。

“我是一头不知疲惫的驴,为了一个目标,一直在行走!”这是“垃圾耙子”在博客上的留言。3年来,他遭受了不少误解和委屈,之所以一直坚持,是因为经他曝光的违法现象和违章司机,大多都受到了严肃处理。“这让我看到了政府对老百姓意见的重视,也让我感到,我其实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专拍”队伍中来,2010年5月上旬,“垃圾耙子”在自己的QQ空间里创建了一个“拍哥群”。集结号一经吹响,就引来了一大批效仿者,“拍哥群”建立刚刚两个月 ,就集结了近300名“拍哥”,还有逾千名好友。如此一来,“垃圾耙子”就不仅拥有了一大批“铁杆粉丝”,还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拍友”。郑州的大街小巷,又多出了一批“专拍哥”的身影。

终于,“垃圾耙子”和“拍友”们镜头里的特权车现象,引起了河南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专项整治。得知消息,吕建福尤为欣慰,“我的目标是,让自己从‘专拍事业’上早日‘下岗’!”(本文谢绝转载、摘编及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