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变得尤为重要,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当今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29-01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变得尤为重要,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但就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创新教育仍然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当今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作为教师,首先要提高认识,在课堂上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扬创新精神,改进教学方法。比如:初一数学中内容是“同类项”这一节,这堂课首先由问题:小李有长方形(长为a,宽为b),正方形(边长为x),正方体(棱长为y)各2个,小刘有同样的图形各5 个,两人合起来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面积,正方体的体积各是多少?有几种算法?由学生列出代数式,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同类项的概念,找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且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和举例子达到了本节课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整堂课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本,课堂气氛活跃。而这堂课最大的创新就是培养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注重了过程反馈。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课堂上,要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即“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过程,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开放式过程。

例如,在学习圆周角定理时,可以通过教具移动圆周角顶点的位置,让学生观察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位置关系,通过观察,应当认识到有些问题的答案不唯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当圆心在圆周角的一条边上,同一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有什么关系?先让学生猜想,然后证明;当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或外部时,同一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又有什么关系?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打破习惯的思维模式,发展思维的“求异性”,一题多解、多证,就是很好的体现这种模式。

二、发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猜想的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的形式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所能实现的,必须在平时的课堂中加以渗透,我认为,只有大胆猜想,才能形式新的结论,在课堂中尽量多为学生提供猜想的空间。

例如,在四边形教学中,我对一题进行了如下处理: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与点D,且AD平行BC,试猜想四边形ABCD为何种四边形。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问题给出后,学生思维立即活跃起来,有的说为正方形,有的说矩形,有的说等要梯形等,此时我便要求学生分别说出他们的猜想的依据,然后总结:这是一个条件一定,结论开放的试题,满足此条件的各个结论都必须一一列出,并总结学生今后如何对问题进行恰当的猜想

数学家高斯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重大发现。经常对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可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想象力日趋丰富,从而形成勇于探索的创新思维能力,为解决开放性问题奠定良好基础

三、开展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可以说,教材上的的问题都经过了专家们的严格筛选,每道问题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独特的功能,设计者独具匠心,特别是有些题,解法多种多样,教师应熟练地引导学生对此类习题进行探讨。

一题多解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对问题进行探讨,能充分拓展学生的思路,通过一题多解,不仅能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而且激活了学生思维,达到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积极质疑的创新意识

首先,应让学生鼓起“问”的勇气。实践表明,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唤醒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学生敢于在教学中表现,提出各种问题,面对大胆质疑的每一位学生,教师都应当认真倾听,积极引导,使学生从教师充分的尊重中受到支持和鞭策。

其次,要给学生“问”的机会。要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留出教学时间,创造一切机会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要认识到过于迷恋讲的功效,结果只能是教师讲的快,学生忘的更快,有些教师担心在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问题,会影响教学进度,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随着学生的自我理解,自我消化知识能力的增长,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训练初期损失的教学进度会失而复得,而学生一旦习惯了“质疑思解”的方法,不仅学得快,还会记得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要持之以恒,学生就能养成勤于质疑的好习惯,并会不断提高质疑的质量,进而形成终身受益的求疑和创新意识。

教育是今天播种明天才能收获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比灌输知识更为重要,更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只要改变观念,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我相信,我们完全能造就出新型的创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