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入警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对策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入警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对策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入警大学生是公安武警部队的优秀后备力量,但是入警大学生面临着生活节奏、军事训练等放慢的诸多不适应,建议在培训上应该:抓住重点提高素质、以人为本按需管理、关爱心灵做好防治。

【关键词】入警大学生;转变期;培训建议

为了加速推进公安武警部队人才战略工程,公安部队积极选拔经过高等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品学兼优的大学毕业生入伍。这些入警大学生为部队补充了新鲜血液,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但由于正值青年期的入警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较为特殊,在从大学生向合格的公安警官转变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为了充分发挥入警大学生的优势,平稳地度过“不适应期”,各施训单位有必要了解入警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对策,帮助入警大学生又好又快地实现“两个转变”。本文在了解入警大学生的特点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培训入警大学生的一些建议

一、入警大学生转变期常见心理问题

1.生活节奏的不适应。大学宽松、舒适、自由、精神生活丰富的环境与部队紧张、艰苦、约束、精神生活单调的环境形成的强烈反差。部队生活紧张,强调服从命令,整齐划一,纪律严明,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每个军人必须严格遵守部队纪律及规章制度。对于大多数入警大学生来说,通过一段时间的养成,将较快适应,但对于一些家庭条件优越,自理能力差,个性脆弱的学员来说,他们的适应期可能会较长,在此期间,并表现出紧张、畏缩、逃避等负面情绪。

2.军事训练上的不适应。大学生身体素质差,动手能力弱与部队训练强度大、训练环境艰苦,目标要求严格形成强烈反差。入警大学生大多来自独身子女家庭,家庭条件优越,在校期间更多注重的是文化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面对部队强度大,时间长,科目难,要求高的军事训练时,会产生被动、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等情绪。

3.理想与现实的不适应。大学生好高骛远,寻求安逸的工作预期与紧张艰苦,脚踏实地的部队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入警大学生自我评价相对较高,怀着满腔热情,憧憬着警营生活,但进入入警培训后,学员们普遍遭到当头棒喝。军营封闭枯燥的生活,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紧张训练,无时无刻不在紧绷的神经使学员们开始怀疑自己决定,产生“要知今日,何必当初”,或“入错行”的想法。这类心理落差将导致学员意志消沉,苦闷,抵触等不良情绪。

4.个性特征的不适应。入警大学生独立的渴望和依旧依赖的心理冲突是青年大学生突出的心理特点。入警大学生经过大学生活,锻炼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入部队工作后,成人感迅速增强,渴望走向独立的生活,强烈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的成人资格,自信心、自尊心,自我意识空前高涨。然而,由于入警大学生从“校门到营门”,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加之本来就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使入警大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缺乏必要的应对能力和心理韧性,就可能导致主动性匮乏、情绪低落、过分依赖等心理问题。

二、入警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1.需要的多样性。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对成长性需要如自尊、自我存在感产生更多的诉求。入警大学生素质较高,对于满足成长性需要更加迫切。一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入警大学生渴望成才,发挥自身价值,并按照人生规划,实现自己的目标。二是自尊的需要。入警大学生对能力、胜任、成就、掌控、自信面对世界、独立和自由存在更多的渴望。参与意识较强,喜欢表达。三是求新的需要。对因循守旧,旧作法、旧形式易产生逆反心理,富有创新和开拓精神,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乐于接受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对呆板老套的教育形式不感兴趣。

2.动机的复杂性。动机是引发行为使其指向目标的一种内在驱动。它对行为起着引发、维持和导向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的入警动机不再单一,表现出复杂的动机。一是动机多元化,有的是充满爱国热情,立志献身军营;有的是爱慕虚荣,图名增彩;有的是迫于就业压力;有的是短期服役,为下一步就业筹集职业资本。二是动机利益化,将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主义”思想带入军营,对待训练工作往往以是否对自己有用为价值判断标准,不是看待工作的本身意义,而是看重是否存在既得利益。

3.情绪的不稳定。入警大学生情感丰富既有活泼、奋发向上的积极倾向,又有内省、消沉、悲观等消极倾向。正值青年期的入警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从生理角度上看,身体发育成熟,机能健全,同时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尚不平衡,往往兴奋占有优势。从心理角度上看,入警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和认知水平又没有真正达到能够独立地、正确地调节自身行为的程度,这就出现了他们独立支配自己行为的强烈要求与行为结果相悖的情况,从而产生内心痛苦和不安。加之经济转型和教育转轨,在多种社会价值取向面前,他们对自己以往的价值观产生怀疑,从而导致迷茫和消沉。因而,各种矛盾可能在情绪矛盾中展现出淋漓尽致的反映。

三、培训入警大学生建议

1.抓住重点,提高素质。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军人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部队战斗力的构成因素之一,并且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成长与进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个人在心理上多一分弱点,他的成长和发展就多一分限制和损失,他的生活和事业就少一分成就和贡献。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心理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内容和方法。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指出,积极心理品质是维护个人心理健康,开发潜力,获得成功,寻找幸福的途径。相关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品质如自信、仁爱、勇气、幽默、宽恕等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并且积极心理品质可增加自身心理资源,提高个体抗挫性、自信心及化解压力的能力,为个体心理健康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因此,在入警大学生培训期间及日常管理中,施训单位应针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安排专门课程或活动,打牢心理基础。

2.以人为本,按需管理。心理学认为需要的满足是人类行为产生的原因,人类被激励起来去满足他们一生中的多种需求。管理学家认为,通过被管理者需求的控制和满足,是可以激发管理者预期的行为。因此,入警培训中,入警大学生的需要,特别是成长型需要,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均可作为重要的激励手段。例如,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可增加归属感;赞许、表扬可提高自信。另外,在日常管理中,应注意发挥入警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提高入警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

3.心灵关爱,做好防治。做好一次普查:入警大学生培训初期正处于心理转变期,心理不适较多,冲突较大,情绪易波动,易于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应在转变期安排一次心理普查。通过心理普查,测查入警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判断后,针对其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以此缓解入警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疏导心理问题。

结合两类咨询:两类咨询及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团体咨询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咨询方式,使参与者在充满理解与支持的团体氛围中,愿意尝试各种行为,探索自己与他人的相处方式,学习社会技巧,培养集体荣誉感。团体咨询应以班、区队为单位,培训初期,应每周组织一次。另外,通过普查发现的较重、较特殊的心理问题,应采用针对性更强的个体咨询方式,由心理咨询师定期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任怀山,孙忠.公安消防新入警地方大学生培训期心理健康变化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1:485-486.

[2]李莎.关于完善入警大学生培训机制的思考[J].中国边防警察,2010:75.

[3]刘振刚.入警大学生心理差异的把握与引导[N].边防警察报,200(04).

[4]张叶江.浅谈如何做好入警大学生思想工作[N].边防警察报,2005(10)3.

[5]韩广宁.做好入警大学生培训之管见[N].边防警察报,2007(1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