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原四季储粮安全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原四季储粮安全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介绍高原四季储粮安全措施,包括春密闭、夏控温、秋防治、冬通风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储粮;安全措施;春密闭;夏控温;秋防治;冬通风

中图分类号TS20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253-01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祁连山南麓,属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地形起伏,沟壑纵横,平均海拔2 700 m,年均气温3.5 ℃,年均降水量534 mm左右,平均无霜期110 d左右,干旱、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县,全县气温分布总的趋势是由北往南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而增高。针对互助县一年四季气候分明的特点,笔者总结多年的保粮实践,提出了春密闭、夏控温、秋防治、冬通风的四季储粮管理方法,根据季节的变化釆取相应的储粮技术和方法,确保储粮安全。

1春密闭

密闭储藏是将粮食和高温的仓房空间隔开以减少仓内空气和粮堆的热交换;由于粮食是热的不良导体,粮堆密闭后可延缓上层粮温上升速度,使储粮处于低温或准低温状态,从而达到抑制虫、霉危害的效果,延缓粮食在储存期间品质劣变速度的目的。

在4月气温上升、即将高于粮堆平均气温之前要及时进行薄膜粮面密闭。密闭时要严格注意沿墙槽管、薄膜焊接处是否严实,以防漏气造成结露,对通风口、仓房门窗要做好保温隔热处理,尽可能地减少外界环境对仓内的影响。通过实践证明,不同的压盖材料引起导热系数的差异致使压盖效果有所不同。通常使用的压盖材料主要有TPER高分子隔热材料等。一般情况下,压盖的粮堆上层温度比未压盖的要低3~5 ℃[1-2]。

2夏控温

夏季来临之前,仓储管理的重点即转入密闭控温方面,堵死一切可能直接引进仓外热源的通道。夏季白天最高气温达到30 ℃左右,仓温最高位25 ℃左右。据报道:传入仓内的80%热能来自于屋面,这是粮温升高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仓内空间和粮堆表面出现持续高温,应适时利用夜间温差(通常温度差在10 ℃左右,湿度在65%左右)开启门窗或山墙排风扇,以排出仓内空间的积热,降低粮面的温度。次日早晨日出前应关闭门窗和排风扇,防止当日高温侵入。

高大平房仓夏季粮堆呈现热皮冷心状态。实践表明,只要粮堆隔热处理到位,粮温梯度小于安全范围,对安全储粮就是无害的。在日常管理中要随时注意观察粮情的变化,只要无结露、发热等情况,原则上无需人为处理;如有异常迹象,应随时采取相应措施,当气候条件不合适时,亦可实施内环流以缩小粮堆内部温差。

夏季是储粮害虫发生的高峰期,需做好全方位防治,以清洁卫生防治和习性防治为主,要加强害虫检查范围,重点为墙壁四周、门窗边角,以及粮堆表层20 cm处。通过实践表明,粮温在10 ℃以下,一般虫粮无需进行化学熏杀处理[3]。

受市场、气候等因素影响,夏季收购的小麦多为高水分、高杂质、虫害粮,因此入仓库要单独存放并进行隔离防治。高水分粮要经过曝晒或就仓干爆处理;高杂质粮吹风除杂或机械清理除杂;虫粮要趁早、趁热进行密闭熏杀。

3秋防治

秋季是粮堆结露、发热霉变的多发期,一经发现应及时进行科学处理,并根据结露、发热霉变的原因、范围和程度,以确定最佳的处理措施。在秋季,应根据气温变化情况,适时打开门窗或开启排风扇以降低仓温、仓湿,采取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把粮堆平面温度降到15 ℃左右,进入10月以后,因为昼夜温差变化较大,随着气温、仓温的逐渐下降,大粮堆内的温度难以同步降低,一旦仓温与粮温相差过大就极易造成膜下结露。因此,一是应在粮堆内外温差达到露点前进行揭膜;二是适时通风缩小温差,并采用翻动粮面等方法解决粮堆结露的问题。

粮食收购市场化以后,当年入库的新粮通常质量较差,不可避免地有部分高水、高杂、虫粮收购入库储存,这给秋季安全储粮带来了隐患。进入10月上旬以后,雨雾天气多,大气湿度高,昼夜温差大,粮堆内水分、湿度不平衡,加之新入库的粮食由于后熟作用,其生理活动都比较旺盛,粮堆内水分、温湿度不平衡会导致杂质区含水量高,带菌量多,吸湿性强,呼吸强度大,易促使堆内湿热积聚,导致霉菌和储粮害虫大量繁殖。

通过理论与实践表明,偏高水分新粮入库储存需整仓进行封仓均衡降水、降湿、降温处理,待粮情稳定后再趁热进行封仓密闭熏杀,散气后要及时翻动粮面,继续抓紧通风,让粮堆内气体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以排除积热和异味,并防止在粮层表面结露,或采用扒沟进行自然通风降温、降水,扒沟的方向应与风向相同。

压盖的低温或准低温粮过秋,要根据具体粮情综合分析并制定秋季保粮方案,要根据外温的变化及时拆除塑料薄膜,并适时开启门窗调节仓温、仓湿,以防内结露;同时应加大扦样检查,一旦发现隐患,可持续机械通风予以消除。

4冬通风

低温储粮是目前最安全、可靠、方便、经济且符合绿色环保的一项储粮技术。适时利用冬季低温空气进行通风降低粮堆温度是实施低温或准低温保管的主要手段。冬季通(下转第256页)

(上接第253页)

风降温技术性较强,为使粮堆降温达到预期目标,长期实践证明冬季通风降温采取3个阶段作业的方法,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1储粮通风条件

根据具体粮情、仓房和天气情况,确定降温目标,科学制定通风计划方案,优化通风工艺。通风要注意达到2个效果:一是要实现均匀通风,粮堆各部位的降温或降水速率要一致,不能有通风死角存在;二是注意通风时机的选择,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4.2储粮通风降温三阶段

第1阶段:时间为10—11月,粮温不宜降到15 ℃以下;第2阶段:时间为12月,粮温可降到10 ℃左右;第3阶段:时间为1—2月,粮温降到最低目标温度,并达到平衡。

4.3新、陈粮储粮通风

夏季入库的小麦,原始粮温较高,要按照三阶段通风步骤,降低粮温,为来年春季密闭打下基础。

秋季小麦入库,外界气温变化无常,粮温会上升,出现发热现象,使储粮品质下降。为了确保入库过程储粮安全不受威胁,可在小麦入仓结束平整粮面前适时对小麦进行边入库边通风降水降温,使粮堆内水分降低至15.5%的目标,可确保小麦整仓机械降水控温储藏。

已储存1年以上的粮食平均粮温较低,但上层粮温可能偏高,通风降温可采用1、3两阶段进行,前期视气温下降采用自然通风,使上层粮温随气温同步下降。这样既能防止粮堆结露,又能节约能耗,减少失水,能够降低成本。

对粮情正常、拟定来年出库的粮食,为节约保管成本,减少失水,可尽量采取自然通风或排风扇微气流方式适当降温,无需强行将粮温降得过低。

对于来年继续保管的粮食可根据保管条件适当降低最低目标温度,为次年实现低温或准低温绿色储粮奠定基础。

由于机械通风需要投入一定的能耗和费用,且易造成粮堆失水。因此,在冬季通风时,在保证实现目标粮温的前提下,优先考虑采用自然通风,实施机械通风应合理选择风速风量,尽可能选用小功率风机,并严格控制通风次数和时间,以减少粮食水分的散失,降低费用。

5结语

分阶段进行降温通风可消除粮堆内结露现象,有效降低粮堆温度,减少粮食水分散失,有利于储粮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密闭隔热可延缓粮堆温度上升,延缓粮食品质劣变,保持粮食品质。控温储藏能有效抑制虫霉生长繁殖,避免化学药剂的使用,为绿色储粮提供了保障。夏秋季要适时、适情、适地对粮食进行粮情分析,抢抓粮堆防治熏杀。夏粮小麦符合当地安全水分的趁热密闭熏杀虫保管;秋粮边收购边通风,冷却熏蒸低温保管。

6参考文献

[1] 江燮云.江苏储粮秋冬季通风降温三阶段作业的运用[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4(6):14-15.

[2] 陈显军,夏清志,李志民.浅议东北地区储粮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5(3):53-55.

[3] 程星星.基于生态环境控制的新一代安全储粮智能监控系统[D].郑州:河南工业大学,2012.

[4] 黄刚,任黄杰,李永芳.晋南温暖半干旱气候带储粮技术[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3(2):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