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前瞻记忆过程中认知资源分配情况的实验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前瞻记忆过程中认知资源分配情况的实验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研究通过实验, 考察了前瞻记忆任务对当前任务的影响,探讨前瞻记忆任务的完成对当前任务完成是否存在影响,以了解前瞻记忆过程中的注意资源分配情况,从而探究前瞻记忆任务的提取过程是否存在注意过程。采用2?的混合实验设计,实验任务为被试间变量,背景难度条件及背景词位置条件为被试内变量。其中实验组被试完成双任务(当前任务及前瞻任务),控制组被试只完成当前任务。结果表明,在低难度背景条件下,实验组与控制组被试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知,在低难度背景条件下前瞻记忆需要占用认知资源

关键词 前瞻记忆 认知资源占用

中图分类号:B842.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前瞻记忆,是指对预定事件或行为的记忆。传统记忆心理学主要研究内容为回溯记忆,是对己发生过事件或行为的记忆。前瞻记忆是相对回溯记忆(Retrospective Memory)提出的另一种形式的长时记忆。

当前关于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问题尚存争论,控制加工理论认为前瞻记忆是一种主动的、需要占用注意资源的控制加工过程,由执行或监控注意系统调节。自动加工理论认为前瞻记忆任务的完成是一种不需要占用注意资源的自动化过程。多重加工理论认为前瞻记忆提取既能采取控制加工机制,也能采取相对自动化的加工机制,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何种加工机制取决于前瞻记忆任务对个体的重要性、靶线索性质、当前任务性质和主体差异等多种因素。

本研究认为,在执行前瞻记忆任务时, 加入一个分心任务会占用被试注意资源,从而降低当前任务完成的成绩。因此,本研究假设,较在当前任务中镶嵌前瞻记忆任务的实验条件,被试在只执行进当前任务的实验中完成得更好。本研究在不同难度背景条件下,考察当前任务是否会受前瞻记忆任务的影响,试探讨前瞻记忆过程是否要占用认知资源。

1研究过程

1.1 研究对象

选取云南师范大学本科生或研究生36人,年龄在18至28岁之间,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被试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实验。

1.2研究材料

实验采用一台与Cx486DX2 主机相连的VGA/EGA 显示器, 屏幕的分辨率为1024*768,刷屏率85Hz,被试与显示器屏幕的距离为50cm、位置固定。刺激呈现在显示器的屏幕中央,背景为白色。实验程序采用E-prime系统软件编制。

1.3 实验步骤

实验以个别施测的形式进行,刺激以运行Eprime程序的形式呈现。被试阅读掩盖任务指导语并复述确定理解实验操作之后,按空格键开始练习,进行10次掩盖任务练习后,开始正式实验。

控制组:首先,在屏幕中央呈现黑色 “+”注视点,持续1000ms后消失,随后程序呈现持续5000ms的刺激,在当前任务中,被试判断在不同背景难度下(其中背景刺激为o时为低难度,背景刺激为L时为高难度)同一屏中呈现的两个T的方向是否一致,若一致,按F键,若不一致,按J键。若5000ms内未反应,刺激消失,并将此次反应记为错误。空屏500ms,再呈现注视点,接着呈现下一刺激。如此反复,在两种背景条件下各进行100次。

实验组:采用双任务范式在实验进行30次、60次、90次时,前瞻记忆目标固定出现。其余过程同控制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被试反应时和正确率。

2实验结果

对被试在不同背景难度下当前任务完成的反应时、正确率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在高难度背景条件下,实验组与控制组反应时、正确率均不显著。在低难度背景任务条件下,实验组实验组反应时显著高于控制组。

3结论

综上可知,在低难度背景条件下前瞻记忆对当前任务完成存在影响,即前瞻记忆需占用认知资源,符合前瞻记忆的控制加工理论。但在高难度背景条件下前瞻记忆任务不占用认知资源,与以往研究不符。分析认为不同难度背景下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由于任务难度产生天花板效应所致。或是在注意资源的分配阶段存在更为精确的认知加工机制,该机制通过对认知任务的难度评估进行资源的整合与分配,使得前瞻记忆任务能准确地完成。

参考文献

[1] McDaniel, M. A., & Einstein, G. O. (2000). Strategic and Automatic Processes in Prospective Memory Retrieval: A Multiprocess Framework. Applied congitive Psychology, 14, 127,144.

[2] 赵晋全,杨治良.前瞻记忆提取的自动加工、策略加工和控制加工[J].心理科学,2002,25(5).

[3] 王永跃,葛列众,王健.不同难度背景条件下前瞻记忆任务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 201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