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析胆道手术中的相关麻醉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析胆道手术中的相关麻醉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施行胆道手术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讨论其麻醉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201例进行胆道手术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或静脉复合麻醉,观察其麻醉效果。结果:201例行胆道手术的患者,麻醉效果确切,其中49例出现“胆心反射”综合征,占24.38%。结论: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麻醉方法,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关键词:胆道手术;麻醉;胆心反射

【中图分类号】R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181-01

随着胆道疾病的日益增多,胆道手术已经成为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治疗措施。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麻醉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在2009年5月~2011年5月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和静脉复合麻醉的方法对201例胆道手术的患者进行麻醉,总体效果良好,保证了临床手术的顺利完成,现对麻醉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选自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施行胆道手术的201例患者,其中男1例,女101例,年龄28~69岁。胆总管探查术46例,单纯胆囊切除术60例,胆总管T型管引流术34例,胆肠吻合术37例,胆总管括约肌成形术24例。

1.2 麻醉前准备:201例患者中术前高血压19例,需药物纠正。26例化脓性炎症患者,术前须进行抗炎处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扩充血容量、调整心肝肺功能,达到麻醉要求。

1.3 麻醉方法:麻醉前肌肉注射安定10mg,阿托品0.5mg。采用硬脊膜外麻醉357例,全身麻醉45例。患者术前开放静脉,硬脊膜外阻滞麻醉选择T8~T9椎间隙穿刺,确定穿刺在硬脊膜外腔无误后,头向置管,经硬膜外导管分次注入2%利多卡因7~10mL,观察麻醉效果,切皮前给予杜氟合剂哌替啶100mg+氟哌啶5mg肌肉注射,患者入睡后手术开始。常规检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尿量及中心静脉压。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氟芬合剂(氟哌啶5mg+芬太尼0.1m)g一个单元静脉推注,给予硫贲妥钠4~8mg/kg、琥珀胆碱2mg/kg,面罩给氧,待肌松后,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用1%丙泊酚静脉点滴。

1.4 术中麻醉情况:在手术探查、游离胆囊和胆总管探查时,患者仍有不同程度的内脏牵拉反应及“胆心反射”综合征,出现心动过缓和血压下降等迷走神经兴奋的表现,均经暂停手术、面罩吸氧、静脉推注麻黄素10~20mg和阿托品0.25~0.5mg后纠正至正常。硬膜外阻滞麻醉患者应常规给予面罩吸氧,使血氧饱和度恢复至≥97%。出现恶心、呕吐患者,可自行缓解。

2 结果

术中出现“胆心反射”综合征49例,心律失常21例,低钠血症29例,低血糖3例,房颤1例,心动过缓4例。两种麻醉方法比较,静脉复合全麻的患者,术中发生血压下降、心动过缓较硬膜外减少,且全麻深浅易于控制,利于维持循环的稳定,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意外发生,术中镇静、镇痛、肌松满意,生命体征平稳,绝大部分患者全麻苏醒快,自主呼吸恢复和潮气量达标迅速。连续硬膜外麻醉简便易行,效果也很确切,患者痛苦小,术中护理方便。

3 讨论

胆道疾病术前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水电紊乱和酸中毒表现,严重者伴有休克,因此麻醉前必须加以纠正,并调整心、肺、肝功能,给予消炎、利胆、保肝治疗,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是减少围手术麻醉期并发症的重要环节[1]。梗阻性黄疸和胆道压力增高时,迷走张力增高,心动过缓,而且术中更易发生,术前应常规给予阿托品;吗啡、芬太尼可引起胆总管括约肌痉挛而使胆道内压上升,且不能被阿托品缓解,故麻醉前禁用;急性胆囊炎可影响冠状血流,须注意心电图的变化。阻塞性黄疸可导致胆盐、胆固醇代谢异常,维生素K吸收障碍,致使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发生凝血异常、麻醉前应给予维生素K治疗,使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老年人各重要脏器均明显退化,常合并多种疾病,代偿及应激能力都明显减弱,当发生急性胆道系统疾病时往往发现晚、病情重、并发症多,因此手术前应尽可能详细地了解病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胆道系统有丰富的植物神经分布,且有膈神经分支参与。附有迷走神经分布的胆道部位受刺激而出现强烈的迷走反射(胆心反射),导致血压骤降、心动过缓,甚至心脏停搏。有机盐、胆固醇代谢改变时,导致患者迷走神经应激性增强,加之胆道有丰富的植物神经,牵拉胆囊或胆管可引起反射性冠状动脉痉挛,也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心脏停搏。在做“T”型管引流冲洗时加压过快,胆道内的压力迅速增高,加之位置深、操作复杂,也易引起心律失常、血压下降。本组有67.6%的患者术前出现心律失常,除原发性外,心律失常产生原因可能是胆道压力增高引起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疼痛、感染、低血容量等引起的应激反应使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毒素对心肌的直接刺激;老年人窦房结和心肌功能差。因此,术中应注意保持心肌氧供和氧耗的平衡,除增加供氧外(面罩给氧),保证足够的心脏灌注是关键,同时在术中采用胆道局部封闭,当循环呼吸稳定、胆道压力降低后,大部分心律失常均可自动纠正。

硬膜外麻醉以利多卡因为主,平面控制在T4~T12,硬膜外麻醉不能阻滞内脏牵拉反射,平面过高还会给患者的血压和呼吸带来不良影响,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局部封闭、应用哌替啶及阿托品或氟芬合剂等。对过于肥胖的患者、老年患者、严重阻塞性黄疸或有严重心血管并存病的患者,仍宜选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术中操作轻柔,有效供氧,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胆心反射”;术中做胆囊颈部及三角区神经阻滞,阻滞迷走神经的反射弧,以减少胆心反射的发生。

通过本次研究分析,胆道手术中无论是硬膜外麻醉,或者是静脉复合麻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本组研究中98例出现了“胆心反射”。因老年人迷走神经亢进,所以围手术期更易发生“胆心反射”,提示临床麻醉中,更应该对于高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尽量选择静脉复合麻醉,提高手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徐永清. 对麻醉安全管理中易被忽视问题的探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0(12)

[2] 鲍瑞军,王建波. 腹腔镜妇科手术的麻醉及相关问题研究进展[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01)

[3] 刘瑞全,韩峰. 浅谈麻醉工作中的安全问题[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18)

[4] 张晓萍. 高龄冠心病患者胆道手术的麻醉处理[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33)

[5] 刘玉杰,魏立林,王平,王海霞. 老年人胆道手术麻醉89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