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叶圣陶的阅读教学理论指导我们的精读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叶圣陶的阅读教学理论指导我们的精读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现在的阅读教学中,出现了让人深思的问题:少了对文本的探究,多了不着边际的链接;少了学生真正的自主解读,多了没有必要的讨论。面对现状,我们迫切地呼唤重温叶圣陶阅读教学理论,并将其预习、讨论、练习落到实处。

关键词: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理论 精读教学

新课标的理念下,现在的观摩课、随堂课给我们的影响是多了更多的课外链接,少了对文本的探究;多了没有必要的讨论,少了学生真正的自主解读;多了政治课、历史课、班会课,少了真正的语文味,却打着“一切围绕新课标”的幌子,其实这些都是华而不实的阅读教学,并没有真正体现“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宗旨。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我想,叶圣陶的阅读教学理论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叶圣陶的阅读教学理论中关于精读的指导分为三步:预习、讨论、练习。叶老的这三个步骤充分体现了人们通常的阅读过程,涵盖了通常阅读过程的方方面面,同时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尽在其中,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一、预习

我们在新授一篇课文之前往往会布置学生预习,仅仅一句话:“预习下一篇课文。”学生在预习时不知道预习什么,该怎样预习不得而知。上课之后,检查预习也没有尺度和标准。首先,叶圣陶认为:预习第一步要走的就是通读课文,可以是朗读,也可以是默读,目的是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其次,认识生字生语。生字生语,应该由学生自己挑选出来,因为每一课的生字生语对每一个个体来说未必相同,只能各自挑选出来,依靠字典词典解决。最后,解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在预习时教师要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动一动天君”,去“查一查可以查到的参考书”。布置学生了解文章写的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物?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感情是什么?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比不着边际好多了,如果学生能够答得大致不错,就算做到了“精读”。

二、讨论

现在的语文课上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通常会安排讨论,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多了一点不切实际的学生自主,如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多了一点虚假的合作探究,似乎只有分组讨论才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没有思维力度的问题也要小组讨论一番,有时小组讨论还没有真正开始,已经在教师的催促之下草草结束。如何做好讨论,什么样的讨论才是有意义的、有效的讨论?叶圣陶的阅读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该这样做。

首先,讨论的问题应该是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问的新的较难的问题和学生提出的未懂或未思考过的问题。这些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值得讨论的问题。

其次,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要准备充分,既要读得充分,又要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思考得充分,如果准备不充分,就往往会与虚应故事的集会一样,或是等了好久没有一个人开口,或是有人开口了,只说一些不关痛痒的话。教师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得不再让学生发表什么,只得一个人汩汩滔滔地讲下去。

再次,平时学生要养成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习惯。听取人家的话,评判人家的话,用不多不少的话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都需要历练,让学生有胆量敢说,我想如果没有历练,则虽然胸中仿佛有一点准备,临到讨论也不一定敢于发表。

最后,讨论时,有错误给予纠正,有疏漏给予补充,有疑难给予阐明。在讨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地解读文本是语文老师应尽的责任。

三、练习

现在的语文课上我们很少听到学生琅琅的书声,很少听见声情并茂的朗诵,老师经常以听录音、看幻灯片代替学生的朗读。其实“语文是一门读的学科”,把阅读材料的内容具体化为空洞的画面和音乐,而学生则停留在浅层感知上,兴奋中心转移到画面上和音乐上,弱化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揣摩,语意模糊化了。还有现在的语文课中拓展阅读增多了,至于多什么、读多少没有指导。

叶圣陶认为练习要做好三件事情:第一,即吟诵。“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对于讨论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境界”。吟诵,把书面符号变为有声语言,把抽象静止的感情变为真实具体的感情,使课文中的人物、景物跃出纸面,读者可以毫无障碍地体味、感受、感知,是达到学生与文本对话,诵读者与文本语言碰撞、交流、融合的过程,是体验文本主旨的一种有效途径。

第二,阅读相关文章。叶老说:“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为例子与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相关书籍,参读相关文章。”其实,我认为相关文章就是我们拓展阅读的文章,就是我们链接的一些文章。在一些观摩课上,曾一度出现这样一些现象:课内文章十分钟阅读结束就匆匆拓展到课外,有时课外的拓展与文本根本没有联系。“课文仅仅是个例子”,但我们应该用好这个例子,这样才会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必须以教材里组成的课本为出发点和带动点,链接到阅读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作品。那么学生如何进行链接阅读?我认为:(1)由句到篇,由篇到集的链接阅读。这种“拔出萝卜带出泥”的链接阅读,学生兴趣盎然,效果尤佳。(2)部分到整体的链接阅读。(3)相关内容的链接阅读:同作者不同作品的链接阅读,同体裁的作品链接阅读,同风格的作品阅读。阅读课本里的一篇文学作品,可把作者的传记及有关作品的评论三者结合起来阅读。

第三,应对教师的考问。现在的教学评价基本都是以分数为标准,其实考问的方法很多,如背诵、默写、简缩、扩大、摘举大意、分段述要、说明作法、述说印象等,而且都不必以分数来衡量,我们不能只顾考查学生对这一课掌握的程度如何对学生进行量化和客观化的评价,更应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方法掌握多少,学生实现知识迁移能力多大,要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

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按预习、讨论、练习的三个步骤实施,并将其落到实处,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提高,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就会增强,思维能力、认识水平就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栋.教学境界:叶圣陶教学理论的价值追求[J].中学语文,2011,(6).

[2]文启煌.润物细无声――喜读叶圣陶同志精心批改的十二篇少年习作[J].湖南教育,1979,(12).

[3]雷维平.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语译[J].宁夏教育,1983,(11).

[4]菡华.在播种的季节――“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讨论会”侧记[J].语文教学通讯,1983,(1).

[5]庄文中.试论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目的――学习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体会[J].课程.教材.教法,1990,(6).

[6]思阳.一次成功的盛会――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综述[J].语文教学通讯,1990,(Z2).

[7]朱文华.论叶圣陶建国前的散文创作[J].江苏社会科学,1992,(4).

[8]陈旭.叶圣陶扶植王力[J].人文杂志,19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