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汉语热”与“软实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汉语热”与“软实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与国内一些国际会议遵循所谓的国际惯例用英语作为会议语言的情况可以相提并论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汉语热”眼下正在国际上悄然兴起,汉语越来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重要语言,让不少目光深邃的老外们青睐和着迷。

“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这是《时代》周刊对 “汉语热”的评介。统计显示,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如火如荼,连年创记录,2005年已超过14万,其中大多是来攻读汉语言课程的;同时,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激增,汉语教材进入了许多国家课堂,有1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500余所的大学在教授中文。目前,全球学习汉语人数已超过3000万,到2010年将达到1亿人。

汉语让全球看好的缘由,既有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外在吸引力,更有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中国汉字独具魅力的内在吸引力,诚如著名学者季羡林称誉的:“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文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被称为“乡愁诗人”的余光中先生感受颇深地说:“成就自己游子作家的利器就是母语。中文在握,就是故乡在握。中文是真正的中国文化之长城。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

汉语是世界上三大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唯一没有消亡的从象形字到形声字、会意字交融相合和不断发展完善的最古老文种。华夏民族百载千年以来一直用汉语思想,用汉语交流,用汉语书写。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奇妙、科学、先进的汉语文化孕育了中国人的智慧,铸造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汉语功能和作用多多,能入诗、入歌、入画、入书,可篆、可魏、可隶、可楷、可行、可草、可宋。中国文化的薪火相传,靠的是以汉字为重要标志的汉文化独有的兼容性、包涵性、同化性的伟力所在,靠的是以汉字为主要载体的汉文化所具有悠久、深厚、丰富内涵的功力所在。

但是,与全球正在兴起的“汉语热”相对照,环视我们自己国度一个时期以来对待汉语的情形,却有许多令人汗颜、难以恭维的地方:一些国人、个别部门对国语的忽视、轻慢、贬低,甚至任意诋毁、、糟蹋,甚是令人费解。正如季羡林批评的“我们很多国人对不起自己的语言!”

重英语、轻汉语现象习以为常。可能由于某些科教政策和考核要求使然。现在不少学子和专业人士英文学得呱呱叫,但却说不好国语、写不好国文,一些人是“英语6级,汉语没级”。有的在自己的国土上对着国人说话,为求时尚而爱说洋腔洋调。有的通信部门设置的电话语言,不是国语在前、英语在后,而是相反,让多数不谙外语的国人打电话、用手机时首先入耳的是咿哩哇啦一通,如坠雾里云里。

在媒体宣传和产品取名上任意洋化。报刊上的有些文章,嵌着一段段的英文,全然不顾绝大多数中文读者的眼球。如今不少中国生产、中国人消费的商品名称的洋名化,大有披“洋”戴“洋”之势,看看街头市面上的眼花缭乱的物品和店牌之称谓,如一个视力镜叫“拉弗爱斯”;一样洗液奶名“吾爱基因”;一式皮鞋号“韦士戈兰多”;几款电动车依次道“邦尼达”、“依莱达”、“鹿贝尔”……..等等,不可胜举。中国的许多“上帝”只知洋七洋八牌子的美称,而不明“假洋鬼子”的真容。

随意简化汉字、简称语句。有的不按国家简化字标准的规范要求,任意生造只有自己懂的错字、别字、怪字、僻字;还有的随意地在标准汉字上增减笔划、去头掐尾。更有甚者,有的把一句完整的中文名称,只取前后两字来简化缩称。总之,是有意无意地让人看不懂、读不懂、听不懂、搞不懂。

“保卫国语,维护中文!”――一些有识之士喊出的这个强声,并非惊诧之音。捍卫母语,纯洁汉语,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这里,各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教育、科技学术部门责无旁贷,人们希望主管部门既要下大力鼓励汉语向外宣传和推广,同时也不能忘记对内国文的教学与管理。国家主管部门,特别是教育科技和语言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听取当前国内不少有识之士提出的“淡化英语考试”的强烈呼声,尽快制订和实施“国语优先政策”,并重视学生和考生提高学习、应用国语的水平和能力;建议在某些专业、部分机关和相关单位试行与英语类同的“中文水平等级考试制”,以向国人传递这样的信息: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打开世界之门,走出去发展自己,英语只是重要的交流工具,但绝不能替代国语。中国人必须首先学好母语,中文是第一的,她丝毫不逊于外国语言。(作者系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作家)

网友热议>>

英语比汉语易学易懂、表达明确,一些国际会议使用英语成本比汉语低而已,为了方便起见,不过是技术问题,联想到语言和文化自尊有点夸张。我们不必那么敏感,应该有更加宽容的胸怀。

――张 武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英国人、日本人推行奴化教育时,最先做的就是不准奴役地区的人说自己的语言,而说他们的语言。现在倒好,不用他们用刀枪逼着我们学,我们自己就已经给自己定了许多规定来折磨自己了,比如说从小学起就开始学英语,考研究生必须过6级,博士必须过8级,现在又要求用双语教学,我都闹不明白我们的教育究竟要做什么了。――警 钟

一个语言的通用性和发展,不是取决于语言本身的优劣,而是取决于主要使用该语言国家是否足够强盛,英语的普及和发展,与英国近代的强盛、美国现代的强盛是分不开的。语言是人交流的工具,却也是文化侵略的工具。真正激动人心的,不是“汉语热“和中文的迅猛发展,而是中国的崛起,国力的强盛,这就要提升民族自信心,中文的伟大正是其范畴。――李 洋

语言是人际交往最重要的工具,不同方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语言总是在互相影响。但必须承认,语言的影响并不均衡,从语言影响的强弱,可以看到“软力量”的强弱。英文现在是强势语言,现在的问题关键是国内的教育体制导致许多人既没学好英语,也没学好自己的母语。――雷 颐

一段时期以来,崇洋抑文的现象的确存在,在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不采用汉语却用英语,许多大学的很多院系不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程却十分重视四六级英语的过关考试,职称考试无论工作中是否用到英语也必定要把英语作为必考科目,与此同时,关于英语和汉语的争议似乎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于中国人而言,尊重母语,传承母语,是责无旁贷的。一个国家的文化是民族的根,是自主创新的不竭源泉;汉语是华夏文化的主筋,是文明古国的根脉。如果我们自己对国语都不看重、不爱护,怎能期望外人尊重、向往呢?爱护母语,就是爱我中华;维护汉语,就是维护文明古国的文化底蕴。这是提升我国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要求。

实际上,随着国际化的潮流,我们真正要思考如何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无论是“英语热”,还是“汉语热”,只要理性对待外来语种和文化,坚持学好母语,提升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这些冲击并不构成侵犯。闭关锁国的态度只会让自己的国家与外界失去沟通,最终导致自生自灭。关键是首先要在本国文化的奠基下,以理性的态度选择接受外来文化,才是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而不能崇洋抑文,在学习别国语言的同时忽视了本国语言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