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完美的理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完美的理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论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包含了孔子丰富的理想之道。不仅含有其一贯追求的政治理想层面的大同世界,还包含了儒家思想在审美层面的理想境界,同时,对今人加强个人的内心修养也有重要意义。充分关照本章中丰厚的理想之道,既符合深刻解读文本的需要,也符合重新感受经典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孔子;理想;政治追求;审美体验;道德修养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不是活在物质世界里,而是活在精神世界里,活在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之中。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饭,一杯水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理想使贫困的人变成富翁,使黑暗中的人看见光明,使绝境中的人看到希望,使梦想变成现实。而数千年前的孔子就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儒家宗师的完美的理想境界。

理想之一:政治追求的大同世界

子路要求治大国,冉求要做小国的执掌,公西华向往主持礼仪(礼仪在古代相当重要),这些都是国家的最重要的事。三位弟子虽态度越来越谦虚,但其理想都是一致的,即定国安邦治民。而较之曾点,又都在理想的境界上逊色一筹。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很高的境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曾点那清雅的一面,而且看出了曾点的理想的确和前三者不一样。在温柔平和的描述中,没有战乱,没有饥饿,儒家所追求的和平、安泰、丰足、礼乐教化得以全部显现。孔子及其弟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当时社会处在大动荡大变革时代。作为思想巨人的孔子,他在以智慧的目光思索和凝视这个动乱的世界时,感到极为不满,为此提出了“治世”的理想。孔子主张的是“仁”政,主张的是“礼”制,曾点将这种政治理想展示在春风中、沂水中、一片和煦春光游玩中,既可理解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也可引申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所描绘的师生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景象,是“礼治”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孔子想要实现的大同世界。它是那样的美好和安乐,是一个真正的真、善、美的境界。于是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这样的一段文字,自然朴实,语言隽永,真实的记录场面,信手勾勒一幅先贤和他的高足们论志的图画。曾点所展示的那一派气象,就是常常被后人称到的“曾点气象”“圣贤气象”,更是孔子终身追求的政治理想。

理想之二:审美体验的自然世界

当孔子问及曾皙有何打算时,曾皙描绘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何尝不是一幅“天人合一”的自然美景图?

曾点的理想,是在大地开冻,万物欣欣向荣的时节,安排一个洗涤自己,走近自然的仪式。看似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它却能给内心一个安顿。因为,自从人类开始用审美的眼光来打量这千变万化的世界以来,大自然就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自然界也就成了人们审美教育的课堂。

曾点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和生命情趣,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清静无为,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性情。对此,孔子喟然长叹,深表赞同。因为,曾皙描绘的清风沂水的生活暗合孔子壮志未遂,英雄无路的落魄心态,更符合孔子一贯的自然审美追求。孔子初步建构了一种自然美的审美模式,即不直接不纯粹地去谈论自然美问题,而是在与其哲学、仁学和美学思想的结合中加以阐明,并在其间自然闪烁自然美的光辉。“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篇第六》)即是孔子此审美观之诠释。

实际上,自然美的文化机制,是一种人格的比拟,一种审美境界。这种境界,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信手拈来的,只有那些具有顽强意志与执著情感的“我没入大自然,大自然没入我”这样超然心灵的人才能感悟与得到。孔子之所以把理想志趣放置在一个相当优美的自然环境里让弟子自由畅谈,是因为审美主体可以从自然对象中观照到自己,实现自己,从山川草木作为人的背景中获得自身的审美意义。“理想和志趣”经过雨水的洗涤和山风的吹拂,更显出人的美的本质力量。人们欣赏自然美,其实就是对在对象上显示出来的自身本质力量的观照。孔子在这次创造性的谈话中显示出来的睿智,曾皙在这次谈话中表现出来的理想情感,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表现。

孔子让自己的弟子在一次很平常的谈话中,感受到了自然美的意义、人的生命意义。

理想之三:道德修养的春风沐浴

《侍坐》中,孔子推崇曾皙那种“风乎舞雩,咏而归”的逍遥之境。曾皙所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实际上描绘的是一幅春光明媚,惠风和畅,一群青少年歌之舞之足之蹈之的音乐画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而论语中孔子与他的学生们谈到理想时,孔子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 于丹 教授认为,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因为所有外在的仪式不过是为了一个内心的安顿。

其实,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生活中,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并不在于他给自己定了多高的目标,而在于他内心是否能有一种淡定的理念,是否能把握自我。在自然生活中,在认知内心中,你越淡定越从容,越舍弃那样一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越才不会在社会中失去自我,越才能够有所担当,做到最好。

总之,理想不一定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一种权势或者金钱,而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在乎的东西,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先哲孔子和他的弟子用含蓄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真正的、丰厚的理想之道。著名诗人流沙河也用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比喻、优美的诗句讴歌了理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是珍珠,一颗缀联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古,先辈照子孙。

参考文献:

[1]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第1版

[2]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