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税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税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而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规格。上海海关学院税务本科专业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方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入选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认可。为了进一步优化税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项目组开展了学生问卷调查,本文针对此次问卷调查反映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完善税务特色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税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色;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9-115 -04

目前学术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过程说、方式说、方案说、要素说、机制说等多种观点 [1]。虽然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定义的视角不同,但本质一致。简单概括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较为稳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等一系列要素。可见,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有机整合和综合使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依据,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了多个不同的子系统,而不同的子系统又要各自的系统和运行规律。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范围很广,本文基于本次问卷调查结果,从税务特色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方案视角,分析优化我校税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学生与往届毕业生对我校税务特色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评价情况,提高办学水平与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项目组组织了本次学生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分为我院税务专业在校学生和往届本科毕业生,并且针对不同对象设计了不同的问卷,问卷内容和重点有所区别。本次调查收到在校生调查问卷183张,其中有效答卷175张;收到往届本科毕业生调查问卷68张,其中有效答卷53张。本次问卷调查的覆盖面范围较广,有效参与度较高。本项目组对此次调查问卷进行深入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我院税务特色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认可。学生对当前税务专业就业满意度较高、学生对税务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表示满意、用人单位对学生满意度较高、学生对专业课任课老师评价较高等。同时,也显示我院税务专业仍然存在专业优势不明显、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不足、实践机会较少等诸多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对策。

一、我校税务特色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上海海关学院是海关总署直属高校,为海关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海关人才是办学首要任务,即立足海关,服务社会。因此,我校税务专业(关税方向)属于海关专业,根据海关对关税人才的需求,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计划招生,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海关系统公务员,按照计划在海关系统就业。税务专业2007年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得到了海关总署、教育部和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8年入选教育部税务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2011年6月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10月入选教育部“国家特需人才培养项目”——税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试点建设单位。学校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税务专业建设,从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多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和支持。税务专业以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开展税务特色专业的各项建设工作。经过近5年的建设,税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此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税务专业在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建设成果,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对我校税务专业就业满意度较高

就业情况是衡量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在校生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认识:比较清晰(66%)、不好确定(23%)、很清楚(11%);学生对税务专业就业形势的认识:可以(47%)、有些迷茫(31%)、充满信心(15%)、十分担忧(7%);毕业后的职业选择情况:考公务员(92%)、进入专业对口的单位(5%)、无所谓专业对口(2%)、考取研究生的学生(1%)、自主创业(0)。即77%的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明确,61%的学生对税务专业就业形势满意,90%以上的学生计划报考公务员,这说明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与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及税务专业的特色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校学生对我校税务专业的普遍认可。我校2007-09级税务专业属于海关专业,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海关系统公务员,就业前景比较乐观。税务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100%,其中85%考入海关系统公务员,其余毕业生考入税务等部门的公务员。毕业生就业情况说明我校税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准确,符合社会对税务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学生对税务专业的培养目标的预期与我校税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致

本次对在校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税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专门人才(42%)、应用型专门人才37%、复合型专门人才19%、学术型专门人才(2%);学生对我校税务专业培养目标的了解程度:比较了解(64%)、了解(13%)、不太了解(23%)。我校税务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税务专业人才与学生预期一致,是比较准确的。

(三)学生对我校税务专业课程设置比较满意,认为自身海关业务能力优势明显

对在校生问卷调查中,认为税务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合理的占68%,认为合理的占5%,即七成以上的学生认可税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对毕业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院税务专业与其它院校税务专业毕业生相比,优势由低到高依次为:海关业务能力(70%)、敬业爱岗精神(10%)、团结合作与艰苦奋斗精神(8%)、税收基础和专业能力(6%),协调、公关、组织管理与宏观调控能力(6%)。

我校税务专业以关税为特色,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传统的税务专业课程以外,围绕关税开设了一系列特色课程,如关税制度、关税理论、商品归类学、原产地规则、海关估价等,初步建设起以关税制度为核心的特色课程群,有利于体现税务专业的关税特色。而这些课程在国内同类院校中鲜有开设。此外,我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通过严格的“一日生活制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纪律观念和吃苦奉献精神。

(四)学生对我校税务专业课任课老师评价较高

对毕业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我校税务专业任课老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敬业精神、知识结构以及学术水平普遍评价较高。我校税务专业教师结构(职称、学历、年龄和专兼职)较为合理,多数老师有海关或税务的工作经验,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较强。

(五)用人单位对我校税务专业毕业生比较认可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是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试金石。此次对毕业生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海关、进出口企业、会计事务所等用人单位对我校税务专业人才的满意度是:一般满意(46%)、较为满意(42%)、不满意(8%)。另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所学专业的重视程度是较为重视、一般重视和不很重视的各占1/3。其实这两个结果并不矛盾,因为我校税务专业毕业生多就业于海关系统,而海关业务种类复杂,分工繁杂。一般来说,审单、归类、估价、稽查等专业性强的工作岗位要求关员具备一定的海关税收专业技能,因而这类岗位更加重视税务专业的毕业生;而人事、缉私、物流监控等岗位对税收专业知识的要求不太强,因而从事这类岗位的毕业生就会感觉到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不是太重视。但从各海关反馈的信息看,从事审单、归类、估价、减免税等关税业务的税务专业毕业生普遍具有上手快、实践能力强、适应性强的、可塑造性强等特点,能够很快适应海关工作岗位的要求。虽然刚毕业工作一年,但有些毕业生已经成为海关的业务骨干。因此,用人单位,尤其是海关对我校税务专业毕业生普遍比较认可。

综合分析此次问卷调查,我校税务专业的建设成效令人欣慰。我校税务专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税务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比较准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厚基础、重应用、显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设置比较合理,关税特色课程群基本形成。可以说,我校税务专业经过5年的建设,已经构建起“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肯定。这些建设成果为我校税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此次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探寻和揭示税务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为进一步优化税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客观依据和路径选择。

二、我校税务特色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项目组开展此次学生问卷调查,是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校学生(含在校生和毕业生)对我校税务特色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客观真实的评价及建议和意见,进而为深化税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客观依据和路径。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反映我校税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进一步优化。在此,把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对税务专业爱好度不高,而对其就业满意度较高,对我校税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总体评价比较客观

通过此次在校生问卷调查发现,25%的学生对税务专业本身非常满意,63%的学生是为了毕业和就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填报高考志愿的盲目性。据此次在校生问卷调查统计,在选择我院税务专业的学生中,46%是出于家长和亲朋好友的意见,23%是由于税务专业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即70%的考生不是因为爱好税务专业,而是由于其就业前景好。这种专业选择状况必然影响学生对税务专业的爱好度。同时,在对毕业生问卷调查中,学生对我院税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评价结果是:15%的同学认为特色明显,有竞争优势;44%的同学认为有一定特色,但没有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30%的同学认为有一定特色,但专业基础不扎实。虽然总体满意度不高,但是我们认为这种评价结果是真实客观的,而且来之不易。因为我校是刚升本院校,税务专业仅有一界本科毕业生,正处于探寻研究本科教育规律、教育理念、教学计划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期,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都不足。

(二)学生认为我校税务专业对学生创新思维与相应能力的培养比较缺乏

此次对毕业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院税务专业与其它院校税务专业毕业生相比,差距由高到低依次为:创新思维与相应能力(31%)、协调、公关、组织管理与宏观调控能力(29%)、税收基础和专业能力(19%)、人文社科、科学素养等综合素质(14%)、敬业爱岗精神与艰苦奋斗精神(7%)。本科教育不仅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但是,我校本科教育起步较晚,而长期的专科教育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缺乏对学生科研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这就造成我们在本科教育过程中,在对学生科研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既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重视,也缺乏相应的培养经验和能力。因此,提升我校学生科研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开发建设能力不足是制约本专业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学生认为在我校税务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机会不够、案例教学不足

对毕业生问卷调查中,学生认为我院税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为:80%学生认为实践机会不够,68%学生认为案例教学缺乏。税务专业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与学生要求相差巨大,其主要原因有:一是课程特别是非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挤占了学生实践机会的课时量。根据2008级税务专业教学计划,总课时量高达2880个学时(不包括军事、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其中公共基础课和通识教育占了学生总课时的51.3%,专业基础课占28.2%,专业课仅占20.6%。学生没有课余时间开展实践学习;二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制约。开展案例教学和指导实践要求教师必须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经验,但许多教师缺乏海关或者税务方面的实践经验,影响了案例教学的开展。另外是“迷你型”学校的制约。由于我校办学规模小,学生总数不足2000人,经管法文共8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的学生人数很有限,办学规模效益较低。因此,除了比较优越的海关实习基地外,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尚不完善。如税务专业目前尚未建设起本专业一体化的实验室,与其他相关专业交叉融合的综合实践教学更困难。

(四)学生认为税务专业基础不扎实,特色优势不明显

根据毕业生问卷调查,28%的学生认为我校税务专业建设有一定特色,但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在我院税务专业与其它院校税务专业毕业生相比优势与差距调查中,税务专业基础知识在优势中列第四位,而在差距中位列第三。这反映出我校税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不够合理。如2008级税务教学计划中,公共基础课和通识教育课所占比例过多,加之海关类基础课又占了13.8%,这就压缩了税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税务专业基础课仅占14.4%。此外,专业选修课所占比例也过少,专业选修课开课也不足,专业课教学难以深入细致。同时,我校税务专业为关税方向,在2008级课程设置中,只有关税制度、关税理论与政策、海关商品归类学、海关估价与原产地规则共计14学分的课程是直接与关税相联系的,而且多属理论课程。这就不利于凝练税务专业的优势和特色。

(五)学生认为应该进一步改革我校税务人才培养模式

在本次对毕业生问卷调查中,学生认为我校税务人才培养方面应作些改革,问题按照重要性排序,结果是:第一是加强税收基础知识的培养,拓宽知识面;第二是加强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第三是加强海关专业知识和海关业务技能的培养;第四是加强外语、计算机等工具学科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由此可见,“厚基础、重应用、显特色”的税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是正确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基本框架是比较合理的。但是,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税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进一步完善我校税务特色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层次复杂。因此,本文基于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研究优化我校税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科学定位我校税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目标和宗旨。因此,随着我们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税务专业人才。

但是,由于高校在办学模式、办学特色、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各自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模式等方面各有千秋,进而细化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形成专业人才在基本专业技能上的差异化和多样化——特色。因此,随着上海海关学院对教育思想、办学模式、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等重大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办学实践的发展,对学科专业布局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形成以管理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学科交叉融合、互相支撑、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现代海关学科专业体系。而升本之初,学校是通过在本科专业下自主设置海关专业方向的方式,通过特别的课程设置以体现海关特色,形成了基本覆盖海关主要业务领域的海关类课程体系和海关类专业体系。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这种专业设置方式难以从根本上满足海关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我校于2010年成功获批海关管理专业,成为全国唯一开设海关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所以,学校对所有的本科专业进行大幅度调整,税务专业自2010级起,去掉专业方向——关税方向,不再是海关专业,不再实行海关总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就业面向转为面向全社会。这种巨大变化要求税务专业必须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我校税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具有更广泛的社会适应性,经过深入调研和论证,目前定位于“为财政、税务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税务专门人才。”

(二)围绕税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我校税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围绕我校税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针对此次学生问卷调查反映的问题,对税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度研究和改革。首先是修订税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在2012级税务专业教学计划修订中,主要贯彻以下四大原则:

一是压缩总课时量,给学生留出更多时间开展实践创新活动。目前总课时量为2359个,课堂教学课时减少约500个,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留出时间。

二是精简公共基础课,给专业课程留出空间。目前公共基础课占48.8%,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占比超过50%(分别为21.6%、29.5%),更有利于夯实专业基础。

三是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目前实践教学学士比例由20%提高到25%,其中专业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时数和课程门类都有所增加,进一步拓展实习的领域,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并配备专业指导教师。通过增加课内外和校内外学生实践,培养学生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

四是加强关税类特色课程群建设,进一步凝练专业的关税特色。在已经开设《关税理论与制度》、《关税制度》、《海关估价》等关税特色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前伸后延”。前伸就是深入挖掘关税理论、制度和关税技术的理论基础,增设《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纺织商品学》等课程;同时,后延就是开发实训课程和案例教学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增设《海关商品归类实训》、《海关查验技术专题》、《WCO—Learning》、《报关原理与实务》等课程。因此,税务专业关税特色课程群建设更加完善,大致框架如下:

(三)整合教学资源,进一步优化税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种教育资源的综合运用。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但由于学校不可能拥有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教育资源,学校单靠自身培养人才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拥有教育资源的单位、部门等与学校相互支持,建立人才协同培养新机制,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突破目前以“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开门办学的理念,积极进行学校内部、学校之间、学校与行业之间、学校与地方之间以及国际之间的广泛合作和深度融合,探索建立税务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共同培养高素质、跨学科、应用型专业人才。

在探索建立税务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方面,主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改革:

一是加强税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提升教师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目前税务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专业素养较高。其中,有3名教师担任海关商品归类等关税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海关实践经验丰富。但是,具有税务等行业背景的教师不多。为了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本专业一方面选派专业教师“走出去”到海关、税务师事务所等部门交流学习。同时,聘请了3名海关业务骨干和2名税务师事务所的业务骨干做兼职教师,聘请了7名关税专家和2名税务专家做兼职导师。这些海关税务兼职导师和教师的聘请,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有利于弥补海关、税务等特色课程和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不足,将有利于培养具有关税特色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税务专业人才。目前重点是加强与税务系统、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报关公司等的合作,聘请更多更优秀的兼职教师,同时,选派教师到这些单位进行实践调研,也可以进一步拓展专业实践教学基地。

二是实践导向,注重培养税务专业人才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税收专业教学活动与实践联系紧密,对实践教学条件要求很高。海关学院已经建立H2000通关管理系统、国际刑警组织缉毒教学系统等紧贴海关业务的模拟教学环境。同时,学生在“海关总署院校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和毕业实习,形成了“关院合作、实践导向、共同设计、联合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这种实践教学模式非常有利于税务专业人才的海关特色教育。

但是,由于税务专业2010级之后不再属于海关专业,学校已经建立关院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将不再适用于税务专业。因此,建设税务专业自身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非常急迫的,而海关特色是锦上添花。目前,我们在税务专业自身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如下探索:

(1)进一步丰富实践教学的内涵。把实践教学分为基础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训练等层次,实践教学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大致分三个层次:首先是扎实财务会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其次是建立税收专业主干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如税收管理、税务、税收筹划等实践教学;第三是建立与关税相关的海关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2)进一步增加课程内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时数。要求税务专业基础和主干课程,尤其是业务性强的课程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同时,强制推广案例教学。

(3)进一步创新实践教学的手段。除了电子模拟试训、专业和毕业实习、现场观摩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外,利用第二课堂开拓实践教学方式,如带着问题到现场开展调查研究、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参与专业技能大赛活动、组织兴趣社团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灵活、务实的实践教学,实现学以致用之目的。

(4)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领域。在“关院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基础上,拓展实践教学领域,加强税务专业实习,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国内税收的政策、法规和征管技能。因此,2011年12月首次选派8名税务专业学生(海关专业)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3个月的毕业实习。他们认为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毕业实习,不仅提高了会计、财务、审计、税务等专业应用能力,更有利于培养海关税收的征管能力和开放性的视野。同时,我校实习生业得到会计师事务所的充分肯定。

通过这些改革和尝试,逐步构建起课内与课外教学、校内与校外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将实验教学贯穿于专业学习的全过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并重(从理论——实践——理论——实践),从而使税务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螺旋式提升。

探索建立海关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税务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海关、税务、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地支持与配合,会受到诸多因素和条件的制约。因此,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而本项目组仅就本次学生问卷调查所反映出的我校税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和对策。

参考文献:

[1]姚凤民.广东商学院财政学(税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09).

[2]杨森平.高等院校财经专业税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实践探究[J].商业现代化,2011,(02).

[3]杨晓妹.税务信息化视角下税务专业教学改革方向[J].湖北财经高等庄客学校学报,2009,(12).

作者简介:

李九领,上海海关学院经管系主任,教授;

张磊,博士,上海海关学院经管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