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尼泊尔挂毯与中国汝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尼泊尔挂毯与中国汝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能称之为艺术品的,远非直观看到的那份美丽,在走进园博园尼泊尔馆手触真正的纯手工羊毛地毯时,我理解了人们为何舍不得把它踩在脚下感受其如雪般的奇特了,当它成为壁挂毯,被镶在高贵的木框里时,人们会情不自禁产生对艺术珍品的感叹。

同样是纯手工,以传承艺术为己任的中国汝窑,当之无愧。高达十三道工序的制作过程,包括淘泥、摞泥、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成瓷、缺陷的修补等,才能让其古朴与典雅为世人所称赞。

我在尼泊尔馆看到关于挂毯的介绍,纯手工模型是它宣传中最大的亮点。上世纪60年代初,一些中国藏人涌入尼泊尔,带去了手工打结地毯设计工艺,使尼泊尔地毯生产和出口逐渐发展起来。要说这还得是国人的智慧,生活内外的艺术早已绕指柔了。

汝瓷始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衰于南宋,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流传到今天的真品已不足百件,已知的仅65件,分别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达维德爵士基金会7件,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美国克利夫芝和圣路易等知名博物馆和私人典藏约10余件。

香港苏富比2012年4月4日举行“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当中有900年历史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先拔头筹,拍卖由第一口价四千万港元开始,有八位竞标者争持约十五分钟,当叫价至一亿四千万港元时,一名电话竞投者与一位场内竞投者仍激烈争持,再经过十口叫价后,最终以三十四口叫价,由电话竞投者以天价二亿零七百八十六万元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并较估价高逾三倍。

物以稀为贵,不知以后尼泊尔挂毯会不会也因工序的繁琐以及逐步攀升的价格,而被迫尘封,入了博物馆的典藏。

汝瓷是我国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因为宫廷垄断,制器不计成本,以玛瑙入釉,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俗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

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

汝窑器有瓶、尊、盏托、碗、盘、洗、奁、水仙盆等日用器,少数还有堆花、印花等装饰,底部更有青花年号款,多是用刀笔刻画,和印花、模印等工艺。另外,在传世品的个别器物上还出现有文字。如“奉华”二字多见于尊、瓶、碟之上,“蔡丙”、“宁”则是见于小碟与洗上。文字虽不是装饰,但仍提高了对器物的鉴赏意趣,其中“奉华”应是宋奉华宫的专用物。

1952年,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工艺品,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专家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从此,汝瓷成了汝州的一张名片。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伟大的艺术品竟然是“无心插柳”的杰作。勤劳智慧的汝州人民在用泥巴制作陶器生活器皿时,由于火候过高烧造出了不同于以往的陶器产品,表面光滑细腻,色彩迷人,为世上少见。激发了汝州制陶艺人们的聪慧技能,在不断的摸索和改进中,使这一发现愈来愈成熟。

对于一件真正的艺术品,似乎少了神秘感就不完整了,由于文献记载不详,遗址出土甚少,汝官窑口之谜一直困扰着中国。虽然已有一些考证及答案,但是,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汝窑将会有更多的发现。

当那随光变幻,犹如“雨过天晴云”之曼妙的汝窑有幸被您远观赏析的时候,追逐它的这一路,尽是铺满了文化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