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双氯酚酸钠在清宫、诊刮术中镇痛效果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双氯酚酸钠在清宫、诊刮术中镇痛效果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双氯酚酸钠清宫、诊断性刮宫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门诊、住院部经医生诊断需做清宫或诊断性刮宫术患者共334人,均有吸宫术、刮宫术的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和服药禁忌证。随机选择分成常规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45min将双氯酚酸钠栓1枚50mg轻轻塞入2cm以上处,对照组术前无任何处理,记录术中的疼痛程度及药物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无痛率为32.95%,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5.23%,而常规组的无痛率仅为3.16%,疼痛缓解有效率为30.38%。两组镇痛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

【关键词】:双氯酚酸钠栓 清宫术 诊断性刮宫术 疼痛

【中图分类号】R713.4+1;R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08)07-0053-02临床上因不全流产、药物流产、功血等需要清宫、诊断性刮宫患者数量较多。一般吸、刮宫术引起的疼痛使大多数妇女害怕而难以接受,我院在清宫、诊刮术中对双氯酚酸钠的镇痛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从2006年5月至2007年10月在本院门诊、住院部经医生诊断需做清宫或诊断性刮宫术患者共334人,均有吸宫术、刮宫术的适应证,无手术禁忌症和服药禁忌症。随机选择分成2组,其人员在年龄、孕产次、疾病种类等无显著差异,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分组与用药方法

1.2.1.1 常规组:术前不做任何镇痛处理。

1.2.1.2 观察组: 采用塞肛法。患者于手术前45min将双氯酚酸钠栓1枚50mg(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轻轻塞入2cm以上处休息。

1.2.2 手术方法:按常规吸宫、诊刮宫术操作1,术后均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2.3 观察指标与分级标准:

1.2.3.1 疼痛程度按WHO规定进行疼痛分级:0级(无痛): 腰腹酸胀, 稍感不适。1级(轻度):腰酸腹胀,可忍受,微汗或出汗。2级(中级): 明显腰腹酸痛伴出汗, 呼吸急促, 仍可忍受。3级(重痛):强烈腰酸腹痛,不能忍受,多伴喊呼,辗转不安。将0~1级者定为有效。

1.2.3.2 药物副反应:胃肠道反应、头痛、眩晕、灼痛等。

1.3 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进行处理。

2结果

2.1 三组术中疼痛程度情况见下表

2.2 药物副反应:观察组有1例出现一过性灼痛,未经处理1h后自行消失。

3讨论

在妇产科因不全流产、药物流产、功血等需要清宫、诊断性刮宫患者数量较多。这些患者虽然宫口比未育者较松,但精神紧张、轻度地机械性宫颈扩张、吸管与刮对宫壁的刺激、术中PGF2α含量增加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等都给受术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尤其是一些敏感受术者,除疼痛外还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兴奋,导致人流综合征的发生。而用异丙酚静脉麻醉需要患者禁食6~8小时、存在麻醉意外、窒息等危险,并需要麻醉医师参与,费用较高。

在吸、刮宫术前采用双氯酚酸钠栓塞肛镇痛发现:观察组无痛率为32.95%,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5.23%,而常规组的无痛率仅为3.16%,疼痛缓解有效率为30.38%。常规组普遍存在疼痛,两组病例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

双氯芬酸钠为新型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用于各种手术后引起的疼痛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释放,降低肌体痛觉受体对炎性刺激的敏感性和提高肌体的痛觉阈值达到镇痛效果3。双氯芬酸钠口服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另外有头痛、眩晕等症状3。而其栓剂仅为一次性直肠给药,极少见副作用发生。直肠粘膜吸收后作用于盆腔,40min后有效率为96.9% 4,子宫的感觉神经纤维主要来自骶、主韧带、宫旁组织。所以术前45min直肠局部给药,既不增加手术难度,又减轻了宫颈扩张和负压吸刮等对子宫壁的刺激,止痛效果显著。术中受术者安静,配合手术,使手术时间缩短。比麻醉镇痛方法简单、安全、经济、是目前吸刮术时值得推荐的止痛方法。但对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高过敏体质者禁用。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六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98

[2]郑宽,霍景文.局部麻药.见: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主编.药品集.第九分册.第一版.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135

[3]王雪洁, 高彩芹, 曲知芳, 等.双氯芬酸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J].山东医药工业,2001;20(3):17~18

[4]盘红梅,黄青萍,蔡乐等.双氯芬酸钠剂型的开发应用[J].海峡药学,2000;12(3):126 (收稿日期:20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