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培养学生的物理自学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培养学生的物理自学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物理 自学能力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B-0048-02

常听到一些学生感叹:数学繁,物理难,化学死板板。其中的“物理难”最令学生倍感头痛。之所以感到物理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学生缺乏自学能力。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能在物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这是物理教师努力探究的课题。学生的物理自学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这些方面的一些探索。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自学包括:预习阅读、课中阅读、复习阅读及课外阅读。

预习阅读是学生在教师未授课时事先阅读相关课文,分细读和粗读,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为了指导学生阅读,教师应给学生提供预习提纲。现在的物理课本图文并茂,学生课前抽出一点时间看一下新课的图片,大体了解下一节课的中心内容,思索一下相关问题,然后带着关注的问题进入下一堂课的学习,听课效率自然会提高。

课中阅读是教师在教学进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相关的课文段落,精准理解相关的概念、物理规律及实验操作要点。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一节时,让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几个问题:1??实验中的小车为什么每次都要从同一高度处开始释放?2??三次实验中为什么分别采用毛巾、棉布、平滑的木板作水平路面?小车在不同的跑道上运动情况怎样?3??如果水平路面无限光滑且足够长,小车将会怎样运动?学生阅读思考后用心观察实验,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复习阅读是指完成了一个单元或一整章的课程学习后,要求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和整理笔记。这能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归纳整理、强化记忆所学的知识。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学生可以很快背下来,但如果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述,多数人不能做到。经过复习阅读后学生增加了感悟,才能将其内化成能运用自如的知识。“随便翻翻”是鲁迅先生教给学生的一种阅读方式,也适用于复习阅读,就是利用茶余饭后的零星时间,随手翻看自己的学习笔记。许多知识的感悟、记忆的加深、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往往就在这“随便翻翻”中完成。养成这种习惯的学生学识和学习兴趣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课外阅读是自学的重要形式。在学习物理中会遇到许多学术问题需要参考课外资料,特别是现在的课本图片多,教师针对这些图片的讲解少,学生往往需要参考阅读一些辅助资料才能较好地理解其中一些费解之处。提出一些课外思考题,布置学生写小论文等可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了解物理学科的背景知识,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在学习了地磁场、光纤通信、惯性的大小、红外线、紫外线、光敏电阻、超导等知识后,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回答简答题。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但获得不少的学科背景知识,还培养了自学能力及关注科技发展的习惯。

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提高学生物理实验操作技能是提高其物理自学能力的一部分。有的学生因为实验技能差,害怕实验而对物理敬而远之。要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首先教师在上课时要正确地演示实验,正确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演示成功才能吸引学生,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才能为提高技能打下基础。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课堂,还要在课外进行。如学生在初接触电学实验时,顾虑较多,有害怕心理,兴趣不高,女生尤其如此。教师在课内外给学生演示一些常用的电工操作,并要求学生跟着做,或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做。学生安然无恙地完成了操作,真切地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消除了畏惧心理,增强了学习兴趣。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在课本的实验中,在明确了各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后,操作起来就能从容不迫,得心应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学习各种仪器的使用,利用器材做教材中或教材外的实验,教师做适当的引导提示。当学生具备灵活使用仪器的基本技能,并完成了许多课本实验后,就有了操作的信心和兴趣。此外,教材上的一些实验如“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验电器”“二力平衡条件”“杠杆”“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及方向规律”“简易密度汁”等,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学生完成后教师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甚至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饭做菜,因为这也是一种培养操作能力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体会了怎样安排操作顺序,怎样合理地利用时间,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学生通过课内外的实践,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后,教师的一些课堂演示就可以让他们代劳了。这不仅能使他们经受更多的锻炼,还能使他们增强自信,提高学习兴趣。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了,物理学习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三、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习题训练在物理学习中是极重要的一环。物理中有许多分析、计算的问题,学生只有通过相当数量的训练,才能把物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提高学业水平。

策略上,培养学生自我训练,首先要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习题训练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因为高不可攀的东西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经过一定的深度思考后解决问题,学生才会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才会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

技术上,在训练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思路,强调分析物理过程。通过条件分析找出各有关物理量的关系,然后列出等式、方程(组)、不等式,使问题得以解决。

[例]一绳子拴住一个浸没在水中的物体,用400N向上的拉力可使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当物体体积的五分之四露出水面并静止时,绳子施予物体向上的拉力为500N,求该物体的密度。

分析:设物体浸没水中受的浮力为F浮。依题意,整个过程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过程:物体在重力、拉力、浮力三个力的作用下在水面以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G物=400N+F浮。

第二过程:物体有五分之四的体积露出水面,在重力、拉力、浮力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有:G物=500N+F浮。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得:F浮=125N,

G物=525N。

那么m物=G物/g=……

V物=V排=F浮/ρ水g=……

ρ物=m物/V物=……

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分析,可让学生掌握解题的一般规律。

另外,教师可指导学生建立一个自己的“习题集”,专门收集那些曾经让自己苦思冥想,或经过与同学讨论、请教教师而获破解的习题。解这些题各有“绝招”,学生收集的“招数”多了,就能成为解题达人。要求学生钻研一题多解,学习编题、改题,也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之一。

操作上,每教一章书,从相应的资料中挑选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或有趣的题目备用。布置作业时,除了全班学生要完成几道基础训练题外,还另外附加选做题,让自己觉得可以完成的同学去完成,这样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多途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作为教师教学的一大目标。教师在思想上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能力学到和学好知识,要鼓励他们主动自学;在时间上要给予支持,特别是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思考、训练的时间而不是教师一言堂。其次,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交流,指导或提醒学生,使学生知道如何随时修正自己的认识,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学生学会反思,学会评价自己的学习,学会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才是学会了学习。再次,要培养学生在阅读、实验、习题训练的过程中,养成爱思考、爱质疑的习惯,敢于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还要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从课外书籍、电视、网络上汲取与物理有关的知识,这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

自学能力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对人的终身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提高自学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物理教师,应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致力于对提高学生的物理自学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