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再论素质和素质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素质”、“素质教育”、“高素质人才”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可是,素质究竟是什么?何谓素质教育?怎样的人才是高素质人才?似乎又讲不太明白。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也没找到一个权威的说法。
一些崇尚西方的人士讲:欧美经济发达,国民素质高,是因为欧美很早就推行了素质教育。欧美教育重视先进的科学技术,更重视个性发展,注重潜能开发,允许标新立异,鼓励个人奋斗。它培养的学生思想自由、开放、敢于冒险、勇于创新。他们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工业革命;他们制造军舰和火炮,一度征服了世界;他们发明了电,有了电灯、电话,有了电机电器,率先跨进了电气化时代;他们发明了电影、电视、手机、电脑,在信息处理和传播上领先世界。虽然总人口不足10亿,却创造了全世界四分之三以上的财富……欧美教育功不可灭。欧美模式的素质教育是成功的、成熟的,值得我们学习。
一些满怀爱国情愫的国人讲:我们有几千年的文明,有孔孟之道,有四大发明。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哪个朝代没有过傲世的辉煌?现在,我们又重新崛起。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有了载人飞船和探月卫星,有了东风31和中华神盾,有了青藏铁路和三峡电站。我们用不到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育着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
或许,由于人们的政治取向不尽相同,对东西方教育的优劣看法不一,对素质与素质教育理解各异,但他们对中国式素质教育的期盼是一致的,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素质教育是看好的。
对素质一词,尽管人们不太明白它的确切含义,但对它还是有一个较为一致的感性认知的。
首先,素质是人的属性,且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即与人的大脑活动密切相关的本质属性。如人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创新意识、社交能力,对图形色彩的敏感,对音乐旋律的灵感,以及身体的灵活性,应激性等。而人的肤色、性别、长相、血型等属性主要取决于遗传基因,通常不归属于素质的范畴。其次,人的先天因素只是素质的物质基础。素质主要是由后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社会实践,即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人的婴幼儿时期和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发育和大脑潜能开发的最好时期,也是素质基本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一个人的素质基本形成后,在一定条件下是稳定的,并长期影响他的人生追求和行事风格。在其以后的社会活动中还会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同时应该看到的是,对人的素质,除少数体能方面的低层次属性外,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它是不可定量测定的。它只是以世人的行为方式、道德标准、是非对错为参照,因而它是相对的,因此可以说素质是有阶级性的。另外,一个人可以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比世人素质高,但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各个方面都超乎常人。俗话讲“人无完人”即此意思,高素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往往是成功的人,但成功的人在人们心目中不一定都是高素质的。可以说,素质是由人们评价的。它不仅具有阶级性,还具有民族性,带有感彩。
关于素质我们可以概括为:素质是人的基本属性。它与人的大脑活动密切相关,是精神层面的高级属性。健全的大脑是素质的物质条件,大脑活动才是素质的根本。一个人素质的形成主要是由后天教育及自身社会实践决定的。从婴幼儿到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素质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人的素质通常没有统一的测量标准,它只是以人们的行为方式、道德规范、是非判断为参照,因此具有相对性。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素质是具有阶级性的。个人素质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社会价值,但人在社会活动中会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素质。素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有适应性。
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决定他的个人前途和社会价值,国民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和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是教育的天职。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素质教育?
西方教育重视先进科学技术,重视个性自由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掌握最新科学技术的创新型人才;西方教育重视竞争意识的培养、鼓励个人奋斗,适应当今竞争激烈的经济全球化形势。但它以个人的成功为最高目标,为获得权力和财富不惜损人利己,甚至不择手段的资本主义属性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因此,我们不能照搬西方教育模式。
东方教育过于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轻视甚至排斥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注重与人为善,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但安于现状、循规蹈矩,不愿改革创新,缺乏竞争意识。可以说,传统的东方教育模式是落后的。
我们需要的是东西方先进教育思想和方法的融合。我们的教育方针指明了中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我们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应该的,几千年的文明能够延续至今,肯定有很多好的东西。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比我们早,现在仍有很强的发展势头。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又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率的提高。我们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吸收转化并加以创新。当今是竞争的社会,引进西方的竞争意识,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精英,有利于我们在强权政治的社会氛围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人素质的形成,是从胎儿就开始了的。婴幼儿时期母亲的乳汁和早期的营养显然是大脑发育的物质基础。大脑的体积、沟回,脑细胞的数目,脑细胞间的交联程度,与之有很大的关系。人一出生就认识了妈妈。随着婴儿的长大,大脑在发育的同时也收集和处理每天所接收到的信息,形成最初对人间的认识,并有了人的情感。婴幼儿到青少年时期,伴随着成长同时接收并贮存了大量信息。有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有文化的、科学的、技术的,有音乐的、美术的、体育的。通过对信息的处理(筛选、比较、去留、压缩)形成记忆,形成观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自己应对社会的预备程序,并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独立于其他任何人的人格和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最大的首先是孩子的父母或身边的亲人。他们的表现对孩子最初素质的形成有着特殊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一个完整和睦的家庭,充满爱心、富有责任感的父母,会养育出心态健康、聪明善良的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中学以至大学以后,学校逐渐取代家长负起了素质教育的责任,学校的教育行为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所所将学生全面发展放在首位的学校,一位位知识渊博、充满爱心的教师,将造就一批批有社会责任感、有较高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积极向上、敢于改革、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就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几点看法与建议:
首先,应该看到“应试教育”的存在价值及发展方向。“应试教育”是一个有争议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才是应试教育?大概谁也找不出一个精准的定义。但应试教育又是一个常用词,人们经常对其发表自己的看法。其实,人们对应试教育的看法也有着片面性。一些人认为应试教育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只以升学率为唯一目标,以题海战术为唯一教学手段,将学生培养成了解题机器……,欲将其一棍子打死而后快。另一些人则认为应试教育是目前必不可少的教育模式,社会、家长和学生本人都将上大学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作为鲤鱼跳龙门的唯一通道。哪所学校高考上线率高,哪所学校就是好学校。其实应试教育只是素质教育片面化的一种权宜之计,它以培养和选拔人才为最终目的,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它在现今社会也有存在的价值,如何将其向素质教育方向引导,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既有利于高一级学校的需要,也有利于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教育部门的优先议题。应试教育是跟着高考指挥棒转的。指挥棒如何转是教育行政部门智慧的体现。政府如果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特别是高职毕业生和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待遇和就业率,独木桥上的过客就将减少,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会有了机会和可能。
其次,九年义务教育无疑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伟大举措。但是,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山区中小学的义务教育仍不尽如人意。学校位置差、教学条件差、教师待遇差、教师素质差的状况仍没有根本改观。由于除了教师的正式工资,学校没有多余的办学经费,教学设施不齐,更谈不上更新换代,图书室形同虚设。教师待遇差导致外面的大学生宁可在家“啃老”也不愿去农村学校工作。优秀的教师留不住。我们很难设想,这样的学校能在素质教育上做出成绩来。如果我们的政府给农村学校多一点投入,如果能组织些支教志愿者短期轮换,如果组织乡土教师外出参观、旅游或进修,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增长他们的见识……这样,九年义务教育才能真正显示它的优越性。因为有的行政部门太注重重点中学的升学率,太注意教育的商业行为,他们已很少到农村贫困学校去了,即便去了,也怕与这些想要点资金、想要点设备、想要点教师的校长纠缠。
第三、注重家长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素质教育无疑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校长、教师、职员、工人都义不容辞。可是,家长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则没有充分发挥。笔者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些话:“我相信提到教育就发牢骚的不只一个两个,凡做家长的,大多会有一肚子牢骚”,“学校把学生培养得聪明很难,培养得很蠢很容易。”“学校除开传授一点知识以外,到底还应该还能干些什么呢?我对学校一直抱怀疑和悲观的态度,虽然口号也是喊教书育人。”家长把子弟交到了学校,也就把对孩子的教育权交给了学校,其实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人生观的形成,影响着孩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种种方面。孩子好的素质应该从懂事开始就逐步形成。当我们为了自己的收入打拼,而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虽属无奈,是否也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当我们因为一点小事而夫妻争吵不休,是否考虑过给孩子留下怎样的回忆?当我们在牌桌上一坐就是一整天时,是否想到孩子也需要呵护?当我们指责学校只教书不育人时,自己是否考虑过在做人方面给孩子做出了一个好的榜样?家长也应替学校分忧,因为孩子既是学校的,也是父母的。
第四、强化社会对素质教育应承担的责任。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不利孩子成长的东西,比如有许多不健康网站的网吧,有许多不健康的影视节目,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基本上是健康向上的,但省台就过多地播出一些孩子不孝顺父母、父母有外遇离异、为几个钱骂得天翻地覆的节目,县台更多的是性药广告、美容丰乳、风湿痔疮,不一而足。笔者在书摊转,只有很少适合少年儿童成长的书刊,像少年科学画报(北京版)这样的杂志都不多了,反而是明星绯闻,千奇百怪的东西充斥书摊。这样的社会氛围,对大人似乎是见怪不怪,但对还缺少“免疫力”的孩子,是否该净化一下?
素质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兴亡的大事。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虽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它也有着特殊的生命力,必将克服一切困难而健康成长,从而开创出素质教育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