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超越梦想的跨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超越梦想的跨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2003年金秋杨利伟叩问苍穹,到2012年盛夏景海鹏、刘旺、刘洋进驻“天宫”——短短9年间,中国航天用4次载人飞行把一系列超越梦想跨越写在茫茫太空。与此同时,中国载人航天报道也经历了传统时代、电视直播时代、网络时代、微博时代“四个阶段”。回顾这些过程,同样可以总结出载人航天报道的四次跨越。

神五报道:写成新闻“范本”

概况: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神舟五号飞船直冲九霄。21小时的太空之旅,意味着被誉为火箭故乡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38岁的中校航天员杨利伟由此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

媒体环境:尽管电视直播乃至网络直播的时代已经来临,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并没有安排包括央视在内的电视直播。这意味着神五报道还只是一次传统的报道模式。

关键词:追求经典写作

首飞太空,圆梦九天,举世瞩目。

《北京青年报》当时曾用“神五引爆媒体大战”描述全国各地通过种种途径涌向航天城的记者。

媒体齐聚酒泉,大战并未形成。刚刚走向幕前的中国载人航天发射活动还不习惯被媒体聚光灯包围。神五发射前的保密到了空前地步,即便早早赶到发射现场的媒体记者尚不清楚谁将是“中国飞天第一人”。

虽然发射前一天的下午安排了航天员乘组与媒体见面,新华社、《人民日报》、CCTV、《报》及《中国青年报》各获得一次现场提问的机会,但直至发射前夜,主要媒体与众多现场媒体记者一样,所得到的航天员的材料也不过区区百字,诸如姓名、籍贯、年龄之类的简单介绍。

同样出于保密等因素的考虑,载人航天总指挥部没有对这次中国人首访太空活动安排电视直播。CCTV等电视媒体的“无奈”,给以图文报道为主的传统媒体提供了相对从容的空间。没有了被直播画面追赶着的压迫感,新华社大型报道运作模式的成熟性充分显现,一批构思巧妙、文字精致的稿件相继出炉。

2003年10月15日9时,新华社简讯《浩瀚太空迎来第一位中国访客》几乎与运载火箭一起升空——

随着一阵地动山摇般的轰鸣,长征二F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刺苍穹,把一团橘红色的烈焰留在了秋日的大漠长空。

这段54字的文字,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射的第一段场景描写。

10分钟后,飞船准确入轨。就在载人航天总指挥宣布神五发射成功的同时,《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随新华社覆盖全球的电波以7种文字上天。这篇由现场记者调动各方信息综合而成的千字文,是第一篇关于航天员杨利伟的详细报道,仅在国内就有160多家纸质媒体采用。它对海内外在第一时间了解中国飞天第一人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此前有关中国首飞航天员的种种不实报道和揣测随之烟消云散。同时配发的新华时评《杨利伟:祖国期待你凯旋》,以充满深情和富于理性的笔触,在表达中华民族对圆梦九天深深渴望的同时,又对载人航天这一充满风险的事业进行了客观表述,为中国载人首飞一旦发生意外留下了余地。至今,这种写法仍然是载人航天评述性报道的基本遵循。

15、16日两天,新华社先后以“放飞中国心”“冲出九天外”“咫尺天地间”“圆梦在今朝”为题,在不到3000字的篇幅内,用凝炼的文字生动展示了中国首次飞天全过程。这组情景交融的系列报道获得中国新闻奖。16日晨,杨利伟刚刚落地,详细介绍中华民族干年飞天期盼从梦想到现实的长篇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和全面阐述载人航天重大意义的述评《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又随即播发,前者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篇被收入全日制中学课本的航天报道。在众多名师的授课教案中,它被描述为:文章层次清晰、语言富有韵味。

与此后历次载人航天报道“排山倒海”般的发稿量相比,神舟五号100余篇的文字报道委实太少。不过,“追求经典”的写作理念,还是使神五报道时时散发出一种亮丽的色彩。

启示:在今天这样一个人人都是记者、处处尽是信息平台的时代,由一家或者几家媒体垄断像载人航天这样的重大事件的报道已不再可能。但以新华社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神舟五号载人首飞中所探索形成的以航天员为报道中心、以描述性和解释性报道为着力点、以正在发生的事实为依托延伸评论的方式,无疑为中国的载人航天报道提供了基本范式。

神六报道:应对电视直播

概况:2005年10月17日凌晨,历经115小时32分钟太空飞行的神舟六号飞船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返回祖国:飞行时间从一天到多天,航天员活动范围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如果说杨利伟的首次太空之行还令人有些紧张的话,费俊龙一翻350公里的筋斗和聂海胜留在太空的笑容,则向人们传递着中国探索太空的自信和从容。

媒体环境:发射、飞行、返回……央视全程直播,主要网络媒体首次进驻北京飞行控制中心,中国载人航天报道由此进入直播时代。

关键词:用快、细、深、独应对挑战

一份调查数据显示,CCTV为报道神六,在8个国家设置26个直播点、8个演播室,创造了央视有史以来的直播规模之最。凤凰卫视则派出众多名主持,试图通过名人效应赢得神六报道的吸引力。

电视媒体如此兴师动众,完全在意料之中——错过了神五直播的中国电视人,不会也不可能再错过神六!

纸质媒体当时也许还对电视直播的压力感受不深,但以服务全球媒体为己任、实施24小时滚动发稿的新华社却不得不把如何超越电视直播作为策划神六报道的主要命题。快、细、深、独,成了应对电视直播的基本途径。

快——发稿以秒计算,1300多条快讯持续了从发射到回收全过程。电视信号的瞬间迟滞让我们捕捉到了稍纵即逝的机会,而一条条飞播在电视屏幕下方的70字快讯,正好是当时手机短信的最佳接收长度,其形式就像今天的微博。这一年,中国手机用户已这4亿,短信发送量超过3000亿条。10月17日神舟六号返回,电视转播车未能及时赶到,电视的“现场直播”只好依靠不停滚动的新华社快讯填补空白。

细——特写不再是国画式的大写意,而是延伸到电视镜头难以深入之处的“全息摄影”。关注发射背后的故事,将文字报道的内容延伸到电视画面以外,所追求的是类似周刊杂志报道的细腻与深度。第200秒,整流罩上的32把锁同时开启,两瓣罩体落入空中,露出“襁褓”里的飞船。此时,第二级火箭已经飞出了稠密的大气层,飞船的舷窗一下子亮了。来自120公里高空的光线,第一次映在中国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的脸上……第583秒,火箭迎来它的最后辉煌。杨利伟是这样形容他所经历的这一刻的:“砰的一声,然后陷入一片寂静。”此时,杨利伟的两位战友正聆听着同样的天籁之音……如此工笔画式的描述,在特写《直击神舟六号发射583秒》中俯拾皆是,而这样的细节也是电视画面难以捕捉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