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齐40块莲花油层东南边缘区蒸汽驱动态分析及调控效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齐40块莲花油层东南边缘区蒸汽驱动态分析及调控效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东南边缘区属于稠油油藏,位于齐40断块边部,相对断块中部油藏发育较差,因此在蒸汽驱过程中与断块中部体现出不同的汽驱特征,本文综述了该井区地质体的特点,进而阐述了在此地质体条件下蒸汽驱的开发效果、从储层物性、地质特征入手,对区域内高温、低产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通过实施注汽参数动态调控等技术达到了提高井区采注比,合理控制开采压力,减缓开发矛盾,使蒸汽驱达到良好开发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东南边缘区 齐40块 蒸汽驱 汽驱特征

1 油藏概况

东南边缘区位于齐40块莲花汽驱的东南部,油藏埋深920-1050m,地层倾角5-9°,油层厚度24.7m,孔隙度24.2%,渗透率1673毫达西,属高孔高渗储层,原始油水界面1050m。单井厚度最大46.4m,平均有效厚度为25m。沿井点连线圈定含油面积0.436km2,有效厚度30.95m。原油地质储量为349.0156×104t。

2 开采现状

2.1 注入状况

井区共有注汽井16口,由于主力层单一,受储层发育影响,汽驱见效早,稳产期短,突破快,突破后递减率大。针对井区开发现状对部分注汽强度大井组实施优化注汽量。2011年3月对区域内注汽井进行了动态调控,其中动态调控降注井组11口;对井区内油层薄,主力油层单一,纵向无接替层;平面受效较均匀,无井网调整空间;井组采出程度高,目前已处于突破阶段的2个井组转为间歇注汽。

2.2 开采状况

井区控制生产井70口,开井数60口,日产液1300t,日产油179t,综合含水86.2%,阶段采注比0.86,阶段油汽比0.08,井口温度58℃,动液面794m。按照先导区和65井组见效技术界限划分,东南边缘区于2009年3月份进入驱替阶段,由于主力层单一,汽驱见效早,稳产期短,于2010年7月进入蒸汽驱突破阶段生产。

3 汽驱生产特征

3.1 产量变化特征

与转驱前相比日产液由457.6 t上升到1494t,增加了1036t,日产油由40.3t上升到184t,增加了144t,综合含水由91.2%下降到87.7%,下降了3.5个百分点,汽驱效果明显。由于区域位于齐40块构造较低部位,东部与边底水区相邻,受边底水的影响,转驱前返水率高,采注比较高,转驱后采出程度高的油井受效快,产液量上升幅度大。

3.2 温度变化特征

随着注入量、采出量的增加,井口产液、温度呈明显上升趋势。与转驱前相比温度由27℃上升到53℃,上升了26℃。随着汽驱的不断深入,井区内82%的油井均不同程度的见到汽驱效果,井口温度上升趋势较快。

3.3 压力变化特征

随着蒸汽驱时间的延长,动液面呈逐渐上升趋势,与转驱前相比由915m上升到795m,上升了120m,可见随着汽驱的深入,井底压力正逐渐得到恢复,油井供液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4 开发效果分析

4.1 井区生产特征符合蒸汽驱阶段开发效果

转驱后随着转驱时间的延长,各项生产参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是产液量、产油量、综合含水、温度明显上升,地层压力逐渐恢复,与汽驱生产特征相一致,符合汽驱动态变化规律。

4.2 油井受效显著,液升幅度大

由于井区处于构造低部位,东部与边底水区相邻,受边底水的影响,转驱前返水率高,采注比较高,转驱后采出程度高的油井受效快,产液量上升幅度大。总体上油层纵向主力层位发育莲Ⅰ油层组1砂体和莲Ⅱ油层组1砂体,属于孔隙度发育好,渗透率较高的区域。

从受效井分布位置看,东南边缘区Ⅰ类受效井居多,占受效比例的57.1%;从受效井油层分布看,Ⅰ类、Ⅱ类受效井主要分布在油藏内部,Ⅲ类、Ⅳ类受效井主要分布在油藏边部或油藏内部但受一定边底水影响区域。

4.3 措施效果好,汽驱平面开采特征明显

(1)对低效油井实施引效18井次,增加日产液125t,增加日产油13t,累计增油6101t。

(2)采取换大泵、调参等措施,提高井组采注比。实施提液措施6口,累计增油2971t。

(3)对泵况差井实施检泵35井次,累计增油6606t。

(4)实施长停井复产9口,日增油12t,累计增油5542t。

5 调控情况及效果

5.1 调控情况

东南边缘区转驱以来,开发矛盾日渐突出,由于油层薄,主力油层单一,纵向上油层动用较高,导致井区温场发展过快,油井汽窜现象严重,蒸汽的热利用率降低,2010年7月进入突破阶段后,油汽比由0.1下降到0.07,下降趋势较明显,汽驱效果变差。因此2011年3月针对井区开发矛盾实施了动态调控措施,缓解了开发矛盾。对平面内蒸汽波及较为均衡,纵向上由于油层非均质性等因素造成单层指进及温场发展过快的13个井组进行注汽量动态调控。调控后区块产量处于平稳趋势,开发指标有所提高。与调控前相比,日产液减少181t,日产油减少2t,日注汽量减少764t,采注比上升了0.4,油汽比上升了0.05。

5.2 调控效果

(1)优化注汽量后抑制了高渗层蒸汽指进速度,延缓汽窜的发生,汽腔形态发生改变,油井产量上升。

由于注汽速率的降低,控制了汽腔前缘推进速度,油汽运移方向发生改变,层间矛盾得到改善,延缓了汽窜的发生,日产油呈稳中有升趋势,动态调控效果较好。通过合理优化注汽量,高渗层吸汽强度降低,低渗层吸汽强度增强,调整了吸汽剖面,汽窜现象得到一定减缓,汽窜井由调整前的3口/月下降到目前0口/月。

(2)调控初期,高渗层吸汽强度降低,层间矛盾得到改善。从区域观察井观28井温监测资料显示,注汽量动态调控后,主力吸汽层强度降低,汽窜方向蒸汽波及得到限制,减少了层间干扰,低渗透层得到动用,调控前莲Ⅰ油层温度相对较低133℃,调控后油层温度上升到162℃,汽腔形态发生改变,纵向上吸汽效果得到改善。区域产量下降趋势得到抑制,实现了产量基本平稳,调控效果较好。

6 认识及建议

6.1 认识

井区自2010年7月进入突破阶段后,产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为改善汽驱效果,抑制产量递减速度,2011年上半年通过“注汽调控为主、油井增产为辅”的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调控效果,实现了产量基本稳定。

(1)优化注汽量降注后,压力场重新分布,提高了弱势方向储量动用的程度,汽窜现象得到一定减缓。

(2)区域产量下降趋势得到抑制,开发指标得到改善,提高了油汽比,与调控前相比,油汽比上升了0.05。

6.2 下步建议

(1)对分注不合格井及时调整,平衡井组吸汽状况,延缓汽窜时间,确保汽驱效果。

(2)对因井况差停产的油井,通过资料分析论证,建议实施大修、更新措施,完善井网,减小开发矛盾。

(3)对井区内低产井实施注汽引效,加快温场形成速度,改变汽流方向,提高井组汽驱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锐.稠油热采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13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