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特立独行的HIT坚守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特立独行的HIT坚守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沈韬,北医三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2年,沈韬年满五十岁。“‘50’这个数字对我意义重大。‘知天命’意味着要一心一意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顺应天意。于我而言,这意味着要始终如一地投入到hit领域。”

与沈韬同时期从业的同行,如今大部分已经退休,也有很多人因为职位变更离开了岗位。对于HIT的酸甜苦辣,沈韬深有感悟。

HIT以人为本

2012年8月,北医三院获得卫生信息学会颁发的卫生信息化推进优秀奖。“北医三院的信息化建设有做得比较好的,也有做得不理想的,但总体比较稳定!”对于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沈韬给出了一个客观的评价。

沈韬介绍,北医三院的信息化围绕着四个理念展开:一是如何提高服务效率,二是减少医疗差错,三是控制医疗成本,四是改善就医体验。

2012年9月,北医三院本部门诊处开始实行预付费诊疗制度,门诊大厅内,各种屏幕对新的付费制度进行滚动展示。作为全国第一家试点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按疾病诊断分组)付费制度的三甲医院,以及第一家实现医院门户网站检验查询的医院,北医三院始终走在医改的最前列。“医改的本质之一是使医疗资源能够与老百姓的看病需求实现供给平衡。支付方式改革是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效果是需要长期来观察的。2011年,北医三院的门急诊量达到296万人次,2012年人次进一步增加,医院满负荷地运转,必须要求我们能从更多角度去思考如何改善就医体验。”

目前,从门诊、住院到检查检验平台,信息化建设使北医三院的数据传递速度加快,平均住院日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达到7.9天。“平均住院日缩短意味着你的医疗资源周转要更快,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在有限的时间诊治更多的病人,客观上就是缓解看病难的问题。以往病人进行CT检查,往往要等一个星期的时间。如今,检查一完成,病人可以在医生工作站立刻看到结果。”沈韬说。

十足个性

每天早晨八点半,沈韬会组织部门会议,而他自己会提前一个小时来到办公室。“也许我和其他医院的CIO有所区别。第一,我这个人说话做事很直;第二,我不会谈存储、网络建设等技术方面的事情,我觉得医疗信息化的核心问题是管理!”

沈韬十分看重管理对于医疗信息化的作用,他的最后一个学位是卫生事业管理,“学习管理让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也让我用全新的方式思考自己的工作。”

这就是沈韬。无论是在北京医科大学或是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的求学期间,还是在最初从事医学基础研究和医学统计工作的日子里,沈韬一直显得很有“性格”。

“我也纳闷,即便是在我很年轻的时候,也从来都没有人叫我‘小沈’。”没人敢称沈韬为“小沈”,这与他的沟通方式有很大关系。说起话来,他会比较直截了当,言语间像是指挥作战的将军。“这就是我做事的方式,我不是一个特别善于沟通的人,有的时候你必须说实话,做不成的事,要硬着头皮告诉领导,所以领导可能会不高兴。有人曾经很纳闷,为何如此直爽,我还能安然无恙。我觉得我之所以没有‘掉下去’,最核心的就是不管怎样,我都在努力地干活!”

沈韬的个性不但展现在为人处事上,也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在与业务部门沟通业务需求时,沈韬会非常强调自己的立场,坦诚而直接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首先要判断业务部门需求的合理性,如果是合理的,再思考技术上是否可行。如果现有条件能够满足就提上工作日程,但是对于那些不合理的需求,我们会否决。”

曾经,医院内某个科室有自己的内窥镜系统,相关医护人员提出,在进行内窥镜检查时,要能同时看到其他科室的检查检验结果。沈韬最终将这些内容都集成到电子病历中。“我们的解决办法是给各科室安装电子病历系统,业务科室提出来的要求不见得合理,我给出的解决方案也不是他们最满意的,但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起码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

面对业务部门无止境的需求,沈韬坦言医院IT部门未必能够全部满足。“很多时候,业务部门也许‘眼珠一转’,就会有一个新的需求,但把这个想法落实下来会需要很长时间。我们之间会进行协商。信息部门资源有限,我们要用有限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

采访手记

沈韬有话要说

采访中,沈韬“直言快语”的风格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HIT的热点问题,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

“我对物联网技术表示支持,但是我的想法是医院物联网不可能无限地扩展,过于理想的侦测粒度并没有足够的医疗资源能够支撑。”面对医疗物联网逐渐从院内向社区乃至家庭的拓展趋势,沈韬也有自己的看法,“物联网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我们不知道,但如果所有的医疗差错都用信息系统来提示,那么我们要有多少的医疗资源来做这件事?IT不仅要在医疗资源中发挥辅助作用,更应该带来医疗资源在机制上的改变。”

作为卫生部电子病历评分体系的参与者和支持者,沈韬认为“我们的评分体系并不亚于美国的评分体系,但仍有需要改进之处。一是检查、检验的界限不明,导致统计使用量时掺杂了很多个人的因素。其次,各家医院的子病历指标虽然得到量化,但验证困难,评审过程中无法登录到医院内部系统的数据库查询。第三是跟医疗质量的管理关系不密切,很多三级医院评审关注点没有体现出来,例如对抗生素监测、临床路径、医院感染控制等问题的关注度都不够。”(文/张宇婷)